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岩土工程师考场规则,可以带计算器吗!

发布时间:2020-02-16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是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证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注册证书》,从事岩土工程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基础或专业考试的人员,须分别在1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那么岩土工程师考试可以带计算工具进考场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岩土工程师 《专业考试》为开卷考试,允许考生携带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各种专业规范和参考书;参考资料自行准备,《基础考试》为闭卷考试,统一发《考试手册》,考后收回。不可带离考室,考生应考试时,可携带计算器(无声、无存储编辑功能)、三角板、钢笔或圆珠笔(黑色或蓝色)、2B铅笔、橡皮。日常考试工具,可以用试卷作草稿纸。

岩土工程师考试注意事项如下:

(一)应试人员须持本人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进入考场。必须用本人证件

(二)应试人员参加考试时应携带2B铅笔、黑色墨水笔、三角板、橡皮以及无声无文本编程功能的计算器,计算器可作为工具带入考场,并严格按照试卷封面的应试人员注意事项进行作答。草稿纸由各考场统一配发,考后收回。各专业的基础考试为闭卷考试,基础考试为闭卷,禁止考生携带任何参考资料;各专业的专业考试为开卷考试,专业考试为开卷,允许考生携带专业考试指定目录中的规范、标准、规程、技术(设计)手册等正规出版社出版的资料。即专业考试可以带上教材,放心抄书。

(三)除规定可携带的物品,2B铅笔、黑色墨水笔、三角板、橡皮以及无声无文本编程功能的计算器外,严禁将各种电子、通信、计算、存储(包括带有通讯和存储功能的手表)设备、与考试相关的资料等物品带至座位,否则按违纪处理。发现违规,直接取消考试资格,本次考试结束后,将采用技术手段甄别雷同试卷,被甄别为雷同答卷的考试答卷,抄同学的方法不可行,会被甄别出来,将依据《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第31号令),视具体情形按照规定做出相应处理,同时向所在单位通报。所以,大家谨记,一定要遵守考场记录,不然后果重大。

(四)应试人员应考时要认真阅读考试须知,按照要求准确、完整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试卷代码等信息,否则按0分处理。相信不会有忘记写名字的人了。

(五)由于客观题阅卷工作采用分数处理自动化系统,没有人工登分、核分过程,除了缺考、违纪、零分等特殊情况外,缺考、违纪的自己心里还是有数的,原则上不接受考生查分申请。除成绩零分,一般不受理查分申请

岩土工程师的基础考试分上、下午两段,各4个小时,专业考试分为2天,第一天为专业知识考试,第二天为专业案例考试,考试时间每天上、下午各3小时。题量大,考试时间长,所以同学们在考试之前一定要准备充分。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岩土工程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分节制作的桩应保证桩头的质量,满足桩身承受轴力、弯矩和剪力的要求,接桩的方法有()等。
A.静压法 B.钢板角钢焊接 C.法兰盘螺栓 D.机械快速连接

答案:B,C,D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7. 3. 1条规定,桩的连接方法有焊接、法兰接或机械快速连接(螺纹式、啮合式)。A项,静压法是桩的打入方法。

以下关于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设计特征周期与所在地的建筑场地类别有关
B.设计特征周期与地震震中距的远近有关
C.不同的设计特征周期会影响到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直线上升段和水平段
D.对于结构自振周期大于设计特征周期的建筑物来说,设计特征周期越大,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就越大
答案:A,B
解析:
设计特征周期可根据场地类别、地震震级和震中距确定。设计特征周期对直线上升段没有影响。Fek=α1×Geq,而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α1应根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

吉林省松原市某民用建筑场地地质资料如下:
① 0~5 m粉土,fak=150 kPa,vs1=180 m/s;
② 5~12 m中砂土,fak=200 kPa,vs2=240 m/s;
③ 12~24 m粗砂土,fak=230 kPa,vs3=310 m/s;
④ 24~45 m硬塑黏土,fak=260 kPa,vs4=300 m/s;
⑤45~60 m的泥岩,fak=500 kPa,vsm=520 m/s。
建筑物采用浅基础,埋深2.0 m,地下水位2.0 m,阻尼比为0.05,自震周期为1.8s,该建筑进行抗震设计时:
② 进行第二阶段设计时地震影响系数应取( )。

A 0.15
B 0.20
C 0.23
D 0.25
答案:C
解析:
① 判断场地类型。
d0v=45 m,d0=20 m
查表4.1.6,场地类别为Ⅱ类。
② αmax与Tg。
查附录A第A.0.6条,松原市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第一阶段设计(多遇地震条件下)
αmax=0.16,Tg=0.35 S
第二阶段设计(罕遇地震条件下)
αmax=0.90,Tg=0.35+0.05=0.40 S
③ 计算地震影响系数
第一阶段设计(多遇地震条件下)
曲线在直线下降段
α=[0.20.9-0.02(T-5Tg)]αmax=[0.20.9-0.02×(1.8-5×0.35)]×
0.16=0.037≈0.04
第二阶段设计(罕遇地震条件下)

Tg<T<5Tg
曲线在曲线下降段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