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历年真题(2021-02-08)

发布时间:2021-02-08


2021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地下水环境监测点布设应遵循的原则有()。【多选题】

A.以项目地区为重点,兼顾外围

B.以污染源下游监测为重点,兼顾上游和侧面

C.以污染源上游监测为重点,兼顾下游和侧面

D.以潜水和饮用水源含水层为重点,兼顾其他含水层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以建设厂区为重点,兼顾外围:厂区内可能的污染设施如有毒原料储罐、污水储存池、固废堆放场地附近均需设置监测点;以下游监测为重点,兼顾上游和侧面;对地下水进行分层监测,重点放在易受污染的浅层潜水和作为饮用水源的含水层,兼顾其他含水层。

2、某机场有两条跑道,因飞行量增加需扩大飞机场停机坪,飞机噪声现状监测布点数量至少应为()。【单选题】

A.3个

B.9个

C.14个

D.18个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飞机起飞和降落时的噪声。测点数量可根据机场飞行量及周围敏感目标情况确定,现有单条跑道、两条跑道或三条跑道的机场可分别布设3-9个、9-14个或12-18个噪声测点,跑道增多可进一步增加测点。

3、经调查,某水体有10个物种,每个物种个体数均为5,则该水体生物多样性状态是()。【单选题】

A.物种种类丰富,个体分布均匀

B.物种种类丰富度较低,个体分布比较均

C.物种种类丰富度较高,个体分布比较均匀

D.物种定义,多样性基本丧失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用香农-威纳指数H=﹣ΣPiln(Pi)=2.3,2<H<3物种丰富度较高,个体分布比较均匀。

4、下列关于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

A.需收集评价范围内及邻近评价范围的近三年环境空气质量例行监测资料

B.对技改项目,需监测有厂界监控浓度限值的污染物

C.如需进行两期监测,两期可选择在一年内任意两季

D.使用历史监测资料时,应注意近年来区域污染源的变化情况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可视不同评价等级对数据的要求采用:收集评价范围内及邻近评价范围的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的近三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评价范围内区域污染源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监测资料三年内有效。

5、当污水池底部渗漏,包气带中垂向水力坡度等于1时,下列关于包气带中污水垂向水头速度V在数值上与垂向渗透系数K的关系,正确的是()。【单选题】

A.V=1/K

B.V=2K

C.V=K

D.F=0.5K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达西定律可知:当水力坡度i=1时,则v=k,即渗透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当水力坡度为1时的地下水渗流速度。

6、湖库富营养化的敏感性一般与湖库滞留时间,平均水深,水温等有关。对上述关系描述正确的是()。【多选题】

A.滞留肘间越长,越易形成富营养化

B.平均水深越深,越易富营养化

C.气候变暖利于富营养化

D.透明度越高,富营养化越严重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TSI指数表面透明度大,不易富营养化;河流不易富营养化;水深大,磷浓度低;水温升高,藻类繁殖加速;停留时间长,替换率小,磷负荷大。

7、符合GB18599-2001标准要求的2类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底部第一岩(土)层应是()。【单选题】

A.包气带岩(土)层

B.饱水带岩(土)层

C.承压含水层

D.人工合成材料防渗层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填埋场底部防渗材料之下为压实黏土层,属于包气带岩土层。

8、下列关于海陆风环流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

A.中午贴地层吹海风,高层风向相反

B.中午贴地层高层都吹海风

C.夜间贴地层高层都吹陆风

D.夜间贴地层吹海风,高层风向相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教材上关于海陆风的内容,白天陆地热空气上升,贴地面吹海风,高层吹陆风,夜间相反。故本题选A。

9、油类储罐无组织排放的主要排放方式有()。【多选题】

A.大呼吸

B.小呼吸

C.连续排放

D.空气吹脱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大呼吸来自加料卸料造成的有机气体排出。小呼吸指没有卸料加料情况下,温度波动造成的泄漏。

10、回收含碳五以上单一组分的高浓度有机废气,合适的工艺有()。【单选题】

A.生物过滤

B.催化氧化

C.活性炭吸附

D.溶剂吸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活性炭吸附只适合低农度;催化氧化法一般也适用于高风量低浓度;生物过滤不能回收。只有溶剂吸收合适。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规划编制机关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组织环境影响评价时弄虚作假或者有失职行为,造成环境影响评价严重失实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 )。
A.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B.当地人民政府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C.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D.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答案:A
解析:




工业园规划环评项目


【素材】


A市拟在本市西北方向1 0 km处建设规划面积为5 500亩的“向日葵工业园”,它是经A市所在的B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开发区。该工业园区以绿色食品加工、轻纺服装、机械电子、新型建材与电子加工行业为主导产业。该工业园区规划布局是:北部为轻纺服装、新型建材企业的厂房区;南部主要为产业服务区板块,含工业园管理区、公共服务设施、商业金融、医疗卫生、居住用地等;东部规划为绿色食品加工、电子行业加工区板块。根据工业园规划,入园各企业均自建燃煤锅炉进行供热。详见图1《向日葵工业园园区规划图》。向日葵工业园西北方向2‰处为峰河,该河无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及游泳区。峰河为A市城区排水及向日葵工业园排水最终受纳水体。峰河全长656 km,集水面积为45 220 km2,河段弯曲系数0.68,平均比降为0.3‰。峰河A市段每年高水位期在7 ~8月,低水位期在1 2月~翌年2月,常年径流量平均3 95亿m3,最高径流量654亿m3,最低径流量1 80亿m3;枯水期段平均流量2 70m3/s。根据工业园规划内容,向日葵工业园东南向拟建设园区污水集中处理厂,处理规模为2.5万t/d 。该工业园所在区域属典型的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A市城市主导风向为ES。园区周边目前有少量分散的董家湾居民点。主要植被为高大茂密的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针叶林,其树种主要为水杉、池杉、椿、槐、杨、油茶、南茶、柑橘、乌桕、板栗、梨、柿、桑等。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棉花、芝麻等。向日葵工业园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如表1所示。




【问题】


请根据上述背景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向日葵工业园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应设置哪些评价专题?


2.在工业园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协调性分析中,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3.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评述向日葵工业园污水集中处理厂设置的合理性。


4.若在工业园里建设一个电镀基地,那么在本环评报告书中还应该增加哪些内容?


5.根据题目提供的素材,请提出向日葵工业园规划布局调整建议。



答案:
解析:

1.答:向日葵工业园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应设置以下评价专题:(1)区域环境现状调查:自然环境及生态环境调查、社会环境调查;(2)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监测和评价: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监测和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监测和评价,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监测和评价;(3)水环境影响评价和控制措施:水污染源预测、峰河水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和控制措施:评价区区域污染气象特征、大气污染源预测、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影响预测和评价;(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生态变化影响因素、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6)声环境质量影响评价:主要噪声源预测、区域声环境质量预测、区域噪声影响控制;(7)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固体废物污染源预测、固体废物及其处理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固体废物的处置和综合利用;(8)区域社会经济分析:工业园区经济分析、对A市及A市所在B省的社会经济影响分析;(9)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水环境容量分析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10)区域开发规划方案合理性分析:工业园区规划与A市总体规划一致性分析、工业园区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合理性分析、工业园区环境功能区划的合理性分析、工业园区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性分析、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分析、工业园区发展限制因素分析;(11)公众参与:征询工业园区内和区外单位、专家和公众意见;(12)工业园区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及信息系统、环境风险管理、环境监测;(13)工业园区规划优化调整建议。


2.答:在工业园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协调分析中,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工业园土地利用的规划与A市城市发展规划协调性分析;(2)工业园规划布局与A市产业结构协调性分析;(3)工业园排水与峰河A市段水体功能区划的协调性分析;(4)工业园区环境保护规划与A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协调性分析;(5)工业园水资源利用和能源规划与A市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等;(6)工业园区供热规划与A市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等。


3.答: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向日葵工业园污水集中处理厂设置在东南向不合理。理由如下:(1)工业园污水集中处理厂设在东南向,距离纳污水体峰河较远,污水管网路线铺设长;(2)A市的城市主导风向为ES,园区规划将集中污水处理厂设置在主导风向的上风向。若将污水处理厂调整布置在园区西北向,就可避免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对工业园区及董家湾居民点的影响。


4.答:若在工业园里建设一个电镀基地,则在本环评报告书中还应该增加下列内容:(1)电镀基地与工业园布局规划的协调性分析;(2)对电镀基地在工业园的选址合理性进行分析:(3)电镀基地必须单独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的回用率及重复使用率,并且加强污水管网防渗防漏措施等方面的分析;(4)处理后的电镀废水对向日葵工业园集中污水处理厂的废水接纳能力及水质的冲击影响分析:(5)提出对电镀基地生产产生的酸性气体(主要为酸电解除锈工艺中产生的硫酸酸雾、镀铬时产生的铬酸雾、中和工段挥发的HCl)的控制减缓措施;(6)对电镀基地周边土壤重金属本底进行监测;(7)提出对电镀基地污泥的安全处置措施;(8)对工业园区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可行性的分析;(9)循环经济在电镀基地层次的分析。


5.答:向日葵工业园规划布局调整建议如下:(1)建议污水处理厂的位置布置在园区的西北向;(2)工业园供热企业不能自建燃煤锅炉,应该由工业园采用集中供热,建设供热电厂,并使用天然气、柴油等清洁能源;(3)尽量将产生污染较大的企业布置在工业园以北的地块,将污染较小的企业布置在工业园以东地块;(4)将位于污水集中处理厂下风向处的董家湾居民搬迁,避免其受污水处理厂臭气影响;(5)建材等污染大的行业设置足够的卫生防护距离和绿化带,必要时可对企业厂区总图布置进行调整,避免或减缓企业排污对董家湾居民生活或其他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的企业产生影响。(6)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考虑回用。




1.《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6)设置评价专题”。开发区环评跟建设项目环评有联系也有区别,评价专题的设置要体现区域环评的特点,突出规划的合理性分析和规划布局论证、排污口优化、能源清洁化和集中供热(汽)、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等涉及全局性、战略性等方面的内容。举一反三: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一般设置以下专题:(1)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规划方案分析与污染源分析;(3)环境空气影响分析与评价;(4)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5)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置;(6)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7)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8)开发区总体规划的综合论证与环境保护措施;(9)公众参与;(10)环境监测和管理计划。


2.《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九、规划环境影响评价(1)分析规划的环境协调性”。举一反三:协调性分析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分析对象是被评价的规划草案及其相关的政策、法规、规划等。在以规划草案为评估对象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协调性分析能够起到两种作用:解释制订规划草案的“政策背景环境”和检查规划草案是否存在资源保护、环境保护方面的缺陷和不足。这两种作用不能被截然分开。规划环境协调性分析的内容涉及规划的各个方面,可以从规划布局、规划影响、公用配套等角度进行考虑。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将开发区所在区域的总体规划、布局规划、环境功能区划与开发区规划做详细对比,分析开发区规划是否与所在区域的总体规划具有相容性。


3.《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九、规划环境影响评价(2)判断规划实施后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因素”举一反三:风向频率可分8个或1 6个罗盘方位观测,累计某一时期内(一季、一年或多年)各个方位风向的次数,并以各个风向发生的次数占该时期内观测、累计各个不同风向(包括静风)的总次数的百分比来表示。相应的比例长度按风向中心绘制8个或1 6个方位图上,然后将各相邻方向的端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宛如玫瑰的闭合折线,就是风向玫瑰图。图中线段最长者即为当地主导风向。在城市规划中,应根据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和下风向确定重大污染源和城市生活区等重要环境敏感点的相对位置。一般地讲,重大污染源应建造在城市的边缘地带且处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侧风向,这样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就不会由于主导风向而向主要环境敏感点扩散从而造成污染。因此,在城市规划中重大污染源禁止设计在主导风向的上风向。此外,在饮用水源上游规定区域范围、人口密集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限制设立化工、造纸、医药等污染类型的开发区。


4.《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九、规划环境影响评价(2)判断规划实施后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考生在回答此类问题时,应将电镀行业的污染特征与工业园区环保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回答。举一反三:电镀废水主要有以下几种:电解后进行中和处理后的水洗废水,主要污染物为酸碱污染物;镀镍后镀件水洗产生的废水,主要污染物为镍;镀铬后镀件水洗产生的废水,主要污染物为镍、铬;车间地面冲洗废水,主要成分是镍、铬、悬浮物。其中含铬废水和含镍废水在车间废水治理装置预处理达到一类污染物车间排放标准后,和其他废水一起排入自建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排入园区集中污水处理厂。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8978-1996)的要求,对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第一类污染物有总汞、总镍、总铍、总铬、总砷、总铅、总银、六价铬、总镉、烷基汞、苯并[a]芘、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共1 3类。


5.《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九、规划环境影响评价(3)比选规划的替代方案及分析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的合理性”



下列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内容不属于初步论证的是( )。

A.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B.建设项目选址选线、施工布置和总图布置的合理性
C.清洁生产和区域循环经济的可行性
D.建设项目与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环境政策和相关规划的符合性
答案:A
解析:
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初步论证,主要从宏观上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必要时提出替代或调整方案。初步论证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①建设项目和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环境政策和相关规划的符合性;②建设项目选址选线、施工布置和总图布置的合理性;③清洁生产和区域循环经济的可行性,提出替代或调整方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