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公用设备师《专业基础》历年真题(2022-03-19)
发布时间:2022-03-19
2022年公用设备师《专业基础》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传递函数G1(s)、G2(s)、G3(s)、G4(s)的增益分别为K1、K2、K3、K4,其余部分相同,且K1【单选题】
A.由G1(s)代表的闭环系统
B.由G2(s)代表的闭环系统
C.由G3(s)代表的闭环系统
D.由G4(s)代表的闭环系统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幅值裕度,为曲线与负实轴交点处的频率。根据本题图中可知,又K1,因此。因为对于最小相角系统,要使闭环系统稳定,要求相角裕度γ>0,幅值裕度Kg>1,所以G1(S)代表的系统稳定。
2、湿空气的含湿量是指( )。【单选题】
A.1kg干空气中所含有的水蒸气质量
B.1干空气中所含有的水蒸气质量
C.1kg湿空气中所含有的水蒸气质量
D.1kg湿空气中所含有的干空气质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湿空气的含湿量是指1kg干空气中所含有的水蒸气质量,其定义式为:。
3、系统经一热力过程,放热9kJ,对外做功27kJ。为使其返回原状态,若对系统加热6kJ,需对系统做功( )。【单选题】
A.42kJ
B.27kJ
C.30kJ
D.12kJ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由热力学第一定律Q=W+ΔU列出过程方程:-9=27+ΔU,解得ΔU=-36kJ;为使其返回原状态,逆过程需满足ΔU=36kJ,当对系统加热6kJ时,计算得出需对系统做功W=36-6=30kJ。
4、采用稳态平板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时,依据的是无限大平板的一维稳态导热问题的解。已知测得材料两侧的温度分别是60℃和30℃,通过材料的热流量为1W。若被测材料的厚度为30mm,面积为0.02㎡,则该材料的导热系数为( )。【单选题】
A.5.0W/(m·K)
B.0.5W/(m·K)
C.0.05W/(m·K)
D.1.0W/(m·K)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据一维平壁稳态导热公式
5、在环流中,以下哪项作无旋流动?( )【单选题】
A.原点
B.除原点外的所有质点
C.边界点
D.所有质点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由环流流场性质可知,在环流中,原点为奇点,除原点外的所有质点的旋转角速度都为0,均作无旋流动。
6、根据开环传递函数的对数坐标图判断其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单选题】
A.系统稳定,增益裕量为a
B.系统稳定,增益裕量为b
C.系统不稳定,负增益裕量为a
D.系统不稳定,负增益裕量为b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如题35解图所示。题35解图 频率特性根据解析图可知,,在数坐标图(伯德图)中,相角裕度表现为L(ωc)=0dB处的相角φ(ωc)与﹣180。水平线之间的角度差γ。对于题中所示的稳定系统,其对数幅值裕度h>0dB,相角裕度为正值,即γ>0。因此解析图中,幅值裕度(增益裕度)为b>0,相角裕度为a>0,该系统稳定。
7、如图所示,由冷、热两个表面构成的夹层中是流体且无内热源。如果端面绝热,则达到稳态时,传热量最少的放置方式是( )。【单选题】
A.第一种
B.第二种
C.第三种
D.第四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中第一种方式冷面在下,热面在上,不能构成自然对流,是纯导热;第二种情况下会形成自然对流,是导热和对流两种换热方式混合作用;第三四中情况冷热流体间会形成冷热环流,均比第一种纯导热换热能力强,所以,第一种情况的传热量最少。
8、能量和动量的传递都是和对流与扩散相关的,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类似。可以采用雷诺比拟来建立湍流受迫对流时能量传递与动量传递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通常表示为( )。【单选题】
A.雷诺数Re与摩擦系数cf的关系
B.斯坦登数St与摩擦系数cf的关系
C.努塞尔数Nu与摩擦系数cf的关系
D.格拉晓夫数Gr与cf的关系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平板对流换热时的修正雷诺比拟式为:,式中斯坦登数;当Pr=1时,即可得到雷诺比拟式。故雷诺比拟反映的是斯坦登数St与摩擦系数cf的关系。
9、在舒适性空调中,送风通常为贴附射流,贴附射流的贴附长度主要取决于( )。【单选题】
A.雷诺数
B.欧拉数
C.阿基米德数
D.弗诺得数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阿基米德数表征浮力与惯性力的比值,用以判别因密度差造成的流体运动。当送风口贴近顶棚,贴附长度与阿基米德数Ar有关,Ar数为:。
10、尖底、滚子和平底从动件凸轮受力情况从优至劣排列的正确次序为( )。【单选题】
A.滚子、平底、尖底
B.尖底、滚子、平底
C.平底、尖底、滚子
D.平底、滚子、尖底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尖底与凸轮是点接触,磨损快;滚子和凸轮轮廓之间为滚动摩擦,耐磨损;平底从动件的平底与凸轮轮廓表面接触,受力情况最优。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公用设备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B. 宏观作用力
C. 系统内部特征参数
D. 系统外部作用力
B.可测量瞬时流量
C.仪表常数应根据被测介质的黏度加以修正
D.上下游必须有足够的直管段长度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2-02-17
- 2021-07-02
- 2022-02-08
- 2020-10-13
- 2020-06-22
- 2020-12-22
- 2020-08-27
- 2021-10-16
- 2020-08-06
- 2021-10-08
- 2021-10-27
- 2020-08-03
- 2021-03-02
- 2021-08-26
- 2021-03-26
- 2021-05-16
- 2020-09-23
- 2022-02-01
- 2020-09-08
- 2020-08-03
- 2021-06-16
- 2021-06-02
- 2020-12-22
- 2020-10-16
- 2021-03-27
- 2020-08-23
- 2022-01-29
- 2020-11-13
- 2020-12-13
- 20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