北京市21年高级会计考试准考证打印时间:5月7日8:00至5月15日24:00
发布时间:2021-04-24
准考证是参加考试进入考场的重要凭证,2021年的高级会计考试所剩时间不多,很多小伙伴在关心准考证什么时候打印?今天51题库考试学习网就带来了2021年北京地区高级会计资格考试准考证打印的通知,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吧!
一、考试时间
高级资格《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日期为2021年5月15日(星期六),考试时间为8:30—12:00。
二、准考证打印时间
2021年高级会计考试网上打印准考证时间是:2021年5月7日8:00至5月15日24:00
打印准考证时间截止后不能再打印准考证。因北京市机位资源分布不均衡,部分考生存在跨区考试情况,考试时间和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后期审核是指对考试合格人员进行资格审核,地点、时间及要求另行通知。
三、网上报名、付费及打印准考证网址
2021年高级资格考试网上报名、付费及打印准考证网址:北京财政局官网http://czj.beijing.gov.cn(请点击专题栏目—会计职称考试业务—考试相关服务—考试报名,按照提示进行登录)。
四、考生注意事项
(一)为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及会计诚信体系建设,报考人员应认真对照报名条件签署承诺书。对提交信息不实、伪造报名资料等以不正当手段获取考试资格或不符合报名条件的,以及考试期间违纪违规的,将按照《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第31号),给予取消考试成绩、记入考试诚信档案库等严肃处理,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责任自负。
(二)为严肃考试纪律,全国会计考办和本市会计考试管理机构将于考试结束后,采用技术手段并组织专家进行雷同答卷的甄别和判定,对认定为雷同答卷的,按规定给予成绩无效处理,涉及违纪作弊的按相关规定追加处理。
(三)北京市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按照“首次报考人员”和“非首次报考人员”两类人员管理。
首次报考人员:2021年度首次报考高级资格考试的人员;以前年度报考高级资格考试未报名成功的人员。
非首次报考人员:2017年(含)以后在北京地区报考高级资格考试报名成功的人员。
以上就是北京2021年高级会计考试准考证的打印时间,打印时间只有几天,考生不要错过打印时间,不然无法参加21年高级会计考试!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高级会计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要求:逐项判断资料中各项内部控制设计是否有效,并逐项说明理由。
①企业建立了担保授权和审批制度。重大担保业务,报经总经理批准。
②根据筹资目标和规划,结合年度全面预算,拟订筹资方案,无需对筹资方案作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③总会计师负责组织领导财务报告的编制、对外提供和分析利用等相关工作,并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④总会计师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负全责。
⑤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规定,企业对外发生的所有经济行为,都应当订立书面合同。
⑥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规定,重要和技术性较强的采购业务,应当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
⑦企业在工程项目招标方面,规定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择优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依法组建评标委员会,评标委员会成员与投标人以各种形式进行沟通,在充分了解投标人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确定中标人,及时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在规定的期限内与中标人订立书面合同。
理由:重大担保业务,应当报经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批准。
事项②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重大筹资方案应当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全面反映风险评估情况。
事项③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企业负责人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事项④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总会计师或分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应当协助企业负责人负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事项⑤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企业对外发生的经济行为,除即时结清方式外,应当订立书面合同。或:从成本效益原则来看,并不是所有的经济行为都需要签订书面合同。
事项⑥不存在不当之处。
事项⑦存在不当之处。
理由:评标委员会成员不得私下接触投标人。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从中标候选人中确定中标人。
(1)甲公司为实现做强做大主业的战略目标,对业务相似、地域互补的能源企业 A 公司实施收购。收购前,甲公司与 A 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且 A 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相同。
①2016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与 A 公司控股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 10 亿元价款购入 A 公司控股股东持有的 A 公司 70%的有表决权股份。该日,A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1.2 亿元,公允价值为 11.3 亿元。
②2016 年 3 月 29 日,甲公司向 A 公司控股股东支付了全部价款 10 亿元,并于 2016 年 3 月30 日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能够对 A 公司实施控制。2016 年 3 月 30 日,A 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1.5 亿元,公允价值为 12 亿元;除 W 固定资产外,A 公司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W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 0.2 亿元,公允价值为 0.7 亿元。甲公司为收购 A 公司发生并支付资产评估、审计、法律咨询等直接费用 0.3 亿元。
(2)2016 年 5 月 10 日,甲公司以非公开方式向母公司乙公司发行普通股 2 亿股,取得乙公司持有的 B 公司 10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 B 公司实施控制。B 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甲公司相同。合并日,B 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为 7 亿元,公允价值为 8 亿元;B 公司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乙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为 7.2 亿元。
据此,甲公司于合并日在个别财务报表中,以合并日 B 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 7 亿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3)2014 年 5 月 20 日,甲公司通过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 C 公司 8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 C 公司实施控制;甲公司对 C 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 1.6 亿元。2016 年 6 月30 日,甲公司因战略转型,以 0.75 亿元价款出售所持有的 C 公司 20%的有表决权股份,并办理完毕股权转让手续;该日,C 公司自 2014 年 5 月 20 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 3 亿元。股权出让后,甲公司仍能对 C 公司实施控制。自 2014 年 5 月 20 日起至本次股权出让前,甲公司一直持有 C 公司 80%的有表决权股份。
据此,甲公司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将出售 C 公司部分股权取得的价款与所处置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 0.35 亿元确认为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2016 年 10 月 10 日,甲公司经批准发行优先股,约定每年按 6%的股息率支付股息(股息实行累积制,且须支付);该优先股 15 年后将被强制赎回。
据此,甲公司将该优先股作为权益工具进行会计处理。
(5)2016 年 10 月 20 日,甲公司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后,判断其生产产品所需的某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上涨。甲公司决定对预定 3 个月后需购入的该原材料采用买人套期保值方式进行套期保值,并与有关方签订了相关协议。甲公司开展的该套期保值业务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保值》有关套期保值会计方法的运用条件。
据此,甲公司将该套期保值业务划分为现金流量套期进行会计处理。
(6)2015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对 50 名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授予股票期权,授予对象自 2015 年 1 月 1 日起在公司连续服务满 3 年,即可按约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2015 年末,甲公司以对可行权股票期权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该股票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2016 年 12 月 21 日,甲公司公告,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因素变化和公司激励政策调整等因素,遵循法定程序,决定取消原股权激励计划。
据此,甲公司在 2016 年末,不再将当期取得的与该股权激励计划有关的服务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并将 2015 年已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的有关服务予以调整。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应确认商誉。理由: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甲公司对 A 公司的合并成本为 10 亿元,大于购买日按持股比例享有的 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8.4 亿元(12*70%),差额为 1.6 亿元,故应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确认商誉 1.6 亿元。
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以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量,故W 固定资产反映在合并资产负债表的金额是其公允价值为 0.7 亿元。
资料一:
本月共生产B产品8000件,用工10000小时,实际应付直接人工工资110000元。
资料二: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1.根据资料一,计算B产品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与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并指出对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负责的部门。
2.根据资料一,指出标准成本法的优点。
3.根据资料二,计算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A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
4.根据资料二,分别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乙公司当期的营业利润。
5.根据资料二,指出变动成本法的应用程序。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110000-8000×1.5×10.8=-19600(元)
其中:直接人工效率差异=(10000-8000×1.5)×10.8=-21600(元),差异主要由生产部门负责。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110000÷10000-10.8)×10000=2000(元),差异主要由劳动人事部门负责。
2.标准成本法的主要优点:
(1)标准成本法能及时反馈各成本项目不同性质的差异,有利于考核相关部门及人员的业绩;(2)标准成本的制定及其差异和动因的信息可以使企业预算的编制更为科学和可行,有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
3.
(1)变动成本法下:
直接材料单位成本=1400000/10000=140(元/件)
直接人工单位成本=180000/10000=18(元/件)
变动制造费用单位成本=230000/10000=23(元/件)
单位产品成本=140+18+23=181(元/件)
(2)完全成本法下:
直接材料单位成本=1400000/10000=140(元/件)
直接人工单位成本=180000/10000=18(元/件)
变动制造费用单位成本=230000/10000=23(元/件)
固定制造费用单位成本=20000/10000=2(元/件)
单位产品成本=140+18+23+2=183(元/件)
4.
(1)变动成本法下当期营业利润:
产品销售成本=181×8000=1448000(元)
期间成本=20000+80000+50000+60000=210000(元)
营业利润=8000×250-1448000-210000=342000(元)
(2)完全成本法下当期营业利润:
产品销售成本=8000×183=1464000(元)
期间成本=80000+50000+60000=190000(元)
营业利润=8000×250-1464000-190000=346000(元)
5.变动成本法的程序一般按照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计算、损益计算等程序进行。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0-04-08
- 2020-07-10
- 2020-01-09
- 2020-01-01
- 2020-04-15
- 2020-05-01
- 2020-07-09
- 2020-07-22
- 2020-08-01
- 2020-01-04
- 2020-02-13
- 2020-05-17
- 2020-08-21
- 2020-04-05
- 2020-04-05
- 2020-05-27
- 2020-04-08
- 2020-08-14
- 2020-01-11
- 2020-04-18
- 2020-08-09
- 2020-02-19
- 2020-01-01
- 2020-04-16
- 2020-04-19
- 2020-03-29
- 2020-01-03
- 2020-04-12
- 2020-04-24
- 20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