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相关知识》历年真题(2021-12-02)

发布时间:2021-12-02


2021年城乡规划师《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下列哪项因素会直接影响城市建设用地的资本密度() 。【单选题】

A.住房价格

B.劳动力价格

C.土地价格

D.房地产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土地和资本是最重要的两项投入,单位土地上投入的资本量称为资本密度。资本密度越高,建筑的高度就越高。在给定总成本的情况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要根,据资本和土地的货币边际产出来决定二者的投入量。距中心区越远,土地的价格越低,单位货币能够购买的数量越多,其边际产出也就越高。

2、下列关于城市地理位置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A.中心位置有利于区域内部的联系和管理

B.门户位置有利于区域与外部的联系

C.矿业城市位于矿区的邻接位置

D.河港城市是典型的重心位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中心位置利于区域内部的联系和管理,门户位置利于区域与外部的联系,各有优势。矿业城市要求邻接矿区。河口港是最典型的门户位置。

3、按照世界城镇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当城镇化率超过50%时,城镇化速度呈现下列哪种特征() 。【单选题】

A.缓慢增长

B.均速增长

C.增速逐渐放缓

D.增速持续增加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城镇化阶段性的一般规律是:(1)第一阶段为城镇化的初级阶段,一般城镇人口低于总人口的20%左右,城镇人口增长缓慢;(2)第二阶段,城镇化进程逐渐加快,当城镇化水平为33~35%时出现持续递增的加速度,S曲线呈指数曲线攀升,一般到50%左右出现城镇化拐点,城镇化加速度开始递减,城镇化的边际成本将逐渐增大,但城镇化率还是上升的,一直持续到城镇人口超过70%以后才进一步趋缓。城镇化拐点把中期阶段细分为中前期和中后期,反映了城镇化加速度的不同;(3)第三阶段,城镇化进程缓慢上升或停滞或略有下降趋势。这种表现为一条光滑的扁S型曲线的发展趋势,当然并不是任何国家都非常显著,但大部分国家的数据基本上支持了这一结论。

4、下列哪个学派与城市社会学发展无关() 。【单选题】

A.芝加哥学派

B.奥地利学派

C.韦伯学派

D.马克思主义学派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城市社会学的系统研究起源于美国,芝加哥大学是城市社会学的发源地,以帕克为首的芝加哥学派把人类对城市的理论研究提高到了学科化的水平,经过芝加哥学派对城市理论的发展,城市社会学完成了创立阶段。后来,城市社会学又出现了人类生态学派、社区学派、结构功能学派、政治经济学派、马克思主义学派、新韦伯主义学派等,城市社会学不断获得发展。

5、与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防灾专业规划相比,城市防灾专项规划的特征是() 。【单选题】

A.规划内容更细

B.规划范围更大

C.涉及灾种更多

D.设防标准更高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编制城市防灾专项规划的目的是落实和深化总体规划的相关内容,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一般与总体规划一致。规划内容一般都比总体规划中的防灾专业规划丰富,规划深度在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还可能达到详细规划的深度。例如,在城市防洪、抗震防灾、消防等专项规划中,通常都要进行灾害风险分析评估;要考虑防灾专业队伍建设和必要的器材装备配置。

6、下列关于当代环境问题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A.环境问题从城市扩展至全球范围

B.地球生物圈出现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征兆

C.城市环境问题是贫困化造成的

D.海平面上升和海洋污染是全球性环境问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环境问题的发展从生态环境的早期破坏到近代城市环境问题再到全球范围阶段。当代环境问题阶段环境问题的特征是,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征兆,主要包括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海平面上升、海洋污染、荒漠化和水资源短缺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严重,贫困化日趋严重。环境问题的成因主要是:(1)人类自身发展膨胀;(2)人类活动过程规模巨大;(3)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变化效应;(4)人类影响的自然过程不可逆改变或者恢复缓慢。

7、城市规模难以在最佳规模上稳定下来的原因是() 。【单选题】

A.边际收益高于边际成本

B.边际收益低于边际成本

C.平均收益高于平均成本

D.平均收益低于平均成本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下图画出了城市的边际成本(MC)、边际收益(MR)、平均成本(AC)和平均收益(AR)四条曲线,有助于理解城市最佳规模与均衡规模之间的关系。图中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的点对应的城市规模为N1,是最佳城市规模;而平均成本与平均收益相等的点对应的城市规模为N2,是城市的均衡规模。城市的规模不会在最佳规模上稳定下来,因为过了N1,规模之后,平均收益仍然高于平均成本,就还会有企业或个人愿意迁入进来,直到达到了N2的规模。而过了N2:规模之后,再进来的企业或个人负担的平均成本高于其得到的平均收益,经济上是不合算的,就不会有人愿意进来了,城市规模也就稳定下来了。

8、下列关于城市“热岛效应”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A.与大量生产、生活燃烧放热有关

B.与城市建成区地面硬化率高有关

C.与空气中存在大量污染物有关

D.“热岛效应”对大气污染物浓度没有影响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通常把城市近地面温度比郊区高的现象称为“热岛效应”。“热岛”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三方面:(1)大量的生产、生活燃烧放热;(2)城市建成区大部分被建筑物和道路等被硬质材料所覆盖,植物覆盖低,从而吸热多而蒸发散热少;(3)空气中经常存在大。量的污染物,它们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和反射能力较强。这些均是造成城市温度高于周围乡村的重要条件,其温差夜间更为明显,最大可达8℃。城市热岛效应对大气污染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由于热岛效应引起了城乡间的局地环流,使四周的空气向中心辐合,尤其在夜间易导致污染物浓度的增大。

9、下列有关“渠化交通”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A.适用于交通组织复杂的异形交叉口

B.适用于交通量较大的次要路口

C.适用于城市边缘地区的交叉口

D.可以配合信号灯使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渠化交通即在道路上施画各种交通管理标线及设置交通岛,用以组织不同类型、不同方向车流分道行驶,互不干扰地通过交叉口。适用于交通量较小的次要交叉口、交通组织复杂的异形交叉口和城市边缘地区的道路交叉口。在交通量比较大的交叉口,配合信号灯组织渠化交通,有利于交叉口的交通秩序,增大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10、下列关于建筑,温和节能措施,哪些项是正确的() 。【多选题】

A.平屋顶保温层必须将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之下

B.平屋顶保温层必须将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之上

C.平屋顶保温层可将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之上或防水层之下

D.建筑隔热可采用浅色外饰面

E.利用地热是建筑节能的有效措施

正确答案:C、D、E

答案解析:平屋顶保温层有两种位置:(1)将保温层放在结构层之上,防水层之下,成为封闭的保温层,称为内置式保温层;(2)将保温层放在防水层之上,称为外置式保温层。隔热的主要手段为:(1)采用浅色光洁的外饰面;(2)采用遮阳一通风构造;3)合理利用封闭空气间层;(4)绿化植被隔热。利用太阳能、地热是建筑节能的有效措施。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城乡规划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老年人设施中养老院、老年公寓与老年人护理院配置的总床位数量,应按( )床位/百老人的指标进行计算。

A.1.0~2.0
B.1.5~3.0
C.2.5~4.0
D.3.0~5.0
答案:B
解析:
《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GB50437—2007)第3.2.1条规定,老年人设施中养老院、老年公寓与老年人护理院配置的总床位数量,应按1.5~3.0床位/百老人的指标进行计算。

在市域城镇发展布局规划体系中市域交通与基础设施协调布局要求有()

A.满足市域内城镇发展的基本要求
B.促进城乡交通便利程度
C.推进城市总体布局合理性
D.引导市域城镇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
E.发挥政府公共投资的乘数效应
答案:A,D
解析:
市域城镇发展布局规划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1)市域城镇聚落体系的确定与相应发展策略。(2)市域城镇空间规模与建设标准。(3)重点城镇的建设规模与用地控制。(4)市域交通与基础设施协调布局。一方面要满足市域内城镇发展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需要引导市域城镇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5)相邻城镇协调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市域城镇聚落体系是和周边市的发展相互联系的,存在着相互之间交叉服务的状况,另一方面市域基础设施是与大区域内的基础设施相连接的。(6)划定城市规划区。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城镇包括城区和镇区,属于镇区的是( )。

A.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包括不设区的地级市和县级市)中,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
B.市辖区中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
C.乡、民族乡人民政府驻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
D.城区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
答案:D
解析:
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包括不设区的地级市和县级市)中,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以及城市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和村民委员会地域。镇区是指在城区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

最早采用大都市区概念的国家是()

A:法国
B:美国
C:德国
D:英国
答案:B
解析:
美国是最早采用大都市区概念的国家,1980年后改称为大都市统计区,它反映的是大城市及其辐射区域在美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不断增长的客观事实。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