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用设备师《专业基础》历年真题(2020-12-07)
发布时间:2020-12-07
2020年公用设备师《专业基础》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精密度反映了哪种误差的影响?( )【单选题】
A.随机误差
B.系统误差
C.过失误差
D.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精密度是指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测量值重复一致的程度,精密度反映随机误差对测量值的影响程度;准确度反映系统误差对测量值的影响程度;精确度反映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对测量值的影响程度。
2、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的动态过程为( )。【单选题】
A.直线上升
B.振荡衰减,最后趋于终值
C.直线下降
D.按指数规律趋于终值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当系统输入信号为单位阶跃函数,系统输出就是单位阶跃响应,如图4-3-1所示,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的动态过程为一条由0开始,按指数规律单调上升,且最终趋于终值1的曲线。响应曲线也是具有非震荡特征,又称非周期响应。图4-3-1 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3、测量的极限误差是其标准误差的( )。【单选题】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在计算综合误差时,经常采用极限误差来合成。只要测量次数足够多,就可以认为极限误差为,即测量的极限误差是其标准误差的3倍。
4、图示某主动斜齿轮受力简图中正确的是( )。【单选题】
A.
B.
C.
D.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圆周力Ft的方向,在主动轮上与转动方向相反;轴向力的方向取决于齿轮的回转方向和轮齿的螺旋方向,可按“主动轮左、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本题难点在于判断斜齿轮为左旋还是右旋,判别方法:将齿轮轴线垂直放置,轮齿自左至右上升者为右旋,反之为左旋。主动轮为左(右)旋时,左(右)手按转动方向握轴,以四指弯曲方向表示主动轴的回转方向,伸直大拇指,其指向即为主动轮上轴向力的方向。图6-7-1
5、相对于滚动轴承来说,下列中不是滑动轴承优点的是( )。【单选题】
A.径向尺寸小
B.有在腐蚀的环境中工作的能力
C.对轴的材料和热处理要求不高
D.能做成剖分的结构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滚动轴承径向尺寸较大,抗冲击和耐腐蚀能力较弱,不需要用有色金属,对轴的材料和热处理要求也不高;滑动轴承运转平稳可靠,径向尺寸小,承载能力大,抗冲击能力强,能获得很高的旋转精度,可实现液体润滑以及能在较恶劣的条件下工作。
6、在同一开式管路中,单独使用第一台水泵,其流量Q=30/h,扬程H=30.8m;单独使用第二台水泵时,其流量Q=40/h,扬程H=39.2m;如单独使用第三台泵,测得其扬程H=50.0m,则其流量为( )。【单选题】
A.45/h
B.47/h
C.50/h
D.52/h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通常泵或风机与一定的管路相连,流体在管路中消耗的能量,用于补偿压差、高差和阻力。由能量守恒方程H=H0+SQ2,式中,H1为管路系统两端压差及高差;SQ2为管路的流动阻力,S为阻抗,Q为流量;H为消耗的能量,即水泵压头。代入所给已知条件计算得:30.8=H0+S·900(式①)39.2=H0+S·1600(式②)联立①、②求解,得H0=20,S=0.012,再利用已知:50=20+0.012Q,得Q=50/h。
7、纯金属的热导率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单选题】
A.不变
B.上升
C.下降
D.先上升然后下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对于大多数纯金属,热导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对于大部分合金,热导率则随温度升高而上升。如题11解图所示。题11解图 热导率随温度变化关系
8、零件受到的变应力是由下列哪项产生的?( )【单选题】
A.静荷载
B.变荷载
C.静荷载或变荷载
D.荷载系数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静应力只能在静荷载作用下产生;变应力可能由变荷载作用产生,也可能由静荷载作用产生。
9、空气的绝热指数k=1.4,气体常数R=287J/(kg·K),则空气绝热流动时(无摩擦损失),两个断面流速ν1、ν2与绝对温度T1、T2的关系为( )。【单选题】
A.
B.
C.
D.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利用等熵过程能量方程:,流经两个断面有方程:;代入已知数据可得:。
10、某闭口系统吸热100kJ,膨胀做功30kJ,同时由摩擦而耗功15kJ为系统内吸收,则该系统的内能变化为( )。【单选题】
A.85kJ
B.70kJ
C.55kJ
D.45kJ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闭口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Q=ΔU+W。系统吸热,内能增加,系统放热,内能减少;系统对外做功,内能减少,外界对系统做功,内能增加。本题中,内能为:ΔU=Q-W=100+15-30=85(kJ)。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公用设备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B.晶体管
C.集成电路
D.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B.-(m+n)
C.n-m
D.m-n



B.

C.

D.


B 2-甲基丙烯与浓硫酸反应
C 2-甲基丙烯与次氯酸反应
D 2-甲基丙烯在有过氧化物存在下与溴化氢反应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1-04-23
- 2021-08-19
- 2021-09-01
- 2021-04-05
- 2020-08-13
- 2021-02-21
- 2021-08-20
- 2021-03-30
- 2020-10-27
- 2020-09-22
- 2021-07-12
- 2020-08-31
- 2021-07-20
- 2020-11-19
- 2021-03-12
- 2021-06-19
- 2021-09-05
- 2021-05-03
- 2020-07-27
- 2021-01-24
- 2021-04-01
- 2020-10-09
- 2020-09-02
- 2021-08-05
- 2020-07-25
- 2021-05-16
- 2021-02-16
- 2021-01-21
- 2020-12-13
- 2021-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