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模拟试题(2021-04-26)

发布时间:2021-04-26


2021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商业性开发是以对(  )的追求为出发点和核心。 【单选题】

A.公共利益

B.私人利益

C.集体利益

D.他人利益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商业性开发是以对私人利益的追求为出发点和核心,而对私人利益的过度追求就有可能侵害到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经济学等学科已经对此有很深刻的揭示,这就需要政府的干预。 掌握商业性开发与城市规划实施。

2、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多选题】

A.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B.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

C.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D.区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

E.区域内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的内容。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 (2)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 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 (3)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 (4)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 (5)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原则确定市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防洪、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社会服务设施的布局。 (6)在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内,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划定城市规划区。 (7)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了解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3、城市环境容量的制约条件有( )。 【多选题】

A.城市自然条件

B.城市社会经济条件

C.城市现状条件

D.经济技术条件

E.历史文化条件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城市环境容量的制约条件有:城市自然条件、城市现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历史文化条件。 

4、各级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区及其他具有生态意义的山体、水面、水源保护涵养区,具有旅游功能的区域等是指( )。【单选题】

A.城镇建设用地

B.农业生产用地

C.生态旅游用地

D.乡村建设用地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各级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区及其他具有生态意义的山体、水面、水源保护涵养区,具有旅游功能的区域等是指生态旅游用地。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镇规划特点的是镇规划的(  )。【单选题】

A.对象特点

B.技术特点

C.实施特点

D.协调特点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的是镇规划的特点。主要包括镇规划的对象特点、镇规划的技术特点、镇规划的实施特点。 熟悉镇规划的主要任务,重点掌握镇规划的作用、镇规划的任务、镇规划的特点。

6、下列选项中,()对于城镇化进程在根本动力上具有显著地加速或滞缓作用,合理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是城镇化进程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单选题】

A.农业剩余贡献

B.工业化的集聚

C.比较利益驱动

D.制度变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机制中制度变迁的主要作用。重点掌握城镇化的机制与进程。

7、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的基本内容包括(  )。【多选题】

A.竖向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特点

B.根据项目特点确定规划的基本原则及指导思想,使规划设计既符合国家、地方建设方针,同时因地制宜具有项目特色

C.规划设计的主要构思

D.明确各建筑基地平面,以不同方式区别表示保留建筑和新建筑,标明建筑名称、层数

E.标明规划场地在城市中的位置、周边地区用地、道路及设施情况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的基本内容。包括如下方面。 (1)规划背景:编制目标、编制要求、城市背景介绍、周边环境分析。 (2)现状分析:现状用地、道路、建筑、景观特征、地方文化等分析。 (3)规划设计原则与指导思想:根据项目特点确定规划的基本原则及指导思想,使规划设计既符合国家、地方建设方针,同时因地制宜具有项目特色。 (4)规划设计构思,介绍规划设计的主要构思。 (5)规划设计方案:分别详细说明规划方案的用地及建筑空间布局、绿化及景观设计、公共设施规划与设计、道路交通及人流活动空间组织、市政设施设计等。 (6)日照分析说明:说明住宅、医院、学校和幼托所等建筑进行日照分析情况。 (7)场地竖向设计:竖向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特点。 (8)规划实施:建设分期建议、工程量估算。 (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平均层数)、绿地率、建筑高度、住宅建筑总面积、停车位数量、居住人口。 重点掌握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的表达要求。

8、下列选项为乡和村庄规划任务的是(  )。 【多选题】

A.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科学引导,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

B.坚持以促进生产发展、服务农业为出发点,处理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之间的关系,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与水平

C.贯彻“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的建设要求,保护耕地与自然资源,科学、有效、集约利用资源,促进广大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构建和谐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

D.乡规划和村庄规划是做好农村地区各项建设工作的先导和基础,是各项建设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对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加强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E.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公益事业建设的引导与管理,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新型农民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核的是乡和村庄规划的任务。包括: (1)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科学引导,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 (2)坚持以促进生产发展、服务农业为出发点,处理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之间的关系,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与水平; (3)贯彻“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的建设要求,保护耕地与自然资源,科学、有效、集约利用资源,促进广大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构建和谐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公益事业建设的引导与管理,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新型农民。了解乡和村庄规划各阶段的主要任务(乡和村庄的总体规划、乡和村庄的建设规划)。

9、城市整体空间的组织理论不包括(  )。 【单选题】

A.从经济合理性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B.从城市土地使用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C.从城市道路交通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D.从城市规划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城市整体空间的组织理论包括:从经济合理性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从城市土地使用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从城市道路交通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10、城市发展目标,通常可以为分( )等方面的内容。 【多选题】

A.经济发展目标

B.科技发展目标

C.社会发展目标

D.城市建设目标

E.环境保护目标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城市发展目标,通常可以为分经济发展目标、社会发展目标、城市建设目标、环境保护目标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正常情况下,人口的性别比在( )之间。

A.80~94
B.92~106
C.66~80
D.50~64
答案:B
解析:
在城市研究中,一般会从城市总人口性别比、出生婴儿性别比、各年龄组人口性别比、流动人口和在业人口的性别比等方面来分析城市人口的性别比特征,其中,最常用的指标是城市总人口的性别比。性别比大于100,则说明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性别比越大,男性的比重越大。正常情况下,人口的性别比在92~106之间。

房屋租用价格与购买价格关系式中不包括下列哪项?( )

A.银行利息率
B.住房寿命
C.未来的房租
D.土地价格
答案:C
解析:
租用价格(R)和购买价格(P)之间有一个基本关系,即:

购买价格等于多年租用价格贴现之后的“和”。
式中的i是贴现率(利率),t代表年份;n代表一共使用多少年。

某市在城市主干路东侧一块平坦的空地上,拟建一个小区,规划实施方案见图4。



图4
  【问题】
  请你评析一下该方案的优缺点(不考虑相关经济技术指标问题)。

答案:
解析:
该方案的优缺点如下:
  (1)该方案的优点包括:
  ①空间布局合理,空间组织比较清晰合理,住宅朝向好;
②小区主要绿地、步行、水景系统纵其南北,位置适中;
 ③幼儿园、物业管理中心位置适中;
  ④小区结构完善,公共设施齐全,整体性强,有利于物业管理;
  ⑤小区内部条形绿带适宜居民的生活习惯,外围点式内部条形住宅模式有利于创造空间景观;
  ⑥沿路商服适合居民的出行心理;
  ⑦交通组织合理:人车分流。
  (2)该方案的缺点包括:
  ①主要出入口面向主干道位置失当,不要开在城市主干路上;
  ②地下车场出入口离小区出入口太近;
  ③地面停车范围过大,造成大量消极空间;在住宅楼间布置停车场,对居民干扰大;
  ④幼儿园的活动场地应为南向;现状保留的小学缺少运动操场;
  ⑤活动场地位置设置影响中心绿地的使用功能及景观要求;
  ⑥组团及宅间绿化不足,公共使用空间太少;
  ⑦局部建筑单元过长,不利于防火。

建筑材料的组成不仅影响材料的化学性质,也是决定材料物理性质和()

A.实体性质
B.光学性质
C.外观性质
D.力学性质
答案:D
解析:
建筑材料的组成包括化学组成及矿物组成,其不仅影响材料的化学性质,也是决定材料物理、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