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历年真题(2021-07-29)

发布时间:2021-07-29


2021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关于我国古代城市的表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A.夏代的一些城市已经有了一定的排水系统

B.战国时期的都城形成了大小套城的布局模式

C.宋开封城居住用地布局采用的是坊里制

D.元大都基本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我国古代城市主要有:(1)夏商周三代时期:夏代已经具有一定的工程技术水平,如使用陶制的排水管及采用夯打土坯筑台技术;商代城市建设已相当成熟,如早期河南偃师商城、中期郑州商城、湖北盘龙城、晚期安阳殷墟等;周代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基本成形;西周洛邑是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城市规划事件;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规划理论有《周礼*考工记》、《管子*乘马篇》、《商君书》等;战国时期的都城基本形成了大小套城的布局模式。(2)秦汉时期:秦代发展“象天法地”理念,城市出现复道、道等多重城市交通系统;西汉(长安)。尚未完全按照《周礼*考工记》的形制进行,东汉(洛邑)。才充分体现。三国(邺城)。已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建业(今南京)。突出了与自然结合的思想。(3)唐宋时期:隋唐大兴(长安城)。东都洛阳采用中轴对称的格局,规整的方格路网,居住分布采用坊里制。宋代(开封城)开始居住区组织模式的改变,北宋中叶已建立较为完善的街巷制。(4)元明清时期: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采用三套方城(内城、皇城、宫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布局的基本格局。

2、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表述中,下列哪项是不准确的?() 【单选题】

A.应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文物古迹和地下文物埋藏区的保护界限

B.规划期限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致

C.应当包括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D.历史文化名城应当整体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规定:(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划定历史地段、历史建筑群、文物古迹和地下文物埋藏区的保护界线,并提出相应的规划控制和建设的要求。(3)历史文化街区应划定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具体界线,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划定环境协调区的界线。(4)文物保护单位应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具体界线,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划定环境协调区的界线。(5)保护建筑应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具体界线,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划定环境协调区的界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 524号)。第十五条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相一致;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村庄规划的规划期限相一致。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应当整体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

3、下列哪些项属于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内容?()【多选题】

A.确定抗震设防标准

B.用地选择 

C.地震烈度勘查

D.避震疏散场地设置

E.建筑抗震结构设计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17号)第九条规定,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地震的危害程度估计,城市抗震防灾现状、易损性分析和防灾能力评价,不同强度地震下的震害预测等。(2)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目标、抗震设防标准。(3)建设用地评价与要求:①城市抗震环境综合评价,包括发震断裂、地震场地破坏效应的评价等;②抗震设防区划,包括场地适宜性分区和危险地段、不利地段的确定,提出用地布局要求;③各类用地上工程设施建设的抗震性能要求。(4)抗震防灾措施:①市、区级避震通道及避震疏散场地(如绿地、广场等)。和避难中心的设置与人员疏散的措施;②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要求:城市交通、通讯、给排水、燃气、电力、热力等生命线系统,及消防、供油网络、医疗等重要设施的规划布局要求;③防止地震次生灾害要求:对地震可能引起水灾、火灾、爆炸、放射性辐射、有毒物质扩散或者蔓延等次生灾害的防灾对策;④重要建(构)筑物、超高建(构)筑物、人员密集的教育、文化、体育等设施的布局、间距和外部通道要求;⑤其他措施。

4、下列哪些项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理念?()【多选题】

A.重视过程

B.城市美化

C.区域协调

D.公众参与

E.空间认知

正确答案:D、E

答案解析:《雅典宪章》提出了空间认知理念;《马丘比丘宪章》提出了公众参与理念。

5、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历史建筑,下列哪项可以改变?()【单选题】

A.高度

B.外观形象

C.色彩

D.所有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24号)第二十七条规定,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历史建筑,应当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

6、下列哪项不是“新城市主义”理论的主要原则?() 【单选题】

A.邻里与人口构成上的多样性

B.对步行交通和机动车交通同等重视

C.三维视觉在城市景观序列塑造中的作用

D.适合本地的建筑与景观设计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新都市主义”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在美国出现的一系列关于城市设计的思潮,关注点有混合使用、坏境敏感度、建筑与街道类型内在的秩序、明确的边缘和中心、可步行性、简洁的图示导则代替传统的分区标准等。1993年发表的《新都市主义宪章》,倡导在下列原则下,重新建立公共政策和开发实践:(1)邻里在用途与人口构成上的多样性;(2)社区应该对步行和机动车交通同样重视;(3)城市必须由形态明确和普遍易达到的公共场所和社区设施所形成;(4)城市场所应当由反映地方历史、气候、生态和建筑传统的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所构成。

7、为了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在进行区域调査时需收集下列哪些项资料?()【多选题】

A.市域内的矿产资源条件

B.市域内的重大基础设施情况

C.市域内各城市、村镇的基本情况

D.市域内的风向、风速等风象资料

E.市域内的人口流动情况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提出市城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其中位于人口、经济、建设高度聚集的城镇密集地区的中心城市,应当根据需要提出与相邻行政区域在空间发展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进行协调的建议。(2)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3)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4)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5)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原则确定市域交通、通信、能源、供水、排水、防洪、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社会服务设施的布局。(6)在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内,根据城市建设、发展和资源管理的需要划定城市规划区。(7)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根据以上条款,选项D不是办法所规定的要收集的资料的一个类型。

8、关于居住区规划的说法,下列哪些项是错误的?()【多选题】

A.统一建设,才能形成小区

B.可以采用街坊式布局,而不必形成小区

C.若采用街坊布局,则不存在小区路

D.对于较大的居住区,宜减少城市道路的分割

E.过小的居住地块内可不安排公共绿地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街坊式布局形式一般是通过小地块(街坊)的封闭管理,保证基本的私密性要求,公共服务设施一般结合道路布局,形成具有开放性的空间环境和场所氛围,但是这种布局仍然是一种小区的一种形式,故选项B错误。用地规模较大的居住区受到城市路网规划的条件的限制,应适当增加在城市道路两侧分布,以增加交通便利性,选项D不妥。

9、在风景名胜区规划中,以下哪项不是游客容量的计算方法?()【单选题】

A.卡口法

B.线路法

C.增长率法

D.面积法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风景名胜区的游客容量一般由一次性游客容量、日游客容量、年游客容量三个屋次表示,具体测算方法可采用线路法、卡口法、面积法、综合平衡法等。

10、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下列哪项不是绿地的主要控制指标?()【单选题】

A.城市绿地率

B.绿化覆盖率

C.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D.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城市绿地指标是反映城市绿化建设质量和数量的量化方式,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中主要控制的绿地指标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城市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不管城市社区或农村社区,都有对外、对内两种功能,其中对内功能包括( )。

A:培养社区意识
B:协调社区成员之间的关系,解决社区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维护社区生活秩序等
C:组织各种社区社会活动,实现居民的社会参与
D:施加影响使居民接受社区的规范、传统和习惯
E:一社区与外社区进行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交流与联系
答案:A,B,C,D
解析:

关于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的国家方针政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B: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这个“人”是人民群众,这个“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D:我们的发展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答案:C
解析: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这个“人”,是人民群众,这个“本”,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国、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我们的发展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下列哪类地区应当设置特勤消防站?( )

A.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B.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C.经济发达的县级市
D.重要的工矿区
答案:C
解析:
城市消防站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所有城市都应设置一级普通消防站,在现状建成区内设置一级普通消防站确有困难的区域可设置二级普通消防站;②中等及中等以上城市、经济发达的县级市和经济发达且有特勤需要的城镇应设置特勤消防站;③城市规划区内的河流、湖泊、海洋等,有水上消防需要的水域,应结合港口、码头设置水上消防站,水上消防站应有陆上基地;④特大城市、大城市宜设置航空消防站,航空消防站也应有陆上基地。

《小型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的作者是(  )。

A:威廉?H?怀特
B:扬?盖尔
C:凯文?林奇
D:简?雅各布斯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的是《小型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的作者。威廉*H*怀特在1970年对纽约的小型城市广场、公园与其他户外空间的使用情况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观察和研究,在他的著作《小型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中,描述了城市空间质量与城市活动之间的密切关系。
了解城市设计主要理论的发展过程。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