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事业单位考试申论模拟试题(2020-09-20)
发布时间:2020-09-20
关于2020年事业单位考试。51题库考试学习网为大家准备了2020事业单位考试申论模拟试题(附答案),下面一起来看看吧!51题库考试学习网会一步一步陪你备考,每一次练习的成功,都会淋漓尽致的反映在分数上。一起加油前行。
新闻稿件(2017年国考·副省)
【作答要求】
假如你是某报社记者,请根据“给定资料3”,以“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为题,写一篇报道。(20分)
要求:内容具体、全面;语言流畅,有逻辑性;不超过500字。
【给定资料】
材料3
B县县委书记W在几次不同场合所作的讲话中都涉及了打造“活力水城”的话题。
(1)9月15日,在B县县委召开的一次会议上,W说:
古语有云:“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择水而居是人类生存的本能,利用水资源又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为此,我县要立足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要按照“碧波映城,城托青山,人在城中,城在画里”的美好愿景,塑造我县的水系空间,使我们的县城河、湖、湿地合理连接,具有多样滨水公共空间,达到“水丰、水清、水美、水活”,实现“蓝天、碧水、绿地”相互融合,使“水城”真正充满“活力”。
(2)穿城而过的南河,曾因乱排乱放,变成了一条“臭水沟”,市民避而走之。10月1日,B县打响了南河治污战役,W在治污现场会上说:
南河治污,我们要采取“河外截污、河内清淤、中水回用、生态修复”的模式,强化“该停的停,该关的关,该并的并,该转的转”的治污方略,将取缔324家污染企业,使南河变得河水清澈、绿影婆娑、鱼虾畅游,进而推进县内其他两条河流的污染整治。为巩固“三河”治理成果,加大对水系的保护力度,我们将要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保护与修复现有水体并适当增加水面,使城市水面率达到10%以上;二是通过工程措施保护“南河”“北河”“梅江河”的生态需水量与流动性;三是保护并逐步改善中心城区水质;四是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水体景观和便利的亲水娱乐空间。
(3)11月5日,W在“‘水城’如何建设”的座谈会上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城”建设不仅要让城市水系发达,水域面积占城市面积的10%以上,水网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5公里以上,还要让城内有“活水”。为让“水活”,通主脉、保供给、建支脉就势在必行。
目前,我县城区水域面积已经达到3400亩,城区水面比例已经达到9%。这些都是“活血化瘀”的效果,我县将强力为水建“安乐窝”。“三河”治理工程,将治愈“南河”“北河”“梅江河”的“动脉粥样硬化”,以畅通水流渠道。
而各级水库的建设和完善,将保证“活水”有“源头”,供“血”充足。同时,建成“一河三湖九湿地”,加强对现有水体、水系的保护,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等诸多举措,都有助于促使总水量“脱贫致富”。届时,“水域面积占城市面积的10%”将不是梦。
“大动脉”畅通了,“供血”就充足了。水能否“活”的另一关键因素,就是遍布我县城区“全身”的“毛细血管”。只有“毛细血管”畅行无阻,才能把“山在城里留,水在城里游”这一理念转化为现实。按照规划,53平方公里的城区,要建设总长为260多公里的水网,才能达到“水城”水网密度的标准。因此在“水城”的打造中,我县将加大对水系修建的力度,使水网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5公里以上。
(4)11月18日,在欢迎省作协组织的“水与城市”考察团的见面会上,W说: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都将水作为其作品的意象,如“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等。水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保障,更是人类精神的寄托。
水之美,在于其能增色添彩。想象一下,水网密布、“一河三湖九湿地”如一颗颗绿宝石镶嵌于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之间,人行其中,耳听“小溪潺潺”,眼见“如蓝绿水”,定会忘记城市的喧嚣,使内心获得片刻宁静。水之美就在于以其声、以其色、以其形,让人逃脱樊笼,复返自然。
水之美,在于其能滋养生命。我县将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一概念做出最新诠释。在满足城市防洪要求的基础上,利用景观、防洪河道等将城中水系连成一体。合理组织水上游览线路,完善“亲水”设施,增加市民参与度。增加城内景观湖面,提高城区水面率,保持并净化水质。采取这一系列举措,打出“水城”名片,发展“周末旅游经济”。借此发展我县第三产业,增加老百姓的经济收入。我有一个梦想,希望3年后,我县大多数市民走出家门不远,就能够感受到水的灵气,享受到水生态带来的舒适和愉悦。那时再欢迎诸位作家来我县感受“活力水城”的魅力。
【参考答案】
打造“水清、水活、水美”的“活力水城”
择水而居是人类生存的本能,利用水资源又使人类生活更加美好。水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保障,更是人类精神的寄托。但是,南河因乱排乱放成了“臭水沟”,市民避而走之。因而,打造活力水城势在必行。
活力水城是指水系空间丰富、滨水公共空间多样、实现“蓝天、碧水、绿地”相互融合的城市。活力水城打造:
一、水清是前提:开展三河治污工程并积极巩固,加大水系保护力度。
二、水活是关键:通主脉、“三河”治理工程,“动脉粥样硬化”;保供给、建设和完善各级水库;建支脉、加大水系修建力度,增加水网密度。
三、水美是保障,水之美,在于其增色添彩、让人复返自然、滋养生命。要合理组织水上游览线路,完善“亲水”设施。增加城内景观湖面,提高城区水面率,保持并净化水质。
活力水城可以让人感受水的灵气、享受水生态带来的舒适和愉悦,可以让城市建设更有魅力,让城市生活更和谐。
以上就是本次51题库考试学习网和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小伙伴们能够继续努力,相信最后一定会取得好成绩的。关注51题库考试学习网,还有更多有关考试练习在等着你哦!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事业单位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对于社区工作者而言,工作分配的过程中任务分配不合理,资金供给不足,社区工作者工作能力差,服务意识差,权责换分不明确往往是导致社区工作难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社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之间缺少沟通往往是社区工作不协调的直接导火索。所以,想要改变这种情况,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切实的解决问题:
第一,对于社区工作人员,合理分配工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所以在分配工作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社区工作人员的数量,能力以及工作热情,任人唯贤。保证在工作分配的过程中做到公平合理,知人善任。
第二,加大社区的资金投入。不论是居民的社区建设还是社区工作部门的硬件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政府在资金分配比重中,应该适当的增加社区的资金投入,保证资金到位。
第三,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强化服务意识。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直接影响到辖区内百姓的生活。所以,可以通过定期培训,定期考核等形式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强化服务意识,保证社区工作高效运行。
第四,实行社区工作责任张贴,明确工作职责。充分利用社区的公告栏以及社区的网站,张贴写明每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明确工作任务,确保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有人可找,从根本上杜绝无人管理的状态。
第五,召开社区大会,促进沟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离不开沟通,所以,社区想要避免人民的误解,就要采取召开社区大会或者是社区联谊会等方式,加强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使得社区真正成为人民的社区,做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桥梁。
第六,拓宽监督渠道。积极的监督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的表现,也可以鞭策社区工作按照国家和人民的意愿发展,所以拓宽监督渠道有利于让人民监督权利,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
B.矫正 如法炮制
C.纠正 心安理得
D.匡正 亦步亦趋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0-10-16
- 2020-09-19
- 2020-10-18
- 2020-10-19
- 2020-10-22
- 2020-09-20
- 2020-10-11
- 2020-10-19
- 2020-10-19
- 2020-10-14
- 2020-10-10
- 2020-10-12
- 2020-10-17
- 2020-07-27
- 2020-10-14
- 2020-10-17
- 2020-10-16
- 2020-10-16
- 2020-10-10
- 2020-10-16
- 2020-09-19
- 2020-10-25
- 2020-09-19
- 2020-10-14
- 2020-10-11
- 2020-10-12
- 2020-10-18
- 2020-07-27
- 2020-09-19
- 20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