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用设备师《专业基础》历年真题(2021-09-06)
发布时间:2021-09-06
2021年公用设备师《专业基础》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已知平面无旋流动的速度势为φ=2xy,则流函数为( )。【单选题】
A.
B.
C.
D.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由势函数、流函数的关系可知:,将其代入流函数全微分定义式,可得。
2、流体流过节流孔板时,管道近壁面的流体静压在孔板的哪个区域达到最大?( )【单选题】
A.进口处
B.进口前一定距离处
C.出口处
D.出口后一定距离处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流体在节流孔板前,由于受到阻碍作用,流速下降,部分动压能转换静压能,在孔板前静压P1稍有增加,达到了最大;流经孔板时的束流作用,使流体流速增加,使部分静压能转换成动压能,又因为孔板阻力损失,导致流经孔板后静压P2稍有减小。
3、以温度为对象的恒温系统数学模型:,其中θc为系统的给定,θf为干扰,则( )。【单选题】
A.T为放大系数,K为调节系数
B.T为时间系数,K为调节系数
C.T为时间系数,K为放大系数
D.T为调节系数,K为放大系数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恒温系统数学模型:。式中,T为恒室温的时间系数;K为恒室温的放大系数。
4、已知如图所示的两容器,中间用阀门连接,若关小阀门,那么管道流量变化是( )。【单选题】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不确定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由于阀门开度变小,两容器间压力差减小,流体流动驱动力减小,故流量变小。
5、朗肯循环提高效率现实中不容易实现的是( )。【单选题】
A.提高蒸汽进气温度
B.提高蒸汽吸气压力
C.降低凝气温度
D.减少散热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如下措施可以提高朗肯循环的效率:①提高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与温度;②降低排汽压力;③减少排烟、散热损失;④提高锅炉、汽轮机内效率(改进设计)。乏汽的凝气温度受自然环境影响以及凝汽器真空度的影响,因此在现实操作中不可能将乏汽的凝气温度降低到自然环境温度以下。
6、一小铜球,直径为12mm,导热系数为26W/(m·K),密度为8600kg/,比热容为343J/(kg·K),对流传热系数为48W/(㎡·K),初始温度为15℃,放入75℃的热空气中,小球温度到70℃需要的时间为( )。【单选题】
A.915s
B.305s
C.102s
D.50s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由于,可以利用集中参数法。应用集中参数法列式为:,求得时间为:。
7、下列物质的导热系数,排列正确的是( )。【单选题】
A.铝<钢铁<混凝土<木材
B.木材<钢铁<铝<混凝土
C.木材<钢铁<混凝土<铝
D.木材<混凝土<钢铁<铝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由物质导热系数的机理,可知各种物质导热系数一般为λ金>λ液>λ气;金属导热系数一般为12~418W/(m·℃),液体导热系数一般为12~418W/(m·℃),气体导热系数为0.006~0.6W/(m·℃)。可知金属的导热系数要大于混凝土和木材,而钢铁和铝两种金属比较,铝的导热系数更大一些。
8、某两层楼的供暖立管,管段1、2的直径均为20mm,∑ζ均为20,λ=0.02,l1=20m,l2=10m,干管中流量Q=1.5×/s,则Q1、Q2分别为( )/s。【单选题】
A.
B.
C.
D.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由于两管路并联,所以有S1Q1=S2Q2,又,且Q1+Q2=Q=0.0015,联立即可解得:。
9、管道长度不变,管中流动为紊流光滑区,,允许的水头损失不变,当直径变为原来的1.5倍时,若不计局部损失,流量将变为原来的( )。【单选题】
A.2.25倍
B.3.01倍
C.3.88倍
D.5.82倍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将已知条件,联立可得:,解得。
10、饱和湿空气的露点温度td、湿球温度tw及干球温度t之间的关系为( )。【单选题】
A.
B.
C.
D.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露点温度是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湿球温度是定焓冷却至饱和湿空气时的温度,故饱和湿空气的三种温度值是相同的;未饱和湿空气三者的关系为: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露点温度。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公用设备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B. 温度、表压力、比容、内能、焓、熵、热量等
C. 温度、绝对压力、比容、内能、焓、熵等
D. 温度、绝对压力、比热容、内能、功等
B.“右移-减法”操作
C.“左移-减法”操作
D.“左移-加法”操作
B.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换热器时,当其中一台停止运行时,其余换热器应满足70%系统负荷的需求
C.换热器为汽一水加热时,当热负荷较小,可采用汽一水混合加热装置
D.采用汽水换热器和热水换热器两级串联时,水一水换热器排出的凝结水温度不宜超过80℃
B、 主存储器的地址码或外围设备码
C、 控制信息
D、 计算机的系统命令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0-12-06
- 2021-07-25
- 2021-01-28
- 2020-10-04
- 2020-10-05
- 2021-08-12
- 2020-08-12
- 2020-11-26
- 2020-11-30
- 2020-10-03
- 2020-11-14
- 2020-11-02
- 2020-12-14
- 2021-06-17
- 2021-03-28
- 2020-07-11
- 2021-01-14
- 2020-08-13
- 2021-06-29
- 2020-07-20
- 2021-04-23
- 2021-05-04
- 2021-06-28
- 2020-10-19
- 2021-03-23
- 2021-09-14
- 2021-05-17
- 2020-09-02
- 2021-01-06
- 2021-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