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试题(2021-04-14)
发布时间:2021-04-14
2021年执业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考试共题,分为。小编为您整理精选模拟习题10道,附答案解析,供您考前自测提升!
1、原料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是( )。【单选题】
A.单味药散剂
B.散剂
C.复方散剂
D.含毒性药物散剂
E.内服散剂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散剂的定义和分类。原料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称为散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组成的散剂称为复方散剂。由一种药物组成的散剂称为单味药散剂。
2、依据重要药性理论,寒凉性对人体的不良作用是( )。【单选题】
A.伤阳
B.耗气
C.伤阴
D.敛邪
E.助火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四气对人体的作用也有两面性,倘若应用不当,即可对人体产生不良作用。此时,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而温热性则有伤阴助火之害。选项A正确当选。
3、降香的药用部位为( )。【多选题】
A.树干的心材
B.叶
C.干皮
D.果
E.根的心材
正确答案:A、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降香的药用部位。降香药材为豆科植物降香植的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
4、加水浸泡后,水液染成黄色,药材不变色的是( )。【单选题】
A.西红花
B.秦皮
C.小通草
D.熊胆粉
E.苏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中药性状鉴别中的水试。西红花加水浸泡后,水液染成黄色,药材不变色;秦皮水浸,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苏木投热水中,水显鲜艳的桃红色;葶苈子、车前子等加水浸泡,种子变黏滑,且体积膨胀;小通草(旌节花属植物)遇水表面显黏性;熊胆粉投入清水杯中,即在水而旋转并呈黄色线状下沉而短时间内不扩散。
5、下列关于浸膏剂、流浸膏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以水为溶剂的流浸膏剂中可酌加20%~25%的乙醇为防腐剂
B.浸膏剂的制备多采用渗漉法、煎煮法,有的也可采用回流法或浸渍法
C.稠浸膏可用甘油、液状葡萄糖调整含量
D.干浸膏可用淀粉、乳糖等调整含量
E.流浸膏每1ml相当于饮片2~5g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浸膏剂、流浸膏剂。浸膏剂分为稠浸膏和干浸膏两种,每1g相当于饮片或天然药物2~5g。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多用渗漉法制备。浸膏剂多用煎煮法或渗漉法制备。稠浸膏可用甘油、液状葡萄糖调整含量,干浸膏可用淀粉、乳糖、蔗糖、氧化镁、磷酸钙、药粉等调整含量。
6、主含皂苷,能促进呼吸道分泌而呈现祛痰作用的中药有( )。【多选题】
A.半夏
B.桔梗
C.皂荚
D.款冬花
E.川贝母
正确答案:B、C、E
答案解析:桔梗、川贝母、前胡、皂荚等能促进呼吸道的分泌功能,呈现祛痰作用。祛痰作用多与所含皂苷类成分有关,皂苷能刺激胃黏膜或咽喉黏膜,反射性地引起轻度恶心,增加支气管腺体的分泌,稀释痰液而使痰液易于咳出。选项BCE正确当选。
7、关于外用膏剂中药物透皮吸收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有( )。【多选题】
A.油、水分配系数小的药物有利于透皮吸收
B.当基质的pH小于弱酸性药物的时,有利于药物吸收
C.基质中添加适量表面活性剂、透皮促进剂,能增加药物的穿透性,有利于吸收
D.基质与皮肤的水合作用能降低药物的渗透性
E.药物相对分子质量愈大,经皮吸收愈慢
正确答案:B、C、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外用膏剂中药物透皮吸收的影响因素。具有适宜的油、水分配系数,既有一定脂溶性又有一定水溶性的药物透皮吸收较理想。通常,药物相对分子质量愈大,经皮吸收愈慢。增加皮肤的水合作用的基质,能增加药物的渗透性。
8、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单选题】
A.神农本草经
B.证类本草
C.新修本草
D.本草经集注
E.本草纲目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神农本草经》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为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选项A正确当选。
9、药用部位为草质茎的是( )。【单选题】
A.紫花地丁
B.麻黄
C.穿心莲
D.通草
E.槲寄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组题考查全草类中药药用部位。通草的药用部位是茎髄部。
10、莱菔子炒制的主要作用是( )。【单选题】
A.缓和药性
B.降低毒性
C.易于煎出药效成分
D.杀酶
E.增强涌吐风痰作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炒莱菔子变升为降,主要是改变了涌吐痰涎的副作用,既缓和了药性,又利于粉碎和煎出。长于消食除胀、降气化痰。多用于食积腹胀,气喘咳嗽。选项A正确当选。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执业中药师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治疗梅核气的代表方是
A、天台乌药散
B、枳实薤白桂枝汤
C、半夏厚朴汤
D、橘皮竹茹汤
E、暖肝煎
中药性能(药性)理论主要包括( )
A、四气、五味、配伍、轻重、炮制
B、归经、升降浮沉、气味、应用
C、升降浮沉、毒性、气味、配伍
D、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
E、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配伍、毒性
发病形式中感邪即发少见于
A.新感外邪较盛
B.忧愁思虑
C.毒物所伤
D.外伤
E.感受疫气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0-04-27
- 2020-11-10
- 2020-05-05
- 2021-04-13
- 2021-01-13
- 2020-09-04
- 2020-11-05
- 2020-06-08
- 2021-03-07
- 2020-10-25
- 2020-05-10
- 2021-05-24
- 2020-12-19
- 2020-12-17
- 2021-06-16
- 2021-08-08
- 2020-09-10
- 2021-03-27
- 2020-05-09
- 2020-06-29
- 2021-05-15
- 2020-08-23
- 2020-05-19
- 2021-07-08
- 2020-06-07
- 2021-05-19
- 2021-04-26
- 2020-11-22
- 2020-09-04
- 2021-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