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每日一练(2020-06-03)

发布时间:2020-06-03


2020年环境评价师《技术方法》考试共题,分为。小编每天为您准备了5道每日一练题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1、现状调查时,河流流量为15m3/s,氨氮浓度0.8 mg/L,河道功能区标准为1.0 mg/L,河道枯水设计流量10m3/s下,氨氮的占标率为( )。【单选题】

A.56%

B.80%

C.100%

D.12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2、河流某断面枯水期BOD5、NH3-N、COD达标,DO超标,若要DO达标,断面上游可削减负荷的污染物有( )。【多选题】

A.DOB

B.OD5

C.COD

D.NH3-N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BOD5、NH3-N、COD均会消耗溶解氧,故削减以上三种污染物可使溶解氧达标,选BCD。注意:不要弄反了,溶解氧超标意味着溶解氧不足,不能再去削减DO了。

3、某石灰石矿山原矿区已开采完毕,将外延扩建新矿区,工程分析时应考虑( )。【多选题】

A.新矿区征用的土地量

B.原矿山的渣场

C.新矿区办公楼的建筑面积

D.原矿山采矿机械设备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工程分析时对影响源的识别应注意:①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除了主要产生生态影响外,同样会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影响,其影响源识别主要从工程自身的影响特点出发,识别可能带来生态影响或污染影响的来源,包括工程行为和污染源。影响源分析时,应尽可能给出定量或半定量数据。②工程行为分析时,应明确给出土地征用量、临时用地量、地表植被破坏面积、取土量、弃渣量、库区淹没面积和移民数量等。③污染源分析时,原则上按污染型建设项目要求进行,从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噪声与振动、电磁等方面分别考虑,明确污染源位置、属性、产生量、处理处置量和最终排放量。④对于改扩建项目,还应分析原有工程存在的环境问题,识别原有工程影响源和源强。

4、下列大气污染治理工艺中,可用于二氧化硫治理的有( )。【多选题】

A.石灰石/石灰—石膏法

B.烟气循环流化床法

C.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D.氨法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大气污染物中,二氧化硫的量比较大。二氧化硫治理工艺划分为湿法、干法和半干法,常用工艺包括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循环流化床法、氨法、镁法、海水法、吸附法、炉内喷钙法、旋转喷雾法、有机胺法、氧化锌法和亚硫酸钠法等。其中石灰石/石灰—石膏法、海水法、循环流化床法、回流式循环流化床法比较成熟,占有脱硫市场的95 %以上,是常用的主流技术。

5、某一给水泵房室内围护结构处声级为85 dB(A),已知围护结构的A计权隔声量为20 dB(A),假设水泵房室内为近似扩散声场,室外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声级为( )dB(A)。【单选题】

A.53

B.59

C.65

D.7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境评价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受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在其政府网站或者采用其他便利公众知悉的方式,公告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的有关信息。公告期限不得少于()日,并确保其公开的有关信息在整个审批期限之内均处于公开状态。

A:7
B:5
C:10
D:15
答案:C
解析:

某拟建铁路局部路段穿越野生苏铁集中分布区,为保护野生苏铁,应优先采取的措施是()。

A:迁地保护
B:采种育苗
C:缴纳征占费用
D:铁路选线避让
答案:D
解析:
为了减少生态影响,应从项目中的选线、选址,项目的组成和内容,工艺和生产技术,施工和运营方案、生态保护措施等方面,选取合理的替代方案,来减少生态影响。从环境保护出发,合理的选址和选线主要是指:①选址选线避绕敏感的环境保护目标,不对敏感保护目标造成直接危害,这是“预防为主”的主要措施;②选址选线符合地方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含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或者说能够与规划相协调,即不使规划区的主要功能受到影响;③选址选线地区的环境特征和环境问题清楚,不存在“说不清”的科学问题和环境问题,即选址选线不存在潜在的环境风险;④从区域角度或大空间长时间范围看,建设项目的选址选线不影Ⅱ向区域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潜在价值的地区或目标,即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受到损害或威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禁止毁林开垦
B、严格控制毁林采石、采砂、来土
C、严格控制在幼林地和特殊用途林内砍柴、放牧
D、进入森林和森林边缘地区的人员,不得损坏为林业服务的标志
答案:A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机
第二十二条
三丰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林行为。
紧止在幼林地和特种用途林内砍柴、放牧。
进入森林和森林边缘地区的人员,不得擅自移动或者损坏为林业服务的标志。
B 选项应为"禁止"
C 选项应为"禁止"
D 选项应为"不得足具损坏"
详见教材P153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