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历年真题(2021-10-28)
发布时间:2021-10-28
2021年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单选题】
A.地下水位过高会影响地基承载力
B.地下水位下降是城市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
C.潜水的补给主要依靠地下水
D.地下水变化容易诱发滑坡灾害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地下水按其成因与埋藏条件可以分三类: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其中能作为城市水源的主要是潜水和承压水。潜水基本上是地表渗水形成,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
2、关于住房建设规划的表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单选题】
A.由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
B.由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
C.由城市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审批
D.由上一级政府负责审批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关于做好住房建设规划与住房建设年度计划制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规[2008]46号),住房建设规划要按照“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做好前期调研、专题研究、规划编制等工作。住房建设规划与住房建设年度计划应在征求社会意见的基础上,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实行规划逐级上报、逐级审查制度,上级规划编制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下级规划进行审查,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监督指导。
3、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单选题】
A.居住区规模越大,住宅用地比重越低
B.居住区规模变化时,住宅用地比重恒定不变
C.居住区规模越大,住宅用地比重越高
D.住宅用地比重与居住区规模没有相关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居住区内各项用地所占比例的平衡控制指标见下表:
4、下列关于城市用地分类的表述,准确的是()。 【单选题】
A.城市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和归类
B.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城市的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
C.城市居住用地分为三个中类
D.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用地分类的部分类别,也可增设新的类别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用地应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和归类;适用于城市中设计城市的总体规划工作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居住用地分四个中类;可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但不得增设任何新的类别。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城市用地应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适用于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和其他具备条件的镇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用地统计和用地管理工作;居住用地分三个中类;可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5、下列哪项不属于城市燃气工程系统的主要内容?()【单选题】
A.石油液化气储存站
B.水煤气厂
C.输配气管网工程
D.天然气分输站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城市燃气工程系统包括3个方面:用气量预测、气源规划、输配系统规划。气源包括天然气、人工燃气、液化石油气、生物气。气源设施有天然气门站、人工煤气制气厂(炼焦制气厂、直立炉制气厂、水煤气厂)、液化石油气站(储配站、储存站、灌瓶站、气化站、混气站等)。输配系统规划包括管网、储配站、调压站、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等。
6、下列哪项不是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单选题】
A.应当以建设集约化城市和节约型社会为目标
B.应当促进城市交通机动化的发展
C.满足城市防灾减灾和应急交通建设需要
D.应当与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等相衔接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建城[2010]13号),第六条: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与区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等相衔接。第八条: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以建设集约化城市和节约型社会为目标,遵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公平、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贯彻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优化交通模式与土地使用的关系,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考虑城市应急交通建设需要,处理好长远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保障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
7、下列关于道路系统规划基本要求的表述,哪项是不准确的?()【单选题】
A.城市道路应成为划分城市各组团的分界线
B.城市道路的功能应当与毗邻道路的用地性质相协调
C.城市道路系统要有适当的道路网密度
D.城市道路系统应当有利于实现交通分流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1)满足组织城市用地的“骨架”要求(城市各级道路应成为划分城市各组团、各片区地段、各类城市用地的分界线;应成为联系城市各组团、各片区地段、各类城市用地的通道;应有利于组织城市的景观)。(2)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要求(道路的功能必须同毗邻道路的用地性质相协调;城市道路系统完整,交通均衡分布;要有适当的道路网密度和道路用地面积率;要有利于实现交通分流;要为交通组织和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应与城市对外交通有方便的联系)。(3)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4)满足城市环境的要求。
8、在城市规划的分析方法中,下列哪项不属于定量分析?()【单选题】
A.空间实体模型分析
B.模糊评价法
C.层次分析法
D.—元线性回归分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城市规划常用的分析方法有3种: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空间模型分析。定性分析包括因果分析法、比较法;定量分析包括频数和频率分析、集中量数分析、离散程度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线性规划模型、系统评价法、模糊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空间模型分析包括实体模型和概念模型,概念模型主要有几何图形法、等值线法、方格网法、图表法。
9、下列哪些项应该纳入城市黄线管理范畴?()【多选题】
A.取水构筑物
B.水厂
C.一级泵站
D.取水点
E.水源涵养地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4号)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本办法所称城市基础设施包括:(1)城市公共汽车首末站、出租汽车停车场、大型公共停车场;城市轨道交通线、站、场、车辆段、保养维修基地;城市水运码头;机场;城市交通综合换乘枢纽;城市交通广场等城市公共交通设施。(2)取水工程设施(取水点、取水构筑物及一级泵站)和水处理工程设施等城市供水设施。(3)排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垃圾转运站、垃圾码头、垃圾堆肥厂、垃圾焚烧厂、卫生填埋场(厂);环境卫生车辆停车场和修造厂;环境质量监测站等城市环境卫生设施。(4)城市气源和燃气储配站等城市供燃气设施。(5)城市热源、区域性热力站、热力线走廊等城市供热设施。(6)城市发电厂、区域变电所(站)、市区变电所(站)、高压线走廊等城市供电设施。(7)邮政局、邮政通信枢纽、邮政支局;电信局、电信支局,卫星接收站、微波站;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城市通信设施。(8)消防指挥调度中心、消防站等城市消防设施。(9)防洪堤墙、排洪沟与截洪沟、防洪闸等城市防洪设施。(10)避震疏散场地、气象预警中心等城市抗震防灾设施。(11)其他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基础设施。
10、下列哪项不是城镇化的表现?()【单选题】
A.城镇数量的增加与规模的扩大
B.城市生活方式向周边乡村区域的扩散
C.村镇环境整治
D.农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城镇化包括“有形的城镇化”和“无形的城镇化”。“有形的城镇化”包括3个方面:(1)人口的集中。包括城镇人口比重的增大、城镇密度的加大和城镇规模的扩大。(2)空间形态的改变。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城市用地功能的分化,土地景观的变化(大量建筑物、构筑物的出现)。(3)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变;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由分散的家庭到集体的街道,从个体的、自给自营到各种经济文化组织和集团。“无形的城镇化”包括3个方面:(1)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2)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为的过程;(3)农村居民逐渐脱离固有的乡土式生活态度、方式,而采取城市生活态度、方式的过程。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B.社会变迁
C.社会控制
D.社会互动
B:会减弱空间导向感
C:会增强空间静止感
D:会增强窄间运动感
B.对外公路、高速道路等交通便捷、方便可达的交叉路口
C.具有良好基础设施条件
D.靠近居住人口集中
E.远离污染源、噪音源及危险品的生产储运等用地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1-08-12
- 2022-03-08
- 2022-02-01
- 2020-05-07
- 2020-09-15
- 2022-02-21
- 2021-11-05
- 2021-04-23
- 2020-10-10
- 2021-12-08
- 2020-07-03
- 2021-05-10
- 2021-10-24
- 2022-02-09
- 2020-10-25
- 2021-09-17
- 2022-01-31
- 2021-09-30
- 2020-07-19
- 2021-11-24
- 2021-01-08
- 2021-05-21
- 2020-04-27
- 2021-09-13
- 2020-05-25
- 2021-04-14
- 2020-05-31
- 2022-02-19
- 2021-02-27
-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