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公务员法实施后,职级如何套改?

发布时间:2019-07-17


今年6月1日起,新《公务员法》、《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开始实施,公务员将正式迎来职级并行时代。那么,公务员到底如何晋升职级?结合日前有关部门内部印发的《职务职级并行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细则),下面小编就以以下内容为大家解读:

一、哪些人员套转职级?

实施细则主要解决的是初次套转和首次职级晋升问题。初次套转涉及两类人群,分别为非领导职务套转和县以下机关职级套转。厅局级以下领导职务暂不套转。

其中,非领导职务初次套转职级按下列方式对应套转:

1、巡视员 → 一级巡视员

2、副巡视员 → 二级巡视员

3、调研员 → 二级调研员

4、副调研员 → 四级调研员

5、主任科员 → 二级主任科员

6、副主任科员 → 四级主任科员

7、科员 → 一级科员

8、办事员 → 二级科员

县以下机关领导职务初次套转职级按下列方式套转:

1、正处级 → 二级调研员

2、副处级 → 四级调研员

3、正科级 → 二级主任科员

4、副科级 → 四级主任科员

5、科员级 → 一级主任科员

以上就是关于公务员职称如何套改的问题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公务员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抢人大战”助力城市竞争

今年以来,中国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抢人大战”进入“升级版”,各地不断出台人才新政,一方面,“抢人大战”确实为人才带来了很大实惠,也为城市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才,另一方面,“抢人大战”也折射出一些城市的现实困境。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越来越严重,人口结构严重失衡,迫切需要通过吸引大量人口落户来储备劳动力资源和消费潜力。“抢人大战”不是“一锤子”买卖,“引人”是基础,“留人”是关键,“用人”是核心。

完善引才政策,让人才“引的来”。中国很多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很多产品从外观和设计上也有不错的基础,但是普遍缺少点“脑子”,也就是智能化水平较低。究其原因在于智能人才的缺失,核心关键技术掌握不足,严重制约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发展后劲,影响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人才引进刻不容缓。目前三四线城市给予人才和一二线城市同等的“彩礼”,通过“彩礼”的提高来“引凤求凰”,不仅给当地带来财政赤字,而且制约人才发展,所以制定符合当地实情的引才政策是城市发展的现实之需。

发展主导产业,让人才“留的住”。纵观部分二三线城市的“人才争夺战”,大多出台了买房打折、租房补贴、一次性奖励等引才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然而各城市的人才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对于城市发展来说,引才只是开始,留住人才,使之成为发展金钥匙,才是努力方向。城市引进人才后能否留住人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对人才的态度、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以及城市的人文生态环境。因此,大力发展城市主导产业,精准引进急需专业人才,力争“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发展一个产业”,将更多人才留住,助力城市转型升级。

健全评价标准,让人才“用的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首要在聚,核心在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后如何用好人才,让人才更好的扎根才是目前城市发展的核心所在,不然就陷入了花大力气引人,但是人才浪费严重或者人才来了又走的困境,对城市发展极为不利。城市用人关键在于人岗匹配,将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其次要完善考核评估机制,改进和创新人才评价方式,对不同人才实行差别化评价,利用“鲶鱼效应”,形成良性竞争,充分发挥人才的干劲与潜能,营造“亲”“清”的营商环境、宽容优越的创业氛围、健全的工作机制、贴心的人才服务等,才能为高阶引才搭桥铺路。

各地发展的实践证明,一时红利留不住人,哪里的体制活,哪里才是人才干事创业的沃土;哪里的服务好,哪里就能让人才落地生根,其中关键不在于出台多少政策,而在于政策落实的速度和温度。因此,完善体制机制,着力破解各项人才体制机制障碍,才能提高城市竞争力。

答案:
解析:
无解析,请查看标题题目及内容 瑞牛题库考试软件 www.niutk.com

第三题、根据你对“给定资料5”中划线部分“但现在的时刻,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需要我们忙碌起来,而不是一直缅怀过去。”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50分)

答案:
解析:
用“勤” 铸牢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石
从古至今流传着不少关于“勤”的名言警句,学者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来鞭策自己治学,为官者将“曰清、曰慎、曰勤”作为自己的为官之道,华罗庚用有“勤能补拙是良训, 一分辛苦一分才”诠释了自己的成才之路。“勤”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品质,然而现实中我们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常常与“勤”做着斗争,这种斗争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内心经常会响起这样一种声音,“差不多了,已经做的够多了,可以放松一下了”这种想法实际是一种缅怀过去的心态,这种心态会让我们停下前进的脚步,这对一个小学生而言可能造成的是学习成绩的下滑,对于一名公司职员而言可能是业绩的下降,而对于一名公务人员就很可能会导致政府公信力的受损,整个国家倘若如此造成的就是民族复兴的止步。近代中国画坛有一位享有盛名的大师,他27岁学习画画,在中青年时期已经小有名气,但是他真正声名大振却是56岁以后,他就是艺术大师齐白石,试想如果他躺在过去的成功簿上,止步不前,那中国近代画坛就会少一位巨匠。
同时,社会上还有这样一种现状——“娱乐至死”。许多人的生命正在被游戏、八卦新闻、低俗段子等各种娱乐形式消耗着,表面上看每天都很忙,时间不够用,但是实际上大脑一直处于一种闲置的状态,不去思考必须思考的问题。这似乎是个人对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然而这却释放着非常危险的信号,如果每个人都是这样一种状态,我们将失去自己的灵魂,无法实现作为人本身的价值,更严重的是社会进步的脚步也会停滞。
因此,我们不能一直缅怀过去,也不能一直不经过大脑地轻松娱乐,我们需要忙碌起来,我们要把“勤”注入到我们的灵魂之中。“勤”不仅要勤于做事,更要勤于思考。首先,这是个人与企业成功的关键。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企业,没有汗水、没有智慧是不能取得进步的,光有汗水可能是蛮干,光有智慧便是空想。其次,这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需要。尽管中国有繁荣的历史文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当下的我们就可以停下脚步,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落在我们肩上,我们需要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入思考,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进我国文化的向前发展。另外,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允许我们偷懒,近代以来我们第一次离国家复兴的梦想这么接近,错过这次机会将失掉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是做一具无所事事不会思考的“僵尸”,还是做一名勤劳奋进的有为青年,是沦为娱乐消遣空虚无为的国度,还是成为奋发向上者的天堂,这是我们这个时代必须做出的选择。让我们用“勤”铸牢国家和民族进步的基石。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这一首诗描写的对象是_____。

A.琵琶
B.风筝
C.弓箭
D.古琴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这首诗出自唐朝诗人高骈的《风筝(一作题风筝寄意) 》 , 大意是: 寂静的夜空中, 何处传来弦声? 这弦任由风儿演奏出简单的音调。 这音调似乎很模糊, 但仔细听来却能成曲, 也勉强能欣赏。 由“弦声响碧空” 也可判断诗文描写的是风筝。 唐代的风筝装有弦或笛, 飞入天空在风的演奏下发出声音, 甚至能够产生美妙的乐声。 这也就是风筝名字的由来——因为它能在空中发出筝弦的声音。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