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报考上海公务员,请问一下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吗...
发布时间:2021-04-23
我想报考上海公务员,请问一下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吗?谢谢
最佳答案
这些就是报考的要求
希望你符合 加油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应届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主要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央机关直属市(地)级机构职位、县(区)级及以下机构职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10%—15%的计划用于招录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中央机关直属县(区)级及以下机构职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根据《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采取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
招考职位明确要求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报考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具有在县级及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报考中央机关的人员,曾在市(地)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以上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时间截止到2018年10月。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报考人员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招考职位。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公务员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发现?
B.东欧地区广泛食用甜烈性酒,该地区的食管癌发病率很高
C.烟草中含有多种致癌成分,其在人体内代谢物与酒精在人体内代谢物相似
D.有科学家估计,如果美国人都戒掉烟酒,那么80%的消化道癌可以避免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喝酒的人群中,多种癌症的发病率升高了。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论据。从本质上解释了“酒精本身不致癌却使多种癌症发病率升高”的原理,即致癌的是酒精的代谢产物,具有加强作用。
B项:增加论据。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说明某地区的某种烈酒使某种癌症的发病率比较高,具有加强作用。
C项:增加论据。属于类比选项,提到烟草与酒精代谢产物相似,烟草有致癌成分,但是没有说明致癌的到底是烟草本身还是烟草的代谢产物,因此,不能明确加强。
D项:不明确项。消化道癌的减少到底是由于戒烟还是戒酒导致的并不明确,无法确定喝酒致癌,不具有加强作用。
第四步,强度比较。
本题中A选项是从本质上解释说明酒精的致癌原因;B选项只是举个特殊地区特殊酒类特殊癌症的例子来加强,不具有普遍性;C项是类比的方式,并不能明确加强,故A项的加强力度强于B、C项。
2007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1055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0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59万公顷,增加7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94万公顷,减少60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67万公顷,增加10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50150万吨,比上年增加350万吨,增产0.7%,其中:夏粮产量11534万吨,增产1.3%;早稻产量3196万吨,增产0.3%;秋粮产量35420万吨,增产0.6%。
全年棉花产量760万吨,比上年增产1.3%。油料产量2461万吨,减产4.2%;糖料产量11110万吨,增产11.4%。烤烟产量239万吨,减产3.9%。茶叶产量114万吨,增产10.9%。
全年肉类总产量6800万吨,比上年减少3.5%。其中,猪肉减少9.2%;牛、羊肉分别增长6.1%和5.8%。全年水产品产量4737万吨,增长3.3%。全年木材产量6974万立方米,增长5.5%。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Ⅰ.2003-2007年我国的粮食产量是逐年增长的 Ⅱ.2006年我国的棉花产量不足750万吨 Ⅲ.2006年我国的油料产量超过2500万吨 Ⅳ.2006年我国的水产品产量不足4500万吨
B. 2个
C. 3个
D. 4个
B. 人情交往关系具有更多的“私人”性质,而公共生活具有更多的“公有性质”,二者在本质上是相互对立的
C. 人情关系到了公共生活领域,就显出其狭隘性,不一定对公共生活起破坏作用
D. 人情关系到了公共生活领域,会出现以人情分配公共利益的情况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1-12-18
- 2021-01-12
- 2021-02-13
- 2021-03-25
- 2021-12-26
- 2021-01-12
- 2021-01-16
- 2021-12-19
- 2021-01-28
- 2021-04-30
- 2021-05-24
- 2021-03-21
- 2021-05-22
- 2021-03-07
- 2021-12-25
- 2021-01-07
- 2021-05-03
- 2021-03-17
- 2021-12-24
- 2021-10-31
- 2021-01-11
- 2021-12-20
- 2021-10-21
- 2021-02-08
- 2021-03-17
- 2021-12-18
- 2021-06-09
- 2021-02-09
- 2021-05-26
- 20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