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报考时单位与注册时单位不一样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1-11-22


二级建造师报考时单位与注册时单位不一样怎么办?


最佳答案

1、二建之前报考时填写的公司与考试后申请初始注册的公司不一样,是可以的。不会影响初始注册的。
2、注册时所需的资料不需要以前的公司的,能用现在的公司的资料拿上去提交,就能通过初始注册审核的。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二级建造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下列关于评标委员会的组成和工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评标委员会人数为5人以上的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少于三分之二
B.评标人员名单在评标报告完成前保密
C.评标委员会不能要求投标人澄清问题
D.评标委员会不能否决所有的投标
答案:A
解析:
2019版教材P78页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其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5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评标委员会成员的名单在中标结果确定前应当保密。评标委员会可以要求投标人对投标文件含义不明确的内容作必要的澄清和说明,但是澄清和说明不得超出投标文件的范围或者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内容。评标委员会经评审,认为所有投标都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可以否决所有投标。

关于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应急预案编制应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B.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C.应急预案的管理不包括应急预案的奖惩
D.应急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备
E.生产经营单位应每一年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答案:A,B,D
解析: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洞口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问题:1.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哪些基本原则?2.改正施工组织设计中第二条的错误做法。3.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4.左线隧道按长度划分属于哪一种?从隧道进出口标高分析,该隧道设计中宜采用哪种形式的纵坡?分别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还应有:早喷锚、勤测量、少扰动、早支护。2.(1)应进洞之前先作洞口工程。(2)支护至开挖面的距离不大于4m。3.不良地质情况有:向斜构造、煤层。危害有:瓦斯爆炸、塌方。4.(1)属于中隧道。因为隧道长度为780m。(2)该隧道宜采用人字坡。从隧道进出口的标高分析,考虑隧道排水,不会是单向坡或平坡。

1.新奥法的基本原则为:“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在软弱围岩地段施工时,应按照“短进尺、弱爆破、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的原则稳步前进。可见综合考虑,应补充“早喷锚、勤测量、少扰动、早支护”这几个原则。

[解答分析]这是隧道开挖新奥法和软弱危岩施工基本原则的题,考察考生对新奥法和软弱危岩施工基本原则的掌握。根据背景资料,针对该隧道围岩软弱地段,并且采用新奥法施工,可见既要遵循“新奥法”的基本原则,又要遵循“软弱围岩地段施工”的原则。2.隧道工程衬砌的安全要点中第一条根据隧道开挖的设计要求及时进行衬砌或压浆,特别是洞口的衬砌必须尽早施工,不良地质地段的洞口必须首先完成。可见本案这种有不良地质的状况下要进洞前要先做洞口,防止洞口垮塌。隧道施工支护的安全技术要点第二条规定,洞内支护,宜随挖随支护,支护至开挖面的距离一般不得超过4m。本案例中拟定距离10m是错误的。

[解答分析]本题是考查隧道安全要点的题。3.根据背景资料的描述,“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可见可以推断的不良地质情况有:向斜构造和煤层。并且推断出可能潜在瓦斯爆炸的危害。又根据围岩级别,推断出可能的危害还有塌方。

[解答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隧洞不良地质的种类以及可见可能产生的潜在危害。4.中隧道的长度范围为1000m>L>500m,本案例中隧道长度为780m,故为中隧道。由于隧道进出口标高均为240.0m,为保证隧道洞内排水,该隧道内部道路坡面应设置成中间高、两边低的人字坡,而不会是单向坡或平坡。

[解答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隧道按长度分类依据以及排水设施设置的要求。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