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历年真题(2022-05-12)

发布时间:2022-05-12


2022年环保工程师《基础知识》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历年真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十进制数字32的BCD码为:【单选题】

A.00110010

B.00100000

C.100000

D.0010001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BCD码是用二进制数表示的十进制数,属于无权码,此题的BCD码是用四位二进制数表示的。

2、图示构架由AC、BD、CE三杆组成,A、B、C、D处为铰接,E处光滑接触。已知:=2KN,θ=45°,杆及轮重均不计,则E处约束力的方向与x轴正向所成 的夹角为:【单选题】

A.0°

B.45°

C.90°

D.22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E处为光滑接触面约束,根据约束的性质,约束力应垂直于支撑面,指向被约束物体。

3、沿程水头损失/【单选题】

A.与流程长度成正比,与壁面切应力和水力半径成反比

B.与流程长度和壁面切应力成正比,与水力半径成反比

C.与水力半径成正比,与流程长度和壁面切应力成反比

D.与壁面切应力成正比,与流程长度和水力半径成反比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由均匀流基本方程知沿程损失

4、气体做等压膨胀,则:【单选题】

A.温度升高,气体对外做正功

B.温度升高,气体对外做负功

C.温度降低,气体对外做正功

D.温度降低,气体对外做负功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画等压膨胀p-v图,由图知故气体对外做正功。 由等温线知温度升高。

5、z=z(x,y)设是由方程xz — xy + ln(xyz) = 0所确定的可微函数,则【单选题】

A.

B.

C.

D.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F(x,y,z)= xz — xy + ln(xyz)

6、图示一水平放置的恒定变直径圆管流,不计水头损失,取两个截面标记为1和2,当时,则两截面形心压强关系是:【单选题】

A.

B.

C.

D.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7、微分方程满足y(1)=e的特解是:【单选题】

A.y=ex

B.

C.

D.y = lnx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8、悬臂梁的弯矩如图所示,根据梁的弯矩图,梁上的载荷F、m的值应是:【单选题】

A.F=6kN,m = 10kN ? m

B.F=6kN,m = 6kN ? m

C.F=4kN,m = 4kN ? m

D.F=4kN,m = 6kN ? m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弯矩图中B截面的突变值为10kN ? m,故m = 10kN ? m。

9、在饱和溶液中,加人利用同离子效应使的溶解度降低,体 系中的变化是:【单选题】

A.不变

B.不能确定

答案解析:

10、质量为m,长为2l的均质杆初始位于水平位置,如图所示。A端脱落后,杆绕轴B转动,当杆转到铅垂位置时,AB杆B处的约束力大小为:【单选题】

A.

B.

C.

D.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环保工程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离心式泵或风机的基本方程即欧拉方程建立过程中基本假设不包括哪项内容( )。
A 叶轮为无限个无厚度叶片
B 流速与叶片弯曲方向相同
C 理想流体
D 同一圆周上速度逐渐变大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对明渠非均匀流。断面单位能量随水深的变化规律。根据e=



的定义,可以看出以临界水深为界,当大于临界水深时,断面单位能量随水深增加而增加;在小于临界水深时,断面单位能量随水深增加而减小。
[解题关键] 首先要熟练掌握,断面单位能量的涵义,因为它是针对断面最低点的单位重力能量,与断面单位重力机械能不同,可以沿程减小、增加和不变。将


26号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构型为:

A.3d54s2
B.3d64s2
C.3d6
D.4s2
答案:B
解析:
26号元素为Fe元素,为副族元素。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其价电子构型为3d64s2。

绳子的一端绕在滑轮上,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的物块B相连,若物块B的运动方程为x=kt2,其中,k为常数,轮子半径为R。则轮缘上A点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答案:D
解析:
提示 轮缘点A的速度与物块B的速度相同;轮缘点A的切向加速度与物块B的加速度相同,即

关于空气中的微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微生物数量较多,而且可以长期存在
B.城市上空的微生物比农村少
C.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地面、水面、动物体表、排泄物等
D.—般情况,有植被的地表上空微生物比无植被的地表上空多
答案:C
解析:
提示 城市上空的微生物密度比农村大,陆地上空的比海洋上空的大,室内的比室外的大,无植被地表上空的比有植被地表上空的大,尘埃多的空气微生物数量也多。空气中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地面尘土、水面、动物体表、呼吸道分泌物或排泄物等,在空气中只是暂时停留。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