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章节练习(2020-12-07)

发布时间:2020-12-07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五章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相关水环境标准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某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该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原则上不得少于()。【单选题】

A.7个

B.5个

C.3个

D.2个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某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该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原则上不得少于3个。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属于地下水污染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中等级划分依据的是()。【单选题】

A.污水排放量

B.地下水敏感程度

C.地下水埋藏条件

D.地下水易污染特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属于地下水污染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中等级划分依据的是地下水敏感程度。

3、某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该项目调查评价区环境水文地质资料采用()比例尺。【单选题】

A.1:10000

B.1:50000

C.1:100000

D.1:20000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某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该项目调查评价区环境水文地质资料采用1:50000比例尺。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污染防渗分区为重点防渗区的是()。【多选题】

A.污染物类型为其他类型+污染控制程度为易+天然包带防污性能为强

B.污染物类型为重金属+污染控制程度为易+天然包气芾防污性能为强

C.污染物类型为持久性有机物+污染控制程度为难+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为弱

D.污染物类型为持久性有机物+污染控制程度为易+天然包气芾防污性能为弱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污染防渗分区为重点防渗区的是污染物类型为持久性有机物+污染控制程度为难+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为弱;污染物类型为持久性有机物+污染控制程度为易+天然包气芾防污性能为弱。

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的工作内容不包括()。【单选题】

A.环境水文地质调查

B.地下水污染源调查

C.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

D.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确定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的工作内容不包括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确定。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依据《天然气利用政策》’下列未列入城市燃气允许类的是( )。

A、中央空调用气
B、中心城区中心地带的集中工采暖用气
C、非重要用电负荷中心建设利用天然气发电項目
D、建材、机动、轻纺、石化、冶金等工业领域以开然气代油、液化石油气项目

答案:D
解析:
【参考答案】:D
【点评分析】:本题考察的是《天然气利用政策》。答案显然。现考纲已取消, 不需记忆了。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需要研究的主要现象是逆温层,关于逆温层说法正确的是()。

A:逆温指气温随高度增加的现象
B:研究逆温,主要研究逆温的强度,逆温底、顶高度,底顶高度差,逆温的频率,逆温的生消规律,逆温的种类等
C:应分析逆温和污染源高度的关系,以计算有逆温存在时污染物浓度的分布
D:逆温指下部空气湍流强,上部空气湍流弱,从而形成大气污染物扩散的阻挡层
答案:A,B,C
解析:
D说法不正确。逆温表征为非常稳定的气层,阻碍空气的上升运动,形成污染物扩散的阻挡层,使近地表的污染物无法通过逆温的屏障而向上扩散,只能在逆温层下部的有限空间内聚集而形成高浓度。

根据《关于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工作的意见》,各级环保部门在召集审查重点领域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时,应将( )作为审查的重要内容,并在审查意见中给予明确。
A、对项目环评的指导意见
B、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C、规划与有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D、规划涉及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

答案:A
解析:
见教材P26。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