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大佬知道计算机类考试大纲?谢谢啦

发布时间:2021-01-21


有没有大佬知道计算机类考试大纲?谢谢啦


最佳答案

具体的就是下面这些了 当然啦仅供参考哦    不懂得可以追问我

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 

公共科目笔试包括《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申论》三部分。 
公共科目笔试范围以《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为准。考试用书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全国指定用书《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公共基础知识学习指导》。
公共科目笔试结束后,各招考部门在笔试合格人员中,按照笔试总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按计划录用人数3倍的比例确定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人选。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时间由招考部门另行通知。招考专业涉及中文、法律、计算机、通信、经济类、管理类、财经类、外语类、文秘类等专业。 
公务员考试包括笔试(公共科目、专业科目)和面试。 
公共科目笔试结束后,各招考部门比例确定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人选。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时间由招考部门另行通知。招考专业涉及中文、法律、计算机、通信、经济类、管理类、财经类、外语类、文秘类等专业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目的是全面测试报考者是否具备公务员职位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水平,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研究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它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测试 
分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知识是对公务员任职的基本要求,主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其考试科目包括政治、行政学、法律、公文写作与处理。其中政治又由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时事政治这五个部分组成。专业知识则主要是指从事具体的某一专业或职业所必须具备的业务知识,它因专业不同而有差别。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对此作出统一规定,由各省、市、自治区以及专业部门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状况和具体特点进行灵活设置。只有1992年中央国家机关补员联合招考,才设置了财务、文秘、人事、法律及档案管理五个专业的通用专业考试科目。 
(二)能力测试 
通过口试、笔试等方式来测试报考者的知觉速度与准确性,判断推理、言语理解、资料分析和数量关系等方面的能力。它实质上是对人的潜能的一种考查,因而具有相当的难度。在公务员考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技能测试 
主要是考查公务员报考者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所学知识或智力的运用能力、处理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群体适应等能力。 
(四)心理测试 
这项内容虽然还没有在所有的录用考试中得到普遍的应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方面的要求必然会日益强烈。心理测试的目的是考察报考者的性情、意志、品质以及反应等心理素质是否符合一个合格的国家公务员所必须达到的各项要求。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公务员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下列成语与工艺技术或行业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量凿正枘--木工
B.锦上添花--纺织
C.炉火纯青--冶炼
D.青出于蓝--陶瓷
答案:D
解析:
“量凿正枘”是指木工度量器物孔眼的大小方圓制作可与之相契合的榫头。比喻说话办事须从实际出发,与木工行业相关,因此A项对应正确;“锦上添花”是指在锦上再绣花,比喻好上加好,美上添美,与纺织行业有关,因此B项对应正确;在冶炼青铜时,产生了青色的气体时杂质就基本除去了,后来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现在用“炉火纯青”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可见炉火纯青与冶炼工艺有关,因此C项对应正确;“青出于蓝”是说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用以比喻学生的成就超过老师,该成语的产生与陶瓷制作无关,因此D项对应不正确。

股东代表诉讼是指当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公司却息于起诉时,公司的股东即以自己的名义起诉,所获赔偿归于公司的一种诉讼制度。
根据上诉定义,以下情形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是:

A. 甲公司连续5年盈利,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
B. 乙公司由于经营不善,连年亏损,公司股东要求查询会计账簿,被公司拒绝。
C.丙公司经理私自以公司资产为他人提供担保,公司董事会就此提出诉讼。
D.某公司公司拖欠丁公司大笔贷款已近两年,而丁公司董事会和经理未采取任何措施索要。
答案:D
解析:
【答案】D

根据以下材料,完成问题。
2005 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604 亿元,比上年增长25.7% 。其中,城镇投资75096 亿元,增长27.2%;农村投资13508 亿元,增长18.0% 。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823 亿元,增长27.5%;第二产业投资31598 亿元,增长38.4% 。

根据资料我们可以推知,2005 年在城镇投资中第三产业投资约为( )。


A. 42675 元
B. 45955 元
C. 52983 元
D. 56183 元
答案:A
解析:
75096-823-31598,可由万千位计算得42,故答案为A。

品质:好坏:质量

A.食物:大小:重量
B.分数:高低:成绩
C.旅游:远近:兴趣
D.人口:多少:密度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品质”是“质量”“好坏”的评判标准,为对应关系。第二步,辨析选项。B项,“分数”是评判“成绩”“好坏”的标准,为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因此,选择B选项。A项,“食物”不是评判“重量”的依据,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旅游”不是评判“兴趣”的依据,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人口”的“密度”不仅仅是“人口”的“多少”决定的,还取决于“人口”居住面积,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