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练习:2021年专升本考试语文模拟题(八)
发布时间:2020-09-19
最近,有小伙伴在询问在备考专升本考试时,语文科目该如何学习。相比其他科目,语文科目备考更容易一些,教材学习配合适当的试题练习就可以达到比较好的学习效果。下面,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为大家带来一些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的练习题,一起来看看吧。
19、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下列问题:
气和节似乎原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意念。《左传》上有“一鼓作气”的话,是说战斗的。后来所谓“士气”就是这个气,也就是“斗志”;这个“士”指的是武士。孟子提倡的“浩然之气”似乎就是这个气的转变与扩充。他说“至大至刚”,说“养勇”都是带有战斗性的。“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义”就是“有理”或“公道”。后来所谓“义气”,意思要狭隘些,可也算是“浩然之气”的分支,现在我们常说的“正义感”,虽然特别强调现实,似乎也还可以算是跟“浩然之气”一脉相乘,不过在看来两者都并不完全相同,文氏似乎在强调那消极的节。
(1)这段话证明了什么观点?
(2)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作者是从什么方面展开分析论证的?
答
(1)“气”是积极战斗的。
(2)归纳法。
(3)分析了“气”的概念及其演变。
20、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气是敢作敢为,节是有所不为——有所不为也就是不合作。这敢作敢为是以集体的力量为基础的,跟孟子的“浩然之气”与世俗所谓“义气”只注重领导者的个人不一样。后来宋朝几千太学生请愿罢免奸臣,以及明朝东林党的攻击宦官,都是集体运动,也都是气节的表现。但是这种表现里似乎积极的“气”更重于消极的“节”。
问:(1)“气”与“节”的区别何在?
(2)作者举出了哪些论据?属于哪种类别?
(3)这段话论证方法是什么?
答:(1)气是敢作敢为、积极的;节是有所不为、消极的。
(2)宋朝太学生请愿罢免奸臣,明初东林党攻击宦官。属于事实论据。
(3)归纳法。
以上就是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为大家带来的全部内容,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51题库考试学习网提醒:一些省市专升本考试对考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有所要求,小伙伴们在备考时也要注意正常的课程学习哦。最后,51题库考试学习网预祝准备参加2021年专升本考试的小伙伴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专升本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B.黄某外出旅游时遇难,立下录音遗嘱。有1名公证员在场
C.凌某有3个儿子,其遗嘱由其中1个儿子代书,由凌某的妻子作为见证人
D.孙某在牢狱中所立的口头遗嘱,其内容由3个服刑犯人证明
B.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卒:到
C.间道经其门。间:间或,偶尔
D.凌余阵兮躐余行。凌:超过
B.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发展一样是有规律的
C.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思想动机影响
D.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完全相同
由学校、班级组织实施的课余教育活动,称为课外教育。由校外教育机构领导和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如少年宫、青少年科技活动站等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活动,称为校外教育。课外校外教育是对青少年实施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新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各种能力。它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0-09-19
- 2020-09-19
- 2020-09-18
- 2020-09-19
- 2020-09-18
- 2020-09-18
- 2020-09-19
- 2020-09-18
- 2020-09-19
- 2020-09-18
- 2020-09-19
- 2020-09-18
- 2020-09-19
- 2020-09-18
- 2020-09-18
- 2020-09-19
- 2020-09-18
- 2020-08-31
- 2020-09-18
- 2020-09-19
- 2020-09-19
- 2020-09-18
- 2020-09-18
- 2020-09-18
- 2020-09-19
- 2020-09-18
- 2020-09-19
- 2020-09-18
- 2020-09-19
- 202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