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药学职称考试《专业知识》 技巧心得:体质与病机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9-02-28


体质与病机的关系

1.体质与病机的从化:在中医学中,病情从体质而变化,称之为从化。人体感受邪气之后,由于体质的特殊性,病理性质往往发生不同的变化。如同为感受风寒之邪,阳热体质者得之往往从阳化热,而阴寒体质者则易从阴化寒。又如同为湿邪,阳热之体得之,则湿易从阳化热,而为湿热之候,阴寒之体得之,则湿易从阴化寒,而为寒湿之证。因禀性有阴阳,脏腑有强弱,故机体对致病因子有化寒、化热、化湿、化燥等区别。

2.体质与病机的传变:患者体质不同,其病变过程也迥然有别。在中医学中,传变是言疾病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传变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切都因人而异。体质强壮者或其邪气轻微,则正能敌邪而病自愈。如伤寒之太阳病,患病七日以上而自愈者,正是因为太阳行经之期已尽,正气胜邪之故。如果在邪气盛而身体又具有传变条件的情况下,则疾病可以迅速传变,患伤寒病六、七日,身不甚热,但病热不减,病人烦躁,即因正不敌邪,病邪从阳经传阴经。总之,疾病传变与否,虽与邪之盛衰、治疗得当与否有关,但主要还是取决于体质因素。

综上所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主要取决于患者的体质特征(当然与病邪的质和量也密切相关)。“证”在整个病程中具有时相性的特征,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病情的变化而时刻变化着。“证”常以体质为转变,体质是形成“证”的物质基础之一。所谓“异病同证”和“同病异证”,在一定程度上是以体质学说为依据的。所以,我们在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必须掌握患者的体质特点,注意病人在致病动因作用下,体内阴阳矛盾的运动情况,分清寒热虚实、阴阳表里。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中药学职称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A.乳浊液
B.混悬液
C.溶胶
D.溶液剂
E.高分子溶液

为非均相液体制剂,毒性药物或小剂量药物不宜采用
答案:B
解析:

有关瓜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呈类球形或宽椭圆形
B.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皱缩或较光滑
C.质硬,不易破开
D.丝络红黄色,果瓤橙黄色,种子粘结成团
E.具焦糖气
答案:C
解析:
瓜蒌呈类球形或宽椭圆形,表面橙红色或橙黄色,皱缩或较光滑,顶端有圆形的花柱残基,基部略尖,具残存的果梗。轻重不一,质脆,易破开,内表面黄白色,有红黄色丝络,果瓤橙黄色,黏稠,与多数种子黏结成团,具焦糖气,味微酸、甜。

A.病毒性肝炎
B.胃溃疡
C.精神分裂症
D.急慢性肝炎
E.心律失常

五味子的现代应用是
答案:D
解析:
本组题考查茯苓和五味子的现代应用。茯苓的现代应用有水肿、婴幼儿腹泻、精神分裂症;五味子的现代应有急慢性肝炎和神经衰弱。故答案为C、D。

服药时间错误的是

A病重病危时可隔4h左右服药1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利于顿挫病势
B任何人均可多次服用
C在应用发汗、泻下等药时,若药力较强,要注意病者个体差异,一般以得汗、泻下为度,适可而止,不必尽剂,以免汗、下太过,损伤正气
D病缓可服2次
E一剂中药,一天通常服3次
答案:B
解析:
一剂中药,一天通常服3次。病缓可服2次;而病重病危时可隔4h左右服药1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利于顿挫病势。在应用发汗、泻下等药时,若药力较强,要注意病者个体差异,一般以得汗、泻下为度,适可而止,不必尽剂,以免汗、下太过,损伤正气。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