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法律史的,请问公务员考试的条件?
发布时间:2021-12-26
我是法律史的,请问公务员考试的条件?
最佳答案
试卷一:综合知识。包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理学、法制史、宪法、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法律职业道德与职业责任;考试时间:8:30-11:30。试卷二:刑事与行政法律制度。包括:刑法、全文。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公务员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黄河凌汛发生在冬季河水开始封冻和春季河水开始解冻时,因冰坝阻塞水流甚至带来洪灾的一种河流特有的水文现象。纬度差异是引起凌汛的主要原因。秋末冬初、北部河水首先封冻,南来的未结冰的水流受阻排泄不畅、于是抬高水位,引起凌汛。冬末南部的河水先解冻,而北部河面依然冰层很厚,上游大量的水流夹带冰凌一起下泄,不仅无法破坏下游的冰层、甚至浮冰还会增进冰层的加厚,极易形成冰坝或冰桥、阻塞水流、抬高水位,发生凌汛。如果凌汛与黄河春季的洪汛结合起来,将会产生更大危害。因此要兴建许多大型的水利工程,防止凌汛泛滥成灾。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为恰当的是: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为恰当的是:
A.黄河凌汛产生的原因
B.黄河凌汛是一种河流特有的水文现象
C.防止黄河凌汛泛滥成灾的必要性
D.黄河凌汛产生的危害
B.黄河凌汛是一种河流特有的水文现象
C.防止黄河凌汛泛滥成灾的必要性
D.黄河凌汛产生的危害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介绍了什么是黄河凌汛,紧接着介绍了引起凌汛的主要原因,然后具体介绍了“凌汛”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其危害,最后通过“因此”提出对策,要兴建许多大型的水利工程,防止凌汛泛滥成灾。文段为“分—总”结构,最后一句为主旨句,强调了要防止凌汛泛滥。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C选项。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C选项。
“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一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森林具有( )的功能。
A.净化空气
B.过滤尘埃
C.减小噪音
D.涵养水源
B.过滤尘埃
C.减小噪音
D.涵养水源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诗句前两句“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意思是森林具有水库一样的功能,而水库具有储蓄水源、调节水流的能力;后半句“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是由于构成森林的多为木本植物,其根系多为直根系,这样的根系可以抓住土壤,使土壤流失减少从而使更多的水份积蓄在土壤中,体现了“吞”的作用;森林的蒸腾作用可以改善气候并增加自然界的水分循环,森林从地下吸收大量水,再通过树木树叶的蒸发,回到大气中,因而森林上空水蒸气含量要比无林地区上空多,所以在大面积的森林上空,空气湿润,容易成云致雨,增加地域性降水量,体现了“吐”。
因此,选择D选项。
第二步,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诗句前两句“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意思是森林具有水库一样的功能,而水库具有储蓄水源、调节水流的能力;后半句“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是由于构成森林的多为木本植物,其根系多为直根系,这样的根系可以抓住土壤,使土壤流失减少从而使更多的水份积蓄在土壤中,体现了“吞”的作用;森林的蒸腾作用可以改善气候并增加自然界的水分循环,森林从地下吸收大量水,再通过树木树叶的蒸发,回到大气中,因而森林上空水蒸气含量要比无林地区上空多,所以在大面积的森林上空,空气湿润,容易成云致雨,增加地域性降水量,体现了“吐”。
因此,选择D选项。
某行政村2004年冬季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计划36天完成,实际工作中,前15天完成了全部工作的3/5,接下来的10天又完成了剩余工作的3/5,后来的工作效率与刚开始15天相同,问一共提前几天完成?
A.7 B.8 C.9 D. 10
A.7 B.8 C.9 D. 10
答案:A
解析:
设工作量为1,则实际用时15+10+(1-3/5)×(1-3/5)÷(3/5÷15)=29,即提前了36-29=7天,选A。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1-02-16
- 2021-06-13
- 2021-06-09
- 2021-04-02
- 2021-10-31
- 2021-12-05
- 2021-02-10
- 2021-12-19
- 2021-03-15
- 2021-03-25
- 2021-03-09
- 2021-02-06
- 2021-10-28
- 2021-05-03
- 2021-10-12
- 2021-05-25
- 2021-01-23
- 2021-11-14
- 2021-12-18
- 2021-03-22
- 2021-03-03
- 2021-01-03
- 2021-07-31
- 2021-10-17
- 2021-03-20
- 2021-08-18
- 2021-06-12
- 2021-06-02
- 2021-03-08
-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