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5年前报过研究生,现在重新报名还可以考吗?

发布时间:2020-02-05


众所周知应届毕业生可以报考研究生考试,但是研究生考试到底有没有次数限制呢?今天就跟着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报考研究生的考生需要明白自己是否符合研究生考试,那么报考全国研究生考试需要符合以下报考条件: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 考生学业水平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成人高校、普通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3、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可以报考。

4、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符合全国研究生报考条件之后,也需要符合招考单位的招生要求。

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

一、五月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在职研究生考试须符合以下条件:

1、本科、学士学位满3年;

2、本科无学位的学生可直接报名研修班进行学习,但想要申硕需满足本科、学士学位满3年的条件。

二、一月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在职研究生考试须符合以下条件:

1、有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专科有两年工作经历的人员。

2、专科毕业5年,本科毕业3年,已获硕士及博士学位满2年后可报考(年限以当年考生入学时间为截止点计算)。

三、十月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在职研究生考试须符合以下条件(2016年与统招研究生合并共同招生):

1、在职,工作3年或以上;

2、有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从研究生的报考条件不难看出,研究生报考条件中是没有涉及研究生报考的次数限制的。即使你五年前参加研究生考试没有通过,五年后你还符合研究生报考条件,也依然可以报考研究生考试。另外研究生报考也没有年龄限制,一般是不超过40岁。所以加油吧,只要贴出深铁棒磨成针。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51题库考试学习网始终陪在大家左右。51题库考试学习网预祝各位考生成功上岸,前途无量,嘿嘿~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研究生入学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试分析论述教育的优先发展战略。

答案:
解析:
(1)教育先行是一种发展战略,即教育先于其他行业或者经济发展的现有状态而超前发展。(2)教育优先发展的原因是: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兴国战略,就必然要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所谓教育的基础性,实质上是人的素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教育的育人功能,既是个人为人立世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为了开发我国的人口资源,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强国,优先发展教育是一个必然的战略性举措。所谓教育的先导性,是指教育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引领作用。我国正处于现代工业化建设的过程之中,同时又面对知识社会时代的来临,知识不仅是力量,而且成了第一力量、第一资源、第一产业、第一财富、第一权力乃至第一霸权。这对我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国要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知识创新,掌握核心技术,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要依靠教育来传播最新知识技术,培养创新性人才。所谓教育的全局性,是指教育的发展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具有全局性的影响。人们看教育的社会功能,有时只留意它的经济功能,津津乐道“人力资本”理论,这就把教育的社会功能窄化了。其实教育的功能对社会的发展来说无处不在,除了经济功能,还有政治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流动功能。我们不难看出,教育使人的价值提升,对我国社会结构的良性演变,对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以及贫富差距的缩小和社会公平的拓展,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协调,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完善,都会起到独特的积极作用。我们应当全面发挥教育的功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3)值得注意的是,教育优先发展不是教育过度地超前发展,也不是教育的盲目发展,而是一种适度发展。要依据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来确定教育投资,过多的教育投资反而会造成浪费,所以,我国采用教育的适度优先发展战略,才能更好地保证人才兴国和科教兴国。


答案:1、1
解析:

徐灵胎在评《临证指南医案·噎嗝》时认为,噎嗝与下列哪些因素阻隔胃气有关。

A.瘀血
B.邪毒
C.顽痰
D.逆气
答案:A,C,D
解析:
《临证指南医案·噎膈》徐灵胎评注:“噎膈之证,必有瘀血、顽痰、逆气阻胃气.其已成者,百无一治。其未成者,用消瘀去痰降气之药,或可望其通利。”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