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模拟试题(2020-12-15)

发布时间:2020-12-15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已知A、B两厂同时运行时,两厂厂界交界处测点声级为65dB(A),在A厂检修停运期间,同一测点处声级为62dB(A)。该测点处A厂厂界噪声排放值是( )。【单选题】

A.59DB(A)

B.62DB(A)

C.63.5DB(A)

D.65DB(A)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如果已知两个声源在某一预测点产生的声压和其中一个生源在预测点单独产生的声压,则另一个声源在此点单独产生的合成声压级,可用下式计算:

2、某公路改扩建工程,在路中心线两侧分布有5个距离相同的敏感点,如下图,合理的监测点设置方案有( )。【单选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③⑤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②点有障碍物遮挡,无须布点,排除AB。①④位置相同,布设其中一点即可,排除C,故选D。注意:对于不定项选择题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要坚信自己的感觉。

3、关于建设项目的自然环境调查,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题】

A.小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可不进行地下水环境调查

B.中型水库建设项目,需要调查项目区水土流失情况

C.隧道建设项目,对与之直接相关的地质构造,应进行较详细的叙述

D.原路面加铺沥青的乡村公路项目,不需要进行生态影响评价,可不叙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A项,小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属于I类建设项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要求,I类建设项目也要进行地下水环境调查。B项,当建设项目不进行与土壤直接有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只需根据现有资料,全部或部分地简述下列内容: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土壤的肥力与使用情况,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质量现状,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水土流失现状及原因等。C项,评价矿山以及其他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时,对与建设项目有直接关系的地质构造,如断层、断裂、坍塌、地面沉陷等,要进行较为详细的叙述。一些特别有危害的地质现象,如地震,也应加以说明,必要时,应附图辅助说明,若没有现成的地质资料,应做一定的现场调查。D项,三级评价项目可充分借鉴已有资料说明生态现状,并没有明确不需叙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4、某项目拟建于占地面积为50k的围海造地规划工业园区内,距海岸5km,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采用AERMOD模式预测大气环境影响,下垫面参数选择正确的是( )。【单选题】

A.选择城市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B.选择耕地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C.选择水面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D.选择沙漠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AERMOD是一个稳态烟羽扩散模式,可基于大气边界层数据特征模拟点源、面源、体源等排放出的污染物在短期(小时平均、日平均)、长期(年平均)的浓度分布,适用于农村或城市地区、简单或复杂地形。AERMOD考虑了建筑物尾流的影响,即烟羽下洗。模式使用每小时连续预处理气象数据模拟大于等于1h平均时间的浓度分布。AERMOD包括两个预处理模式,即AERMET气象预处理和AERMAP地形预处理模式。AERMOD适用于评价范围小于等于50km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根据题中所述,该项目距海岸5km,距离小于50km,因此采用AERMOD模式预测大气环境影响时,下垫面参数应选择水面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5、在评述建设项目清洁生产水平时,应分析( )。【多选题】

A.资源利用指标

B.污染物产生指标

C.环保治理工艺先进性

D.生产工艺先进性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依据生命周期分析的原则,环评中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可分为六大类:①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②资源能源利用指标;③产品指标;④污染物产生指标;⑤废物回收利用指标;⑥环境管理要求。六类指标既有定性指标也有定量指标,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指标在清洁生产审核中是非常重要的两类指标,因此,必须有定量指标,其余四类指标属于定性指标或者半定量指标。环保治理工艺先进性属于末端治理。

6、某石化企业采用气柜全部回收瓦斯气,气柜超压时经火炬排放;其自备热电厂无脱硫措施,超标排放,其他污染达标排放。该企业非正常排放工况包括( )。【多选题】

A.正常生产

B.超标排放

C.正常装置开、停车

D.瓦斯气经火炬燃烧排放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二氧化硫超标排放属事故排放、设施未运行等情况下违法排污等,不属于非正常排放。非正常排污包括两部分:①正常开、停车或部分设备检修时排放的污染物。②工艺设备或环保设施达不到设计规定指标运行时的排污。重点说明异常情况产生的原因、发生频率和处置措施。

7、已知设计水文条件下排污河段排放口断面径污比为4.0,排放口上游氨氮背景浓度为0.5mg/L,排放口氨氮排放量为86.4kg/d,平均排放浓度10mg/L,则排放口断面完全混合后氨氮的平均浓度为( )。【单选题】

A.5.25MG/L

B.3.00MG/L

C.2.50MG/L

D.2.40MG/L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对于点源排放持久性污染物,河水和污水完全混合、反映河流稀释能力的方程为:c=(cpQp+chQh)/(Qp+Qh)。式中,c为完全混合的水质浓度,mg/L;Qp为污水排放量,/s;cp为污染物排放浓度,mg/L;Qh为上游来水流量,/s;ch为上游来水污染物浓度,mg/L。则该排放口断面完全混合后氨氮的平均浓度为:c=(4×0.5+1×10)÷(1+4)=2.40(mg/L)。

8、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属于Ⅱ类项目地下水保护对策的是( )。【单选题】

A.场地地面防渗

B.产污单元源头控制

C.场地地下水污染物浓度监测

D.场地地下水水位动态观测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Ⅱ类建设项目地下水保护与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减缓措施有:①以均衡开采为原则,提出防止地下水资源超量开采的具体措施,以及控制资源开采过程中由于地下水水位变化诱发的湿地退化、地面沉降、岩溶塌陷、地面裂缝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产生的具体措施。②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并根据项目建设所诱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制订相应的监测方案。③针对建设项目可能引发的其他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提出应对预案。

9、某山区公路工程,公路和敏感目标间的声环境现状调査内容应包括( )。【多选题】

A.高差

B.地形

C.距离

D.土壤类型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敏感目标调查时应调查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目标的名称、规模、人口的分布等情况,并以图、表相结合的方式说明敏感目标与建设项目的关系(如方位、距离、高差等)。声传播不会受到土壤的影响,故不需要调查。

10、某化工厂废水特点为氨氮、氟化物浓度高,BOD 5/COD为0.25,COD浓度为2000mg/L,以下污水处理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单选题】

A.中和+厌氧—好氧生化法

B.化学氧化+活性污泥法

C.中和+气浮+活性污泥法

D.气提+混凝沉淀+厌氧—好氧生化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氨氮采用气提法去除;氟化物采用化学沉淀法后混凝去除;废水中BOD 5/COD为0.25,COD浓度为2000mg/L,生化性差,浓度高,故需要采用厌氧-好氧的方法去除。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政府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单独发布或与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发布的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下列文件属于政府部门规章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B.《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
C.《排污费征收管理条例》
D.《辽宁省排污费管理办法》

答案:B
解析: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木导则大气环境》,关于大气污染源调查’以下表 述正确的有( )。
A.对于改、扩建工程的一、二级评价,既要调查改、炉建工程’也应调查现 有工程
B.对于改、扩建工程的一、二级评价’只对改、扩建工程进行调查
C.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应包括拟建工程污染源调查及评价区内工血和民用污染源调查
D.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必须全面调查评价区内工业和民用污染源

答案:A,C
解析:
A C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答案显然。

依据《风景名胜区条例》,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后,按有关法律法 規的规定报有关部门批准,可以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的活动包括()
A、修坟、立碑
B、设置张贴商血广告
C、举办大型游乐活动
D、改变水资源、水环境自然状态的活动

答案:B,C,D
解析:
【参考答案】:B C D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在风景名胜区内的禁止活动。答案显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需要编制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的规划是( )。

A.北京市交通指导规划 B.华北地区开发利用规划
C.黄河流域开发利用规划 D.渤海湾建设规划
E.天津市旅游规划


答案:A,B,C,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