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公用设备师《动力工程》历年真题(2020-06-16)
发布时间:2020-06-16
2020年公用设备师《动力工程》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下列物质的导热系数,排列正确的是( )。【单选题】
A.铝<钢铁<混凝土<木材
B.木材<钢铁<铝<混凝土
C.木材<钢铁<混凝土<铝
D.木材<混凝土<钢铁<铝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由物质导热系数的机理,可知各种物质导热系数一般为λ金>λ液>λ气;金属导热系数一般为12~418W/(m·℃),液体导热系数一般为12~418W/(m·℃),气体导热系数为0.006~0.6W/(m·℃)。可知金属的导热系数要大于混凝土和木材,而钢铁和铝两种金属比较,铝的导热系数更大一些。
2、理想气体初态,终态,则多变指数为( )。【单选题】
A.1.46
B.1.35
C.1.25
D.1.1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由多变过程多变指数计算公式,得,所以多变指数n的计算为,代入数据得多变指数n=1.46。
3、压强差Δp、速度v、密度ρ的无量纲数是( )。【单选题】
A.
B.
C.
D.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与p的量纲相同,可以由全压各项量纲联合来推导;本题也可以通过代入单位运算,相消得无量纲(量纲为1)即可。
4、流体流过节流孔板时,管道近壁面的流体静压在孔板的哪个区域达到最大?( )【单选题】
A.进口处
B.进口前一定距离处
C.出口处
D.出口后一定距离处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流体在节流孔板前,由于受到阻碍作用,流速下降,部分动压能转换静压能,在孔板前静压P1稍有增加,达到了最大;流经孔板时的束流作用,使流体流速增加,使部分静压能转换成动压能,又因为孔板阻力损失,导致流经孔板后静压P2稍有减小。
5、单层圆柱体内径一维径向稳态导热过程中无内热源,物性参数为常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φ导热量为常数
B.φ为半径的函数
C.(热流量)为常数
D.只是l的函数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单位管长的热流密度为:,热流量为:,根据题意,圆柱内外径已知,长度不确定,则单位长度热流量为常数,而导热量φ为长度l的函数。
6、完成一个热力过程后满足下述哪个条件时,过程可逆( )。【单选题】
A.沿原路径逆向进行,系统和环境都恢复初态而不留下任何影响
B.沿原路径逆向进行,中间可以存在温差和压差,系统和环境都恢复初态
C.只要过程反向进行,系统和环境都恢复初态而不留下任何影响
D.任意方向进行过程,系统和环境都恢复初态而不留下任何影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可逆过程是指如果系统完成某一热力过程后,如果有可能使工质沿相同的路径逆行而回复到原来状态,并使相互作用中所涉及的外界全部都恢复到原来状态,而不留下任何改变的过程。
7、蒸汽制冷循环中,若要提高制冷系数,则采用哪项措施?( )【单选题】
A.提高冷凝温度
B.提高过冷度
C.降低蒸发温度
D.增大压缩机功率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影响制冷系数的主要因素为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AC两项,提高冷凝温度和降低蒸发温度都会减小制冷系数;B项,如果工质冷凝后继续冷却成为未饱和液,可以增大制冷量,提高过冷度,可使制冷系数有所增大;D项,增大压缩机功率与制冷系数无关。
8、内能是储存于系统物质内部的能量,有多种形式,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内能?( )【单选题】
A.分子热运动能
B.在重力场中的高度势能
C.分子相互作用势能
D.原子核内部原子能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系统物质的能量包括宏观机械能和微观机械能。内能属于物质微观能量,包括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化学能和核内原子能;外部宏观机械能包括物质的宏观动能和宏观势能。重力场的高度势能属于是外部能。
9、当一对渐开线齿轮制成后,两轮的实际安装中心距比理论计算略有增大,而角速度比仍保持不变,其原因是( )。【单选题】
A.压力角不变
B.啮合角不变
C.节圆半径不变
D.基圆半径不变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角速度与基圆半径成反比:。加工、装配误差的存在使两轮的实际安装中心距会比理论计算略有增大,但两基圆半径不会改变,因此,角速度比保持不变。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符合建筑工程分包单位分包条件的是( )。【单选题】
A.总包单位授权的各类工程
B.符合相应资质条件的工程
C.符合相应资质条件的工程签订分包合同并经建设单位认可的工程
D.符合C条全部要求的主体结构工程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施工总承包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公用设备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B.Q
C.05Q
D.2Q
B.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反偏置
C.发射结处于反偏置,集电结处于正偏置
D.发射结处于正偏置,集电结处于反偏置
B. 丁醛
C. 甲酸甲酯
D. 乙酸乙酯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1-01-10
- 2021-02-28
- 2020-07-14
- 2021-09-01
- 2020-07-12
- 2020-06-30
- 2021-08-15
- 2020-10-14
- 2021-02-15
- 2021-08-21
- 2021-04-21
- 2020-08-01
- 2020-11-23
- 2020-08-29
- 2021-01-26
- 2020-11-30
- 2021-06-30
- 2021-08-30
- 2020-09-17
- 2021-07-13
- 2020-06-14
- 2021-07-30
- 2021-03-27
- 2021-08-24
- 2021-08-07
- 2020-07-09
- 2020-12-09
- 2021-07-12
- 2020-10-23
- 202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