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每日一练(2021-09-01)
发布时间:2021-09-01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建设项目为一 级评价, 拟将污染物排入湖泊,下列关于该建设项目评价范围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评价范围宜不小于以入湖排放口为中心、半径为5 km的扇形区域
B.评价范围宜不小于以入湖排放口为中心、半径为3 km的扇形区域
C.评价范围宜不小于以入湖排放口为中心、半径为2 km的扇形区域
D.评价范围宜不小于以入湖排放口为中心、半径为1 km的扇形区域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建设项目为一 级评价, 拟将污染物排入湖泊,关于该建设项目评价范围说法正确的是评价范围宜不小于以入湖排放口为中心、半径为5 km的扇形区域。
2、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43302017) ,关于此标准的适用范围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可以根据本标准对固体废物进行分类
B.可以根据本标准对只有专用固体废物鉴别标准的物质进行固体废物鉴别
C.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废物的鉴别
D.液态废物的鉴别,不适用于本标准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43302017) ,关于此标准的适用范围说法正确的是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废物的鉴别。
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对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应预测()。【多选题】
A.生态系统组成变化趋势
B.生态系统现存生态问题发展趋势
C.生态系统演替方向变化趋势
D.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趋势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对以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应预测生态系统组成变化趋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趋势。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不适用于()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单选题】
A.化工
B.冶金
C.矿山采掘
D.核项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标准规定了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工作程序、内容、方法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化工、冶金、矿山采掘、农林、水利等可能对土壤环境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本标准不适用于核与辐射建设项目的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5、根据《I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下列关于某新建I业炉窑烟囱高度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
A.烟囱最低允许高度为15m
B.当烟囱(高于15m) 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烟囱应高出建筑物3m以上
C.烟囱高度低于15m,其烟(粉) 尘有害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
D.当烟囱(高于15m) 比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建筑物高2m时,其烟(粉)尘或有害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应按相应区域排放标准值的50%执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I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关于某新建I业炉窑烟囱高度的说法错误的是烟囱高度低于15m,其烟(粉) 尘有害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B.各级人民政府
C.该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南方某山区拟建水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工程,开发目的包括城镇供水、农业灌溉和发电。工程包括一座库容为2.4*109m3的水库、引水工程和水电站。水库大坝高54m,水库回水长度27km,水电站装机容量80MW。水库需淹没耕地2 3 0hm2,移民1 8 7 0人,安置方式拟采用就地后靠。农业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30km,灌溉面积6*104hm2。城镇供水范围主要为下游地区的2个县城。
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林地、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河流在水库坝址下游50km河段内分布有经济鱼类、土著鱼类的索饵场、产卵场。项目区域面积35km2,区域内有一省级自然保护区,但不影响该区。邻近8km有一二级水源保护区,占有基本农田1 088.9亩。
问题:
1.大坝上游陆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应包括哪些方面?
2.指出水库运行期对下游河段鱼类的主要影响因素。
3.针对本工程移民安置,环评需考虑哪些环境影响?
4.提出对水库工程需要考虑的环境保护工程措施和环境管理计划。
1.(1)调查上游陆域大坝蓄水淹没区及影响范围内涉及的物种、种群和生态系统。
(2)重点调查陆域范围内有无受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和特有种,天然的经济物种及自然保护区等,如涉及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生物、珍稀濒危生物和地方特有物种时,应逐个或逐类调查说明其类型、分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与保护要求等。
(3)植被调查可设置样方,调查植被组成、分层现象、优势种、频率、密度、生物量等指标。
(4)动物调查,应调查动物种类、分布、食源、水源、庇护所、繁殖所及领地范围,生理生殖特性,移动迁徙等活动规律。
(5)调查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功能和演变过程。
(6)调查相关的非生物因子特征(如气候、土壤、地形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等)。
2.(1)在工程运行期,由于大坝阻隔,对上下游鱼类物种交流有一定阻碍。
(2)本项目大坝下游有鱼类的索饵场、产卵场,被大坝截在上游的鱼类进入索饵场和产卵场成为困难,而水库不同方式的放水对下游河道的水生生态影响明显。
(3)水文情势的变化导致饵料生物变化无常,水温、流量、流速、水位、含沙量的变化对鱼类产卵也有不利的影响。
(4)河道中鱼类的种群结构将发生变化、急流性或深水性鱼类将对下游水位变浅不适应。
3.(1)移民区遗留的环境影响。遗留的固体废物、建筑残物、生活垃圾,特别是养殖垃圾如不能得到彻底清理,对库区蓄水将造成不利影响;若原来的陡坡开垦的农田不能及时退耕还林还草,其水土流失也将影响库区水质与水位。
(2)移民安置区的环境影响。对安置区环境容量的影响,增加了安置区的环境与资源压力,移民安置占地及土地开发植被变化对生态的不利影响,农药、化肥面源污染,水土流失等。
(3)移民安置不当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①有可能造成移民返迁,加剧库区生态破坏;②陡坡开垦,使水土流失加剧,甚至诱发地质灾害。
(4)人体健康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4.(1)环境保护工程措施:①库区移民、库底清理措施,保障库区水质;②涉及珍稀保护植物的移植、引种栽培、工程防护等措施,涉及保护动物的栖息地保护、建立新的栖息地等措施;③防治水土流失的护坡、拦挡、导排洪水的排水沟、导水槽等工程措施;④保障洄游性鱼类的正常洄游的过鱼设施、人工增殖放流,如有竹木流放,则需要设置流放竹木的设施,解决低温水影响的能够分层取水的措施。
(2)环境管理计划内容:①成立环境管理机构、制定管理办法、落实人员与经费,实施施工期的环境监理;②开展库区水质定期监测、生态调查,特别是针对工程对鱼类“三场”的影响及变化情况应进行调查;③严格分层取水、定期放水、保障生态需水量的日常管理;④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⑤建立健全环境管理档案,如实记录工程建设过程及其环境影响与变化过程,环境调查成果及科学研究成果;⑥在工程竣工后落实竣工验收,并在稳定运行后3~5年内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

A.未经使用 B.已经使用 C.未经出售 D.使用过程中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1-02-07
- 2020-08-10
- 2020-06-07
- 2020-10-21
- 2020-06-19
- 2021-01-07
- 2021-04-05
- 2021-04-12
- 2021-02-12
- 2020-08-21
- 2021-06-19
- 2020-08-05
- 2020-10-19
- 2020-09-06
- 2020-10-26
- 2020-09-29
- 2020-05-09
- 2020-12-20
- 2020-05-21
- 2020-10-20
- 2020-10-13
- 2021-01-29
- 2021-01-09
- 2020-09-03
- 2020-06-24
- 2021-06-20
- 2021-07-05
- 2020-08-19
- 2021-03-15
-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