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2年中西医医师考试报名时间已确定:1月12日-1月25日
发布时间:2022-01-02
2021年12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公告发布!2022年中西医医师考试报名时间确定!2022年医师资格考试网上报名时间自2022年1月12日至2022年1月25日24时,现场审核时间为2022年2月14日至2022年2月27日。具体相关通知详情如下: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公告
2021年第3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规定,2022年将在全国举行医师资格考试。考试大纲不变。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考试报名
考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审核两个部分。
网上报名时间自2022年1月12日至2022年1月25日24时。请考生按有关规定如实准确填报个人信息。2021年在国家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参加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合格但未通过当年医学综合考试的考生,2022年网上报名并资格审核通过后,可直接参加医学综合考试。
现场审核时间为2022年2月14日至2022年2月27日,具体事宜可咨询报名所在地考点办公室。
请考生注意安排好网上报名和现场审核时间。
二、实践技能考试
全国考试时间如下:
实践技能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师资格考试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原则上在国家实践技能考试基地进行。实践技能考试合格分数线为60分。在国家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参加考试且成绩合格者,成绩两年有效。
三、医学综合考试
考试实行计算机化考试,军队现役人员加试军事医学、院前急救岗位和儿科专业加试相应内容。中医类别蒙医、藏医、维医、哈萨克医专业实行纸笔考试。统一考试时间如下:
(一)计算机化考试
(二)加试部分(考试形式为计算机化考试)
(三)纸笔考试
除中医类别(中医(壮医)专业、蒙医、藏医、维医、哈萨克医)外,执业医师合格分数线为360分,执业助理医师合格分数线为180分。
以上中医、中医(壮医)专业、蒙医、藏医、维医、哈萨克医均包含具有规定学历、师承或确有专长。
四、其他事项
(一)2022年继续开展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中医类别具有规定学历中医医学综合考试“一年两试”试点。在试点考区已报考当年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合格成绩在有效期内,未通过第一次医学综合考试且无违纪违规行为的考生和第一次医学综合考试缺考及未缴纳考试费的考生可报名参加第二次医学综合考试。试点考区名单及其他安排另行通知。
医学综合考试“一年两试”试点第二次考试时间如下:
(二)2022年不组织中医类别中医(朝医)专业、中医类别傣医考试。
(三)2022年继续开展中医类别哈萨克医考试试点。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按有关规定报考。
(四)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有关规定及考试相关信息,各考区、考点和考生可登录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查询,或者登录国家医学考试网和中国中医药考试认证网查询。
国家卫生健康委网址:http://www.nhc.gov.cn/;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址:http://www.satcm.gov.cn/;
国家医学考试网网址:https://www.nmec.org.cn/;
中国中医药考试认证网网址:http://www.tcmtest.org.cn/。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
2021年12月25日
以上就是本次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为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能为大家带来帮助。想要了解更多最新考试资讯敬请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中西医执业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下列各项,不属于低钾血症表现的是
A.肌无力
B.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C.血气分析pH值低于正常
D.代谢性碱中毒
E.嗜睡
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有患者感疲乏、软弱、乏力,全身性肌无力,肢体软瘫,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甚而膈肌、呼吸肌麻痹,呼吸困难,吞咽困难,严重者可窒息。消化系统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腹胀、便秘、肠蠕动减弱或消失、肠麻痹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萎靡不振、反应迟钝、定向力障碍、嗜睡或昏迷。循环系统表现为早期心肌应激性增强,心动过速,可有房性、室性期前收缩。酸碱平衡紊乱表现为代谢性碱中毒,故血气分析pH值高于正常。
产褥病率的定义是(产后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
A.分娩24小时后体温2次大于或等于38℃者
B.产后24小时至10天内体温2次大于或等于38℃者
C.产后1个月内体温2次大于或等于38℃者
D.产后10天内体温2次大于或等于38℃者
E.产褥期内体温2次大于或等于非孕月,宫口未开
确诊流脑的依据是( )
A.流行季节
B.突然发病、高热、头痛、呕吐
C.脑膜刺激征阳性
D.皮肤瘀点菌检阳性
E.脑脊液为典型化脓性脑膜炎改变
确诊流脑的依据是皮肤瘀点菌检阳性,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患者,男,25岁。1个月前曾排出过蛔虫,今早突然上腹钻顶样痛,汗出肢冷,恶心呕吐,痛止如常人,腹软喜按,舌苔薄白,脉弦紧。
A.乌梅丸
B.乌梅丸合二陈汤
C.乌梅丸合四逆散
D.乌梅丸合茵陈蒿汤
E.乌梅丸合大柴胡汤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0-07-12
- 2019-02-20
- 2020-06-11
- 2020-10-23
- 2020-03-28
- 2020-01-12
- 2020-07-13
- 2020-01-04
- 2021-08-05
- 2020-09-04
- 2020-03-19
- 2019-02-20
- 2020-03-15
- 2020-01-04
- 2019-10-11
- 2020-07-25
- 2020-01-04
- 2021-10-30
- 2020-08-02
- 2020-07-25
- 2020-10-24
- 2020-03-19
- 2021-07-31
- 2020-07-13
- 2021-11-06
- 2020-03-07
- 2021-07-31
- 2020-01-11
- 2021-10-29
- 2019-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