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章节练习(2020-11-12)

发布时间:2020-11-12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第五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道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供您备考练习。


1、下列与地下水降雨入渗补给系数值大小有关的因子有( )。【多选题】

A.包气带岩性和土层结构B

B.降雨量大小和降水形式

C.地形坡度和植被覆盖

D.含水层岩性和水力坡度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降水入渗补给系数α是指降水入渗量与降水总量的比值,α值的大小取决于地表土层的岩性和土层结构(A)、地形坡度、植被覆盖(C)以及降水量的大小和降水形式(B)等,一般情况下,地表土层的岩性对α值的影响最显著。包气带:地面与地下水面之间的与大气相通的,含有气体的地带,D是根据地形坡度和包气带岩性杜撰出来的,选ABC。

2、某河流总磷浓度为0.20mg/L,拟建水库水体滞留时间预计为180天,假设同等流量条件及入库负荷条件下,水库建成后水库总磷浓度预计为0.15mg/L,建库将使水体类别从III类变为( )。【单选题】

A.Ⅱ类

B.Ⅲ类

C.Ⅳ类

D.V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在湖泊水库中总磷浓度为0.15mg/L时为V类水。

3、关于纵向离散系数DL与横向离散系数My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题】

A.断面完全混合均匀长度主要取决于My

B.同一河段同一流态下,DL与MY呈反比

C.DL反映由于断面流速不均导致的分散混合能力

D.My反映由于紊动扩散及垂向流速不均导致的分散混合能力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在天然河流中,常用横向混合系数(My)和纵向离散系数(DL)来描述河流的混合特性。在考虑河流的纵向混合时,由于分子扩散、紊动扩散的作用远小于由断面流速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剪切离散,一般可将其忽略。由断面流速分布不均引起的混合过程采用纵向离散系数表征。横向离散系数反映了由于分子扩散、紊动扩散的作用而引起的剪切离散。

4、某河流入湖断面COD、氨氮、总氮和BOD5浓度分别为湖内水质目标的1倍、1.8倍、2倍和1.5倍。该河流与湖泊的水质目标为Ⅲ类,则该河流入湖断面的超标项目为( )。【单选题】

A.0项

B.1项

C.2项

D.3项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标准指数大于1时超标,等于不超标,氨氮、总氮和BOD5三项超标。

5、适用于( )的浓度预测。【单选题】

A.重金属

B.吸附态有机物

C.密度略小于或等于1的可溶性化学品

D.DO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k表示污染物是可以生化降解的,只有密度≤1的可溶性化学品才具有此特性。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某项目区基岩为碳酸岩,岩溶暗河系统十分发育,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一级。下列地下水流模拟预测方法选择中,正确的是( ) 。

A 概化为等效多孔介质,优先采用数值法
B 概化为等效多孔介质,优先采用解析法
C 概化为地表洞流系统,优先采用数值法
D 概化为地表河流系统,优先采用解析法
答案:D
解析:

以下说法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相关规定的是()。

A: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一级和二级
B: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制定并公布,报国务院备案
C: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录及其调整,由当地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D:各级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监视、监测环境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九条的规定,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录及其调整,由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地下水的入渗量是以( )方式实现的。
A.非饱和渗流 B.淋溶
C.稳定渗流 D.水动力弥散

答案:A
解析:

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m。
A.10 B.15 C.20 D.25

答案:B
解析:
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15m。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