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了解,国家公务员考试分数线是多少?谢谢

发布时间:2021-12-27


有没有了解,国家公务员考试分数线是多少?谢谢


最佳答案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没有进入考试阶段,因此还不能确定考试分数线,在此列出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分数线供大家参考:
报考省级以上(含副省级)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105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60分。
报考市(地)、县(区)级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90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50分。
给予政策倾斜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
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15个省区市)市(地)、县(区)级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85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45分。
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定向招录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85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45分。
非通用语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85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45分。
特殊专业职位的合格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85分,且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不低于45分。
银监会、证监会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公共科目分数线按照职位所属层级划定,且专业科目考试不低于45分。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公务员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是个不争的事实,对于全球气候变暖,之前普遍认为“极其可能”是人类影响造成的。但是中科院地质地球所最近提出了一个新观点——气候变暖变化存在约500年的自然周期,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刚好位于最近一次500年周期的暖相位上。该研究还认为:今年已经达到这一暖相位的峰值位置,接下来有进入冷相位的趋势,即将开始百年气候变冷周期,这有可能减缓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
通过东北龙岗火山区的小龙湾玛珥湖年纹层沉积可以准确定年,中科院地质地球所的科学家就利用这一优势,分析了5350年以来(截至2005年)小龙湾玛珥湖周边地区植物花粉种类的变化。在植物花粉含量的变化中,有两种花粉(适合寒冷气候的松树花粉和适合温暖气候的栎属花粉)的含量相互消长,呈现周期性变化。
根据松树花粉增加和栎属花粉减少的峰值,指示的气候最寒冷时期先后出现在公元前2700年、公元年2200年、公元前1600年、公元年1200年、公元年900年、公元前600年、公元前300年,以及公元200年、700年、1200年和1800年前后,约年500年出现一次寒冷期。花粉含量的谱分析结果也呈现出显著的500年周期。
在中国历史上,1550年至1851年,明嘉靖至清道光年间,中国曾发生大规模极寒天气,被称为“明清小冰期”。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在这方面卓有成果,他注意到,清朝初年历史学家谈迁写了一本《北游录》,里面提到当时不但中国北方寒冷,就连江南也出现了河面结冰的情形。1654年(顺治十一年)11月,京杭大运河的吴江段冰厚三尺多,从吴江一直冻到嘉兴,要壮士凿冰,每天才能前行3、4公里。阳历11月南运河封冻,这在历史上是少有的。
由于温度下降,中国的农业经济也遭受了打击。清朝叶梦珠编辑的《阅世编》记载,江西柑橘本是贡品,当地家家户户广泛栽种。然而,在“明清小冰期”最盛的顺治、康熙年间,橘树常常被冻死,橘农吓得不敢再种橘树。
“明清小冰期”应该算得上是距离今最近的一次寒冷时期了。中科院的研究认为,大约从公元1830年开始了一个暖期,现在处于最近一次500年周期的暖相位上,可能已经达到峰值位置,有进入冷相位的趋势,这有可能减缓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
根据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龙湾玛珥湖年纹层沉积可以显示气候变暖
B. 松树和栎属植物适合在寒冷气候中生长
C. 花粉含量变化显示属于气候呈现冷暖周期
D. 气候研究最可靠的数据多集中在公元前
答案:C
解析:
根据第二段及第三段信息可知,“花粉含量变化的谱分析结果也呈现出显著的500年周期”,C项说法正确。根据第二段信息“通过东北龙岗火山区的小龙湾玛珥湖年纹层沉积可以准确定年,中科院……利用这一优势,分析了……”可知,沉积层本身并不能显示气候冷暖,A项错误;根据第二段信息“适合温暖气候的栎属花粉”可知,B项“栎属植物适合在寒冷气候中生长”错误;D项“最可靠数据”表述太绝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许多食物在超过120℃的温度下烘焙煎炸烤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在高温烹制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丙烯酰胺,这种物质对人类健康有潜在危害。为避免摄入过多丙烯酰胺,以下食物最应减少食用的是( )。

A.热茶
B.馒头
C.炒白菜
D.炸鸡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食物健康相关常识。第二步,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食物超过120℃的烘培煎炸烤时产生丙烯酰胺,可致癌。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D选项炸鸡在制作过程中经过“炸”的过程,并且温度超过120℃。因此,选择D选项。A项:热茶,“泡”茶时,最高水温为100℃,不产生丙烯酰胺。B项:馒头:制作过程是“蒸”,制作过程温度在100℃,不产生丙烯酰胺。C项:白菜中主要成分是水分,占90%以上,且在“炒”的过程中,锅内通常放入少量的油,因此达不到“烘培煎炸烤”的条件,不产生丙烯酰胺。


答案:A
解析:
题干第一个图形的右上角与A图的右上角相似、题干第四个图形的左下角与A图的左下角相似,由此可确定此题答案为A。组合方式如下图所示: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