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监理工程师《理论与法规》每日一练(2021-03-11)

发布时间:2021-03-11


2021年监理工程师《理论与法规》考试共80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监理工程师的执业特点主要表现在( )。【不定项】

A.执业范围广泛

B.执业道德崇高

C.执业内容复杂

D.执业技能全面

E.执业责任重大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是监理工程师的执业特点。其特点主要表现在:(1)执业范围广泛;(2)执业内容复杂;(3)执业技能全面;(4)执业责任重大。

2、根据《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履约保证金不得超过中标合同金额的10%

B.招标人最迟应当在书面合同签订后7日内向中标人和未中标的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C.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D.评标委员会成员拒绝在评标报告上签字又不书面说明其不同意见和理由的,视为同意评标结果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相关内容。选项B的正确说法是招标人最迟应当在书面合同签订后5日内向中标人和未中标的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3、加快工程进度,会导致施工效率下降、单位产品的费用上升,从而使整个工程的总投资增加,这表明( )。【单选题】

A.进度目标与投资目标之间存在统一关系

B.进度目标与投资目标之间存在对立关系

C.进度目标与质量目标之间存在对立关系

D.进度目标与质量目标之间存在统一关系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4、《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工程发生质量事故,有关单位应当在( )小时内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单选题】

A.12

B.24

C.48

D.7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査的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相关内容。建设工程发生质量事故,有关单位应当在24小时内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5、《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规定,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资料应包括( )。【多选题】

A.监理日记

B.本月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C.本月工程形象进度

D.勘察设计文件

E.报验申请表

正确答案:A、D、E

答案解析: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监理工程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法人成立进行登记注册时,应当以(  )为住所。

A.董事长的户口所在地
B.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C.主要合同履行地
D.主要经营场所所在地
答案:B
解析:
考点:合同法律关系的构成。法人以它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

在承包人索赔中,总部管理费可以按照( )计算。

A.银行同期贷款利率
B.投标书中总部管理费比例(3%~8%)
C.公司总部统一规定的管理费比率
D.工程延期总天数和每日管理费
E.误期损害赔偿费的费率
答案: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索赔费用的计算。从理论上讲,因为非承包人责任、发生额外或超支费用,承包人可以索赔分部分项工程费用中的企业管理费。总部管理费的计算方法:(1)按照投标书中总部管理费的比例(3%~8%)计算;(2)按照公司总部统一规定的管理费比率计算;(3)以工程延期的总天数为基础,计算总部管理费的索赔额。在备选选项中,银行同期贷款利率(选项A),属于拖期支付工程款索赔的计算方法;误期损害赔偿费的费率(选项E),是发包人索赔(工期延误索赔)的计算方法。

铺设电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描述错误的是( )

A.施工现场开挖沟槽边缘与埋设电缆沟槽边缘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0.5m

B.地下埋设电缆应设防护管

C.架空铺设电缆应沿墙或电杆做绝缘固定

D.通往水上的岸电应用绝缘物架设,电缆线不必留有余量,作业过程中不得挤压或拉拽电缆线
答案:D
解析:
铺设电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施工现场开挖沟槽边缘与埋设电缆沟槽边缘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0.5m。

②地下埋设电缆应设防护管。

③架空铺设电缆应沿墙或电杆做绝缘固定。

④通往水上的岸电应用绝缘物架设,电缆线应留有余量,作业过程中不得挤压或拉拽电缆线。


在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的鉴定验收中,验收结论通常包括()

A.事故已排除,可以继续施工
B.隐患已消除,结构安全有保证
C.对结构补强的结论
D.对建筑物外观影响的结论
E.经修补处理后,完全能满足使用要求
答案:A,B,D,E
解析:
2020教材P190-196
验收结论通常有以下几种:
(1) 事故已排除,可以继续施工;
(2) 隐患已消除,结构安全有保证;
(3) 经修补处理后,完全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4) 基本上满足使用要求,但使用时应有附加限制条件,例如限制荷载等;
(5) 对耐久性的结论;
(6) 对建筑物外观影响的结论;
(7) 对短期内难以作出结论的,可提出进一步观测检验意见。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