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章节练习(2020-03-29)
发布时间:2020-03-29
2020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考试共34题,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和建造师案例题。小编为您整理案例题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下列完全不能用于路堤填料的土有()。【多选题】
A.含草皮土
B.含有腐朽物质的土
C.强膨胀土
D.碳渣
E.煤渣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
2、在试验检测后,试验人员对该地区膨胀土性质进行了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多选题】
A.强度较高
B.压缩性大
C.黏粒含量高
D.吸水易膨胀
E.自由膨胀率大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
3、施工工艺流程图
某二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级配碎石基层采用路拌法施工,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上:在准备下承层时,对其质量控制的指标包括( )。
【多选题】
A.路拱横坡
B.压实度
C.构造深度
D.弯沉
E.平整度
正确答案:A、B、E
答案解析:
4、某二级公路路基宽度8.5m(0.75m+7.00m+0.75m),路面结构组成为:30cm填隙碎石底基层、25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2cmC30水泥混凝土面层。先进行填隙碎石底基层施工,主要施工顺序如下:备料一运输粗碎石一摊铺一撒铺填隙料和碾压在备料时应计算各路段所需粗碎石数量及每车料的堆放距离。其计算依据是( )。【多选题】
A.粗碎石粒径
B.路段底基层宽度及厚度
C.路段底基层松铺系数
D.路段底基层密度
E.运料车辆的车厢体积
正确答案:B、C、E
答案解析:
5、某高速公路路面面层为三层式沥青混凝土结构,基层为二灰稳定碎石,底基层为石灰稳定土。施工单位在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基层底基层施工中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并注意养生,其养生主要方法如下:
(1)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立即进行养生;
(2)二灰稳定碎石基层用泡水养生法,养生期为7d;
(3)石灰稳定土养生期间,严格控制含水量的大小和均匀性。
在该工程中,二灰稳定碎石基层上应该浇洒( );沥青混凝土面层结构中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之间应该浇洒( );为保护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而铺筑保护层,但此时需在上面层现浇洒一层( )。请简述这三个沥青层的作用。【多选题】
A.磨耗层
B.透层
C.粘层
D.上封层
E.下封层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透层的作用: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乳化沥青、煤沥青或液体沥青而形成的透人基层表面的薄层。粘层的作用:为加强路面的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材料薄层。封层的作用:为封闭表面空隙、防止水分浸入面层或基层而铺筑的沥青混合料薄层。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二级建造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B.综合布线系统
C.会议扩声系统
D.入侵报警系统
E.公共广播系统
B.桩孔内的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安全绳必须系在孔口
C.桩孔内应设防水带罩灯泡照明,电压应为安全电压,电缆应为防水绝缘电缆,并应设置漏电保护器
D.孔深大于12m 时,必须采取机械强制通风措施。
@##
事件一:在基层施工中,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的上限取6%的水泥剂量,由于运距较远,含水率较最佳含水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运料过程中遭遇堵车,经过2.5h,运到现场,立即采用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进行铺筑,基层厚度30cm,分两层铺筑。
事件二:该施工单位按要求进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试验室确定的试验室配合比直接配料。
事件三:面层施工中,水泥混凝土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进场时每批量附有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指标合格的检验证明,检测中发现水泥混凝土用水泥的成分、物理性能等路用品质部分指标不达标,粗集料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细集料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机制砂,粗细集料质量不低于Ⅱ级的要求。
【问题】
1.该底基层的拌合设备有哪些?底基层还可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施工。
2.改正施工单位在事件一中的错误做法。
3.指出施工单位在事件二、三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4.摊铺该路面面层的基准线布设应满足哪些规定,列举3条。
2.水泥配合比应通过配合比试验确定。运距较远时,对稳定中、粗粒材料,含水率可高于0.5~1%,对稳定细粒材料,可高于1~2%;运输过程中超过2h,应作废,立即摊铺不正确。
3.事件二不正确,因为施工配料应该采用工地配合比,而不是试验室配合比。
事件三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不正确,水泥混凝土应采用旋窑生产的道路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4.摊铺该路面面层的基准线布设应满足下列规定:
(1)滑膜摊铺一级公路时,采用单向坡双线基准线;
(2)基准线宜使用钢绞线,采用直径2mm的钢绞线时,张线拉力不宜小于1000N;
(3)基准线设置后,应避免扰动、碰撞和振动。
伤亡事故的处理程序中有( )。
A.报警
B.迅速抢救伤员并保护好事故现场
C.组织调查组
D.现场勘查
E.鉴定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1-07-09
- 2020-09-14
- 2022-05-24
- 2022-01-31
- 2020-10-31
- 2021-10-26
- 2020-10-12
- 2020-01-17
- 2022-05-14
- 2020-10-26
- 2020-10-21
- 2022-02-21
- 2020-07-22
- 2021-03-02
- 2020-01-04
- 2022-01-17
- 2022-05-21
- 2020-12-04
- 2021-02-04
- 2021-04-03
- 2021-07-28
- 2020-12-12
- 2020-07-20
- 2020-03-18
- 2020-05-24
- 2021-04-16
- 2020-03-05
- 2021-10-23
- 2022-02-13
- 202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