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省考申论范文:为国利民 不负时代
发布时间:2020-09-16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在11月份启动,在考试之前,定期阅读申论范文是非常实用的一种复习办法。申论的写作练习是大家最容易忽视的,经常都快到考试了,大家还几乎都没怎么写过整篇的文章。根据以往辅导学生的经验,这样进入考场,通常会有两大致命影响,第一是不能很好地控制申论写作时间,第二个是提笔头脑一片空白,既不知道文章如何布局,又不知道该组织哪些语言。所以51题库考试学习网提醒广大考生,申论写作练习要穿插到整个复习过程,多看,多练。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申论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一起和51题库考试学习网看看吧!
《为国利民 不负时代》
中国已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更要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在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诗篇中,有无数的伟人和楷模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用血汗创造历史,为国利民,以身作则,在那些时代造就了无数的辉煌。我们也应遵循时代发展的规律,脚踏实地奋力拼搏,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诚如著名艺术家阎肃先生所言:“跟随时代的大潮往前走,尽到我所有的力量,做好我要做的事”,我们也要以为国利民作为至善的人生追求,不辜负这个时代的期望。
时代为引,跟随时代的大潮前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当下时代的主旋律,也是对我们的考验,两个一百年中第一个百年之期即将到来,到了2020年底能否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这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耶鲁村官小秦,放弃条件优厚的殿堂,投身艰苦落后的田垄之间,用青春的汗水浇灌理想的种子;“村民贴心人”程先生,深入基层学习钻研,紧抓时机因地制宜带领董庄村脱贫致富;80后副教授张先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用知识和操守影响学生,以实际行动诠释传道授业的真谛,在三尺讲台书写误会的人生。显然,作为建设中国生力军的青年人,此时更要看清时代的任务,明确我们的使命。新时代的我们应珍惜这个时代,肩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
拼搏发力,尽到我们所有的力量。“沙漠愚公”苏先生,拒绝了企业的高薪聘请和城市的舒适生活,来到有着千年历史的西夏古城黑城植树造林,10年间克服恶劣的环境,在太阳和风沙的磨砺中成功种植梭木林3000多亩,创造了一个绿色奇迹。在河北塞罕坝同样也上演了另一个绿色奇迹,70年间,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将沙漠变成绿洲,在河北建立了一道防风固沙的“绿色长城”,几代塞罕坝人用心血、汗水和生命成就了塞罕坝日益辉煌的绿色事业。无数鲜活的事迹告诉我们,青年人要做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不畏惧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进取,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成绩,方能不负我们肩上的使命。
实干为要,做好我们要做的事情。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实干就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更是发展进步的保障。六年如一日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张渠伟,常年熬夜和超负荷工作让他患上了严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但他从不畏惧,仍坚持昼夜战斗在攻坚一线,换来了为全县几十万贫困人口脱贫摘帽;80后教师张先生,回乡当教师一干就是17年,靠着一根扁担,把学生们的课本、文具挑进大山,挑起了乡村的未来,让孩子们有了明天,由于常年操劳,80后的他已是鬓角斑白皱纹密布;两弹一星程开甲,放弃了国外优厚的条件毅然回国,20余年隐姓埋名,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为国奉献一片赤诚。学术、知识、才能不能只挂在嘴上,要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才能发挥价值。我们要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敢闯敢干,不断开辟新的天地。
“经世之学,前有永嘉,后有颜李,皆内圣外贤,切问近思之学,莫不以经国利民为志。”响应时代的召唤,谱写无悔的人生,我们要把为国利民作为至善的人生追求,让青春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勇敢奔跑,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奉献国家,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以上就是本次51题库考试学习网和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小伙伴们能够继续努力,相信最后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还有更多有关范文在等着你哦!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公务员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B.古往今来:天南地北
C.朝三暮四:喜新厌旧
D.左顾右盼:东张西望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给定材料
材料1:
民族的复兴最终必将反馈到个人身上,体现为个人幸福,否则,民族复兴就抽空了意义。就这种关系而言,个体幸福是根,民族复兴为表。
习近平总书记在解释“中国梦”时,说了一句极为重要的话:“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作为无数个体的集合体,中国的亿万家庭构成了全体国人的一个个生活的港湾,承载着全体国人对幸福的渴望与梦想。因此,家庭幸福就是“中国梦”在每个家庭中的鲜明投影。
这正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位女镇长所说的那样:“作为一名乡镇干部,如能把一个个‘小家’的梦圆好,中华民族‘大家’的梦就一定能实现。”
中国家庭幸福么?2013年5月15日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等机构发布了相关报告。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有1/3以上家庭感到非常幸福,但是,影响家庭幸福的因素也很多。
材料2:
春节长假即将结束,归家的游子又将远去。路上,微博上,网友纷纷”晒团圆”“晒幸福”。有些内容让你看后,感到既甜蜜,又心酸。
网友“冬日温柔”在微博上写道:“我坐了一天一夜火车,倒了三次车,终于从繁华都市到了家,可以盘腿坐在炕上看电视,大口大口地吃着母亲刚烤出来的大红薯,还有苹果干、脆花生、野红果、黑枣--太阳大了,院子里的小黄狗撵着大母鸡跑……”在陪父母贴窗花、挂灯笼、放鞭炮的一团喜气中,有网友深情地问自己:“父母年迈,我们跟他们还能见几回面?”“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就算妈妈超出13岁活到85,算一算,这辈子还能和妈妈相处多久?”这些发问让不少网友感到鼻子酸酸,直想哭。
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常回家看看”有了法律约束条款:“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子女不看望父母的,父母可向法院起诉。”
新法的“探老”规定,让“企业假期”备受关注,诸多企业员工表示:“也想常回家看看,怎奈人在谋生,身不由己。”
张先生是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现在广州一家国企上班。他说,坐火车回家来回得花四五天时间,虽然坐飞机一天可以到,但一个来回路费就得5000元。毕业第一年,他平均到手月薪不足3000元,想省出一笔回家费用确实不易,只能一周一个电话关心下父母。现在张先生的薪水倍涨,钱已经不是问题,但时间却更加紧张了,他说:“我也想五一、端午、中秋、国庆每个假期都回,但没那么多假期。”
张先生认为:“常回家看看能不能落实,关键在企业能不能将探亲假执行下去。作为职工不能找领导强行要假,更无法与之叫板、对簿公堂。”在张先生看来,新法实际效用不大,症结在于对企业没有强制性约束,没有合理投诉制度。
材料3:
这是Z市东郊一处工地宿舍,上下两层共34间简易房,其中一间,十几平方米的空间里摆放了5张架子床,10人居住。每个床头前都挂着一顶安全帽和一个比脸盆小一点的饭碗,床底下塞满了五颜六色的蛇皮袋和杂物,刘某夫妻就住在这个简易房里。这个工棚里住了9位男性,只有他媳妇一个女人。
这是又一间简易房,里面有一张看不清内容的床面用大床单遮着,床下是两双拖鞋,男女各一双。里面的人担心晚上起风帘子“跑光”,所以中间流出的缝隙也夹上了几个塑料夹子,外面几个光着膀子大汉胡乱地睡着。此刻,有些情绪需要克制,因为帘子里躺着一对小夫妻。帘子外的人紧张,帘子里的人更委屈,整夜都要屏住呼吸,生怕惊醒了“左邻右舍”。
材料4:
8月初暑后的的几场小雨,让S市凉爽了许多。李某庆幸全家终于又捱过了一个酷暑,李某一家四口居住的城中工矿棚户区,曾是S市煤矿职工住宿区。在这个建于1951年,不足30平方米的两间简易房内,几道裂缝从天花板和地面延伸下来。由于担心墙体承重能力差,家里一直没安空调。
S市曾是华东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在计划经济年代共调出原煤4亿多吨,担负着江浙沪50%的煤炭供给。而当年“先生产、后生活”的理念,使得数以万计的像李某一样的矿工家庭在简易搭建的房子里一住就是几十年。
李某的儿子婚后搬走,现在留在蜗居的是她和丈夫、22岁的女儿及孙子。李某一家最大的愿望是能尽快搬进楼房,过上“亮堂堂”的生活。
我国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于老百姓而言,住房梦是他们的中国梦里最重要的梦想之一。距S市西北1200多公里外的棚户区,因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两次现场调研,李克强表示“要打好新一轮棚户区改造攻坚战,破除城市内部二元结构难题”,这让那个久居棚户区的居民看到了实现梦想的曙光。
许多人之所以常把婚姻比做“围城”,是因为家虽然温暖,可若久困其中,难免有被束缚的感觉。特别是现在,很多父母,总寸步不离地呵护着自己“独苗苗”。上大学了每天打电话嘘寒问暖,成家了还要随时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有的妻子,结婚后把老公看得紧紧的,10分钟一个电话掌握动向……彼此“圈”得紧紧的,完全失去了自由。殊不知家长看得太紧,孩子长大后很容易成为“啃老族”;夫妻之间过于牵绊,会让对方对家庭生活产生厌倦,最后互相失去信任和眷恋。
给予自由,是一种更高明的爱和关心,就像美国心理学家勒诺兹《抚养孩子》一书中所说,把需要的社会技能教给孩子,然后给孩子体验失败和赢得成功的历程。给予自由,不表示放任,更不是溺爱。夫妻之间最好不要扰乱对方的空间,自己也可以利用这些独立的时间和机会,做点喜欢的事。
M街道为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在街道网站专门开设了信箱,为社区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居民解决难题,着力营造社区家庭幸福的和谐氛围。下面是一名社区居民的来信摘录:
我和老公结婚6年, 我们一起住。好不容易怀孕了,由于身体不方便,婆婆就搬来和我们一起住。婆婆来了,我发现在生活细节上,我和她有很多不一样,婆婆很多习惯都让我感到别扭。比如,毛巾只有一条,一个星期才洗一次澡,还有很多不卫生的生活习惯。这些我都可以接受,但孩子一生下来她就给孩子喂糖水,后来又常常把食物嚼碎了喂孩子。为此,我和她争论过很多次,她反而对我很有意见,我实在无法忍受。跟老公说,他摆出一副不管不问的样子,让我自行解决。这样一来,我对他也越来越失望了。
生活真是烦透了,家里的烦事没完没了,邻居又给我添堵。住在我家对面的那个男人就是个“神经病”,半夜里常常大声唱歌,不但走调,还杂着吼叫,常常惊吓了我的孩子,多次与他交涉,他就是不听。小区的安全也存在问题,近期,我就被偷了两辆电瓶车,反映给小区保安,可却没了下文,也没有看到小区加强安全管理的措施。
这些烦心事,我曾向社区领导反映过。他们领导当面说得很好,可没有解决问题。看看我的那些小姐妹们生活得那么幸福,我为什么就这么不幸,日子怎么过啊?有时候想想,连死的心都有了。
材料5:
“在我女儿的眼中,她们班里的同学分成了三类,一类是有B市户口的,另一类是有居住证的,还有一类就是户口和居住证都没有的。她觉得自己是中间一类的,不算太坏。”说这话的陆女士是一个位年薪12万的白领,她是海南人,因丈夫到B市发展,2000年,带着5岁的女儿来B市定居。2004年时,像陆女士这样的B市绿卡族约有4万多人。所谓绿卡,即可在购房、购车、子女入托入中小学、因公出国、申请驾照等方面与B市市民享受同等待遇,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所谓的同等待遇,其实极为有限。
2007年4月,B市某区公立初中入学登记,陆女士和丈夫却找不到愿意接受女儿的学校,几家中学都答复,只接受持有《2007年某区初中入学报名卡》的学生,而报名卡的获得,条件之一是具有B市户口。
陆女士最终通过“走后门”勉强让女儿上了一所中学,但她此时已明白,没有B市户口,女儿的高考注定是一场挣扎。陆女士的户口所在地在海南,分数线比内地平均低100多分,加上户口管理日渐宽松,因此成了高考移民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此,海南规定,除户籍外,考生本人高中阶段后两个学年需要在本省就读才能报名参加高考。之后,又规定空挂学籍者一律取消学籍。
没有学籍就不能在B市参加高考,没有学籍又不能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陆女士女儿的两条高考之路被堵死了。在这种情况下城市新移民的孩子们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出国留学,要么找关系、想办法回户籍地高考。2013年是陆女士女儿的高考年,她最终选择了第一条路。“我女儿就是‘被出国’的那一种。”陆女士事后说。
材料6:
命运对孟佩杰很残忍,她却用微笑回报这个世界。5岁那年爸爸遭遇车祸身亡,妈妈将孟佩杰送给别人领养,不久也因病去世。在新家庭,孟佩杰还是没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养母刘芳英在3年后瘫痪在床,养父不堪压力,一走了之。绝望中,刘芳英企图自杀,但她放在枕头下的40多粒止痛片被孟佩杰发现。“妈,你别死,妈妈不死就是我的天,有妈就有家。”
从此,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家中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刘芳英的病退工资。当别人家的孩子享受宠爱时,8岁的孟佩杰已独自撑起了家。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替养母穿衣、刷牙洗脸,换尿布、喂早饭,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学,中午回家替养母生火做饭,敷药按摩、换洗床单--晚上又是一堆家务活,等服侍养母睡觉后,她才坐下做功课,那时已经9点了。
“女儿身上最大的优点是有孝心、爱心和耐心。”刘芳英说,如果有来生,她要好好补偿女儿。2009年,孟佩杰考上了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权衡之下,她决定带着养母去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大一那年暑假,孟佩杰顶着炎炎烈日上街发广告传单,拿到工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养母最爱吃的红烧肉。
“我只不过做了每个女儿都应该做的事。”不少好心人提出过帮助,都被孟佩杰婉拒了,她坚持自己照顾养母。孟佩杰的毕业愿望是当一名小学老师,安安稳稳,与养母简单快乐地生活。
“感动中国”对孟佩杰的评语是: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蓬勃朝气驱赶各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为了培养孩子的孝道,很多学校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帮父母洗脚;有的则组织学生给父母做一顿饭、梳一次头……
近日,某校100个学生跪着给父母喂了一顿饭,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该校吴同学边给爸爸喂饭,边对记者说:“小时候是爸妈给我喂饭,他们抚养了我17年,我给爸爸喂饭还是第一次!”吴同学的爸爸则说:“孩子用筷子把饭菜喂我时,我感到很幸福。”现场被喂饭的父母被蒙上了双眼,校方工作人员解释说,这是为了给父母一个惊喜,也是为了防止家长阻止孩子喂饭。
该校校长说:“感恩宴”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学会孝顺。下跪喂饭只是一种形式。孩子给父母喂饭是反哺,互换角色可以让两代人多一个沟通的通道。
学校组织的这一类“孝心教育”,在网上引起了各方议论,有人表示赞成,但更多的人则不以为然。
材料7:
10年以后中国三大癌症将会困扰更多家庭。肝癌,很多可能是因为水;肺癌,很多可能是因为空气;胃癌,很多可能是因为食物。2013年2月22日,一位网购企业老总,在回答媒体的采访时说:“很多人问我什么东西让你睡不着觉,我的企业从来没有让我睡不着觉,让我睡不着觉的是我们的食品。是我们的水不敢喝了,我们的食品不敢吃了,我们的孩子不敢喝牛奶了。”
2014年2月,人民网连续第13年推出两会热点调查。“食品药品安全”在热点问题中的排名,由2011、2012年的第九位,2013年的第七位 ,一跃升至今年的第三位,不难看出网友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在逐步升温。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过去的2013年,“镉大米”、“奶粉掺假”、“假羊肉”、“地沟油”等问题,给中国的家庭生活带不小的困扰。有网友留言称:“每天为食品安全担忧,生活在污染中,时刻有生命之忧、健康之忧,收入再多也不幸福。”
材料8:
“大病一场,小康泡汤。”按目前态势估算,到2020年,我国将有过亿家庭可能因治病返贫,负债累累。中国人经过几十年奋斗迎来的小康社会也将面临“小康不康”的隐忧。家住东北农村的张某靠种田和打工生活,每年收入几万元,日子过得幸福殷实。但自患结肠癌治疗以来,她已近乎倾家荡产。在北京某地,记者找到她的丈夫李某。他眼神中充满绝望:“为治病,积蓄花光了,家里已一无所有,现在只能等死。”李某算了一笔治病账:妻子患病的前几年治病已经花掉了20万元,参加新农合报销医药费2.4万元,政府大病补助只给了6000元,只够几次化疗的费用。2010年,病情加重,医药费陡增十六七万元,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北京某医院党委书记说,像李家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谁家有一个大病患者,这个家庭也意味着告别了幸福。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的调查显示,慢性大病患者住一次院,一般要花费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的一半左右,农村居民则要花掉人均年收入的1.5倍。医疗专家和医务工作者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改善城乡卫生条件和人民健康状况方面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人均预期寿命已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预期寿命。但国家疾控中心组织的新一轮死因调查证实,慢性大病的高发病、高消耗、高死亡率势头如得不到遏制,将给我国人民健康和国家长远发展埋下巨大隐患。
材料9:
“经过这两年,我认为钱多并不是幸福的保证。如果听别人这么说,我会觉得很虚伪。我现在这样说,别人也会说我虚伪 !”互联网创始人张某在接受记者采访中的话。
记者:“对,别人会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
张某:“但是真的是这么回事儿,因为我是一步步走过来的,我现在什么都有,想要什么就可以买到什么,但是我居然这么痛苦,所以我知道幸福跟钱多少真的没关系。而且我认为钱多或者名气大,如果你没有管理好自己,往往更容易让你陷入精神痛苦。
近来,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和有关媒体联合进行的首次“中国家庭幸福感调查”结果显示:按幸福感自评分由0-10分选项,受访者中中等收入者对幸福感的自评分最高,平均7.5分;高收入者平均7.1分;低收入者平均6.3分。高收入人群的幸福感高于低收入人群,却低于中等收入人群,这说明收入水平与幸福感确实相关,但幸福感并不完全随收入增加而增加。
材料10:
新华社曾刊发特稿,披露了习近平家庭生活的众多细节。这些家庭生活细节和所有中国人和谐幸福的家庭一样,传递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美德,更诠释了家庭亲情带来的温情、温暖和温馨。
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作为儿子,习近平孝敬父母--每当有时间就要陪母亲一起吃饭,饭后他会拉着母亲的手散步,陪她聊天;作为丈夫,习近平对妻子体贴入微--只要条件允许,无论多晚,习近平每天都要跟妻子至少通一次电话,互致平安后才放心休息。每逢除夕,彭丽媛常要参加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演出,在外地工作的习近平只要回北京过年,就总是边看节目边包饺子,等她演出结束回家后才煮饺子一起吃;作为父亲,习近平教女有方,夫妇俩为女儿取名明泽。“清清白白做人,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他们对女儿的期许,也是他们质朴家风的写照。善于治国,更善于治家,习近平对于家庭的小爱也深深地嵌入到了他对国家的大爱之中,相互融通,和谐共生。
习近平喜欢游泳、登山,爱看篮球、足球、拳击等比赛,有时也会在深夜看电视转播的体育节目。他也和成千上万的普通老百姓一样有着自己的业余爱好,有着自己的业余精神生活,有着平民的娱乐休闲追求,他好像就是你的大哥,朋友聚会时还会喝酒助兴,随和地说笑,亲切地拉家常。特别而不特殊,更增添了他的人格魅力。
“家之不存,事之不有,业之难成,国之不再。”美好而幸福的家庭可以产生激人奋进的力量,更可以增添社会的和谐氛围。
第三题、“给定资料4”中摘录了一篇M街道网上信箱的居民来信。假如你是该街道一名信访工作人员,请你针对来信反映的问题谈谈(内容缺)写一篇回信。(25分)
要求:针对行强,调理清楚,语言得体有说服力,篇幅不超过300字。篇中,若涉及单位/姓名/日期/地址等一律用“X X”代替。
给XX的一封信
XX:
您好!对于您信中所提及的婆媳矛盾、邻里矛盾、社区安全和社区领导不重视群众反映等问题,经过我们慎重的调查研究,现回复如下:
1.婆婆来照顾您和孩子,分担了您的生活压力,这点当心怀感激。婆媳之间生活习惯不同很正常,但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换位思考,耐心沟通,相信通过交流,你们定能和谐相处。
2.关于邻居唱歌,估计对方不是故意所为,带着善意与之沟通,相信也能化解矛盾;
3.针对社区安全问题,我们街道领导已知悉你的反映。目前有关加强安全防范的措施,如安装摄像头、加强夜间保安巡逻频次等正在落实中,您就拭目以待吧!
非常感谢您对我们政府工作的监督、支持与信任,祝您幸福!
XX街道信访办
XXXX年X月X日
2015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约为:
B.2.1%
C.2.6%
D.3.1%
故本题答案选择B选项。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0-09-16
- 2020-09-16
- 2020-07-22
- 2020-09-16
- 2019-01-28
- 2020-07-22
- 2020-09-16
- 2020-07-22
- 2019-01-28
- 2020-09-16
- 2020-07-22
- 2019-01-28
- 2020-09-16
- 2020-07-22
- 2020-09-16
- 2019-01-28
- 2020-09-13
- 2020-07-22
- 2020-07-22
- 2020-09-16
- 2020-09-13
- 2020-07-22
- 2020-09-16
- 2020-09-16
- 2020-09-16
- 2020-09-13
- 2020-09-16
- 2019-01-28
- 2020-09-16
- 20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