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公用设备师《给水排水》模拟试题(2022-01-11)

发布时间:2022-01-11


2022年公用设备师《给水排水》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流层间黏性切应力符合的流体为(  )流体。【单选题】

A.理想

B.不可压缩

C.牛顿

D.非牛顿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公式为牛顿内摩擦定律的表达式,满足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是牛顿流体。

2、延时曝气法进行低浓度污水处理是利用处于(  )的微生物。【单选题】

A.缓慢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老期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如果利用对数期的微生物,整体处理效果并不好,因为微生物繁殖很快,活力很强大,不易凝聚和沉淀。并且对数期需要充分的食料,污水中的有机物须有较高的浓度,难以得到较好的出水。稳定期的污泥代谢活性和絮凝沉降性能均较好,该期常用于污水处理。衰亡期的微生物用于延时曝气、污泥消化等。衰老期外界营养缺乏,微生物主要进行内源呼吸。

3、利用无机碳和光能生长的微生物,营养类型属于(  )。【单选题】

A.光能自养型

B.光能异养型

C.化能自养型

D.化能异养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微生物需要的主要营养元素即能源和碳源的不同而划分的类型,包括光能自养、化能自养、 光能异养和化能异养四种营养类型。其中,光能自养型以光为能源,为唯一或主要碳源,通过光合作用来合成细胞所需的有机物质,如蓝藻。

4、如图所示,虹吸管路系统,如果需要进行流量调节,最合理的安装阀门的位置是(  )。【单选题】

A.1点

B.2点

C.3点

D.4点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只有加在4点可以避免系统真空度的加大。

5、两观测井A、B相距1000m,水位差为1m,含水层渗透系数K为5.0m/ d,孔隙率为n=0.2,请问A、B之间地下水的实际平均流速是(  )m/ d。【单选题】

A.0.005

B.0.001

C.0.02

D.0.02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先根据达西公式V=KI,计算出渗流流速V,其中K为渗透系数,I为水力梯度, 再根据v=V/n求出实际的平均流速v,则v= ( 5×1/1000 ) /0.2=0.025。

6、自由出流长型宽顶堰的堰顶水深h与临界水深的关系为(  )。【单选题】

A.

B.

C.

D.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自由出流长型宽顶堰的堰顶流态为急流,水深小于临界水深。

7、离心泵调速运行的理论依据是(  )。【单选题】

A.比例律

B.切削律

C.几何相似条件

D.运动相似条件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调速运行是指泵在可调速的电机驱动下运行,通过改变转速来改变泵装置的工况点。其大大地扩展了离心泵的有效工作范围,是泵站运行中十分合理的调节方式。泵叶轮的相似定律是基于几何相似和运动相似的基础上的,凡是两台泵能满足几何相似和运动相似的条件,称为工况相似泵。叶轮相似定律用于同一台水泵,可简化为比例律,比例律是解决水泵调速运行问题的理论依据。

8、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单选题】

A.水平距离、水平角及高程

B.高差、高程及坐标

C.高程、水平角和坐标

D.坐标、水平距离和高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

9、折引特性曲线上各点的纵坐标表示水泵用于何处所需的能量?(  )【单选题】

A.把水提到泵的扬程(H)高度上

B.把水提升到泵的静扬程()高度上

C.改变水的动能和位能

D.克服管道水头损失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水泵性能曲线Q~H上减去相应流量下的水头损失∑h,得到水泵折引特性曲线(Q~H)′,此曲线上各点的纵坐标值表示水泵在扣除了管路中相应流量下的水头损失后,尚剩余的能量,此能量仅用来改变液体的位能,即它把水提升到高度上去。

10、当三形薄壁堰的作用水头增加6%后,流量将增加(  )。【单选题】

A.10%

B.13%

C.15%

D.21 %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公用设备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明渠由急流到缓流发生( )。

A.跌水
B.降水
C.水跃
D.水跌
答案:B
解析:
这是明渠流基本概念。




A、频率发生改变
B、幅度发生改变
C、平均值升高
D、平均值降低
答案:D
解析:



无机化合物类的制冷剂的简写符号中,“R”后的第一位数字为( )。

A.1
B.2
C.7
D.5
答案:C
解析:

某建筑外墙的面积为12m2,室内气体与内墙表面的对流传热系数为8W/(m2·K),外表面与室外环境的复合传热系数为23W/(m2·K),墙壁的厚度为0.48m,导热系数为0.75W/(m2·K),则总传热系数为(  )。

A. 1.24W/(m2·K)
B. 0.81W/(m2·K)
C. 2.48W/(m2·K)
D. 0.162W/(m2·K)
答案:A
解析:
由总传热系数与各部分传热系数关系可得,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