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模拟试题(2021-11-21)

发布时间:2021-11-21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对鼓风机噪声可采取的治理方法有( )。【多选题】

A.进气消声器

B.排气消声器

C.减振垫

D.隔声罩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降低噪声的工程措施大致有:①对以振动、摩擦、撞击等引发的机械噪声,一般采取减振、隔声措施;②对由空气柱振动引发的空气动力性噪声的治理,一般采用安装消声器的措施;③对某些用电设备产生的电磁噪声,一般是尽量使设备安装远离人群,一是保障电磁安全,二是利用距离衰减降低噪声;④针对环境保护目标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技术工程措施,主要是以隔声、吸声为主的屏蔽性措施,以使保护目标免受噪声影响。

2、水库蓄水导致区域土壤盐渍化的原因是( )。【单选题】

A.地表植被被破坏

B.水土流失

C.水体富营养化

D.地下水位抬升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水库蓄水会使周边区域地下水位抬升,进而可能造成区域土壤盐渍化甚至沼泽化。

3、计算岸边稳定点源排放的保守污染物浓度,采用不考虑对岸边反射的二维模型: ,已知河流流量Q=100 /s,平均水深H=1m,水面宽B=250m,横向混合系数为1.0 /s,则断面最大浓度为断面通量平均浓度(M/Q)的2倍的断面位置处于排放点下游的( )处。【单选题】

A.995M

B.1989M

C.3979M

D.5967M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点源岸边排放,故横向坐标y=0,二维模型可写为: 。由题,断面最大浓度 ,则有 。式中,H=1m,横向混合系数My=1.0 /s,流速u为流量除以横截面积=Q/HB=100/(1×250)=0.4m/s,将以上数据代入式中,则有 ,求得x=1989.44m,故选B。

4、已知某敏感点昼间现状声级为57dB(A),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企业拟新增一处点声源,靠近该声源1米处的声级为77dB(A),为保障敏感点昼间达标,新增声源和敏感点的距离至少应大于( )米。【单选题】

A.2.8

B.4.0

C.10

D.10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昼间环境质量限值为60,为了其达标,则新增的声源的在敏感点的贡献值最大为60-57=57。则:77-20lg(r/r0)<=57,r0=1,则r至少为10。

5、某设施甲苯尾气浓度为20mg/,风量为200000/h,下列处理方法合理的是( )。【单选题】

A.海水法

B.排烟再循环法

C.石灰石/石灰—石膏法

D.低温等离子体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海水法和石灰石/石灰—石膏法是二氧化硫的治理措施;排烟再循环法是氮氧化物的治理措施;低温等离子体法适用于浓度低、流量大的挥发性有机物化合物的废气处理(详见《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7.3.3.7)。

6、某种保护动物,其生境相同、数量相当的四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图如图1所示,其中最易灭绝的种群是( )。【单选题】

A.种群一

B.种群二

C.种群三

D.种群四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由图可知,种群一和种群四,老年个体数目少,幼年个体数目多,图像呈金字塔型,今后种群密度将不断增长,种内个体越来越多,是增长型种群;种群二中幼年个体与老年个体数量相当,种群密度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是稳定型种群;种群三中幼年个体数目少,老年个体数目多,死亡率大于出生率,这种情况往往导致恶性循环,种群最终灭绝,多见于濒危物种,是衰退型种群。

7、某公司拟在距离厂界10m处安装4台小型方体冷却塔,预测表明厂外敏感点噪声超标,通常采用的噪声治理方法有( )。【多选题】

A.设置声屏障

B.选用低噪声冷却塔

C.调整冷却塔的位置

D.进风口安装百叶窗式消声器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降低噪声的常用工程措施大致包括隔声、吸声、消声、隔振等几种,需要针对不同发声对象综合考虑使用。其中,隔声应根据污染源的性质、传播形式及其与环境敏感点的位置关系,采用不同的隔声处理方案。吸声技术主要适用于降低因室内表面反射而产生的混响噪声,其降噪量一般不超过10dB;故在声源附近,以降低直达声为主的噪声控制工程不能单纯采用吸声处理的方法。消声主要采用消声器。隔振设计既适用于防护机器设备振动或冲击对操作者、其他设备或周围环境的有害影响,也适用于防止外界振动对敏感目标的干扰。

8、用色谱仪测定废气中甲苯浓度时,所用监测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2mg/,以下数据中,分析结果表述合理的是( )。【单选题】

A.0.080mg/

B.0.088mg/

C.0.09mg/

D.0.090mg/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最低检出浓度为0.02mg/,只有一位有效数字,选项中,只有C是一位有效数字,故选C。延伸知识点:有效数字: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9、南方某具有年调节性质的高坝水电站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识别,下列环境影响中影响最小的是( )。【单选题】

A.下泄水量变化对下游用水设施影响

B.下泄水温变化对下游农灌作物影响

C.河道减水对陆生生态影响

D.河道减水对水生生态影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对于年调节电站,水库水温分层相对稳定,下泄河水温度相对较低,对下游水生生物和农灌作物影响较大;河道减水对陆生、水生生态均有较大影响。A项,日调节水电站,下泄流量、下游河段河水流速和水位在日内变化较大,对下游河道的航运和用水设施影响明显。

10、下列几种废水中,需单独预处理的有( )。【多选题】

A.含氰废水

B.含硫废水

C.含苯系物废水

D.循环水系统排污水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预处理相对主要处理(综合废水的处理或几股废水的混合处理)而言的,比如污水厂,二级处理(生化法)之前的处理都是预处理,本题题干交代的信息有限,可以理解企业产生几股废水,这几股废水需要预处理的是哪些?含氰废水、含硫废水、含苯系物废水对后续的生化处理法中微生物都有一定的毒性,故需预处理。或详见《GB50483-2009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6.4.3.1含石油类、酚类、硫化物、氰化物、氨类及各种难降解的废水宜采用预处理达标。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水电枢纽工程为西南地区A河梯级开发中的一级,水库具有日调节功能。水库淹没和永久占地15 km2(含耕地263hm2,其中2 47hm2为基本农田),临时占地239hm2,其中基本农田5 0hm2,其余为林地、旱地、灌草地等。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进行生态恢复。工程建设需搬迁安置移民2 7 00人,分5处集中安置点安置,生产安置移民3 9 6 0人,拟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安置。经土地平衡分析,仅可新增高质量耕地16 0 hm2,用于补偿工程所占基本农田。


工程影响区生态环境脆弱,有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河谷植被主要为灌草丛和灌木丛,水库淹没线以下有3 6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枢纽建设区及周边为粮食高产区。河流坡降大,库区入库河流生态环境良好,鱼类资源丰富,以适应流水生态环境的鱼类为主,其中某一地方特有的洄游性鱼类,卵苗需长距离顺水漂流孵化,库区内分布有该鱼类集中产卵场。


问题:


1.列出运营期水文情势变化对库区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


2.说明本工程建设对鱼类的影响。


3.本工程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应注意什么问题?提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的保护措施。


4.按照基本农田“占补平衡”原则,本工程还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案:
解析:

1.(1)工程运营期库区由原来的河流生态系统变为水库生态系统,由于库区水体流速变缓,急流性鱼类将不适宜在库区生活,被迫向库尾上游移动,而喜欢在缓流或静水中生活的鱼类将增加,鱼类种群结构发生改变。


(2)水位抬高,淹没大量农田和植被,特别是淹没较多的基本农田和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造成农田生态及粮食生产的损失,造成国家保护植物生态环境的损失。


(3)如果库区清理较差,容易造成库区水质下降,甚至恶化,进而影响库区水域生态环境,影响鱼类及饵料生物的生活。


(4)库区水体温度也将发生一定的变化,甚至水温出现分层现象,改变了原河流水体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的生活环境。


(5)上游裹携着泥沙的水流不断入库,在造成库区泥沙不断淤积的同时,水体中泥沙含量也将发生变化,进而改变了原水生生物的环境。


(6)改变了库区本地特有洄游性鱼类的集中产卵场,甚至造成产卵场的破坏。


(7)与原河道相比,库区水量增多、水体面积扩大,库岸受到长期浸泡,容易引发塌方、滑坡地质灾害,进而影响库区生态环境。


2.(1)施工期对鱼类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作业造成局部河段水文情势改变,如库区清理、施工作业造成的水土流失及施工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进入河道等。


(2)运营期对鱼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若工程未能设置合理的过鱼设施,则大坝建设将阻断本地特有洄游性鱼类的通道;②由于水流变缓,使原来适应流水生境的鱼类不能生活,被迫向库尾上游流水生境迁移,而喜欢静水环境的鱼类则可在库区繁育、生活,造成库区鱼类种群组成与结构的改变;③由于大坝的阻隔影响,库区水流变缓,不能使卵苗进行长距离顺水漂流,影响卵苗孵化;④由于库区淹没及其水文情势的改变,影响了本地特有洄游性鱼类的产卵场环境。


3.(1)该工程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应注意的问题有:①临时占地在使用前应先剥离上层土壤层,堆放保存好,采取苫盖或截水、排水等必要的临时水土保持措施,用于农田或植被恢复;②由于本工程淹没及永久占地征用了较多的农田,特别是基本农田,因此临时占地的生态恢复应结合基本农田补偿进行,即临时用地适宜恢复为农田的尽可能恢复为农田或基本农田;③处于坡度较大区域的临时占地,为防止农田水土流失,不宜恢复为农田,应以恢复林、灌草地为宜,选用当地物种;④由于本工程影响区生态脆弱,且易发生地质灾害,生态恢复需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是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必须采取工程防护措施后再进行地表生态恢复。


(2)对于3 6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由于处于水库淹没线以下,应在库区清理前及时采取移植保护的措施。优先在库区外围选择适宜的生境进行移植,移植后可挂牌保护或划定保护区。


4.(1)在适宜区域开垦新的耕地。


(2)异地划补。


(3)劣质地改良。


(4)临时占用的50hm2基本农田,在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为基本农田.


(5)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将部分临时占用的非农田或基本农田,恢复为农田或基本农田。





(2016年)某入海河流在下游修阐建水库阻挡咸潮上溯,河流、水库、河口段的控制断面位置见下图:现状分析显示枯水设计流量条件下,控制断面X、Y、Z的COD浓度占标率分别为10%、70%、110%,减少COD排放量对改善超标断面水质有效的河段有( )。

A.X断面上游
B.X—Y河段
C.Y—Z河段
D.Z断面下游
答案:C,D
解析:
修阐建水库阻挡咸潮上溯,所以河口段的超标水不会上溯到水库及水库上游的河段,X断面的上游和X-Y河段现已达标,题目问的是超标河段,故AB不选;减少COD排放量对Y—Z河段和Z断面下游都可改善,故选CD。

大气环境线源预测不可选择()进行预测。

A.AUSTAL2000
B.AERMOD模型
C.ADMS模型
D.CALPUFF模型
答案:A
解析:

《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所称废弃危险化学品,是指( )而被所有人拋弃或者放弃的危险化学品,淘汰、伪装、过期、失效的危险化学品,由公安、海关等主管部门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依法收缴的危险化学品以及接收的公众上交的危险化学品。

A.未经使用 B.已经使用 C.未经出售 D.使用过程中

答案:A
解析:
《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所称废弃危险化学品,是指未经使用而被所有人抛弃或者放弃的危险化学品,淘汰、伪劣、过期、失效的危险化学品,由公安、海关、质检、工商、农业、安全监管、环保等主管部门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依法收缴的危险化学品以及接收的公众上交的危险化学品。废弃危险化学品属于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