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工勤转事业干部编制好吗
发布时间:2021-06-23
行政工勤转事业干部编制好吗
最佳答案
-
工勤编制与干部身份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国家人事管理制度。
-
所谓【工勤编制】是指为工勤人员所设置的编制。工勤编制不同于行政编制(包括公务员)或事业编制,前者主要是为后者提供后勤保障,包括交通服务(司机)、餐饮服务(食堂工作人员)等。
-
所谓【干部身份】是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管理的制度,仅在一些情况下还有用,比如报考公务员,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称的认定、评定,工龄的审核等也和此有关。
-
所以工勤编制并不是干部身份。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事业单位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些主体既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也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 )
也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 )
A: 国务院
B: 中央军事委员会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
D: 三十名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联名
B: 中央军事委员会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
D: 三十名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联名
答案:A,B,C
解析:
我国《立法法》第14条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
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团决定列入会议议程。
第15条规定,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名,
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
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
再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专门委员会审议的时候,可以邀请提案人列席会议,
发表意见。
第26条规定,委员长会议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由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
由委员长会议决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
提出报告,再决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
如果委员长会议认为法律案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可以建议提案人修改完善后再向常务委员会提出。
第27条规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十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
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是否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
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
不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应当向常务委员会会议报告或者向提案人说明。
专门委员会审议的时候,可以邀请提案人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故本题答案选AB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
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
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团决定列入会议议程。
第15条规定,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名,
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
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
再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专门委员会审议的时候,可以邀请提案人列席会议,
发表意见。
第26条规定,委员长会议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由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
由委员长会议决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
提出报告,再决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
如果委员长会议认为法律案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可以建议提案人修改完善后再向常务委员会提出。
第27条规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十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
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是否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
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
不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应当向常务委员会会议报告或者向提案人说明。
专门委员会审议的时候,可以邀请提案人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故本题答案选ABC。
关于唐代诗歌及诗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李杜”指的是李商隐、杜牧
B.王维和孟浩然是边塞诗的代表作家
C.杜甫的诗因为反映了安史之乱时的社会现实而被称为“诗史”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王勃的名句
B.王维和孟浩然是边塞诗的代表作家
C.杜甫的诗因为反映了安史之乱时的社会现实而被称为“诗史”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王勃的名句
答案:B
解析:
王维与孟浩然均为盛唐时期杰出的田园山水派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为边塞诗代表,B项不正确。故选B。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
A.环境权
B.平等权
C.出版自由
D.受教育权
B.平等权
C.出版自由
D.受教育权
答案:A
解析:
A项,《宪法》第三十三和三十五条规定,平等权、出版自由、受教育权均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环境权不属于基本权利。
现在网上有很多网络用语,有人认为方便了交流也很形象,有人认为是对传统语言的亵渎,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解析: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崛起,有别于中国传统语言的网络语言也依托网络这样一个快捷、自由和方便的载体应运而生,并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普及和在社会中传播。对此,我们应该全面地看待网络用语。
语言其实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网络语言是时代发展过程中一种特定的语言现象。在网络时代,网络语言流行的原因主要在于:(1)由于网络具有快捷的特点,所以网络语言势必随势而生,其流行可以节约时间。(2)网络语言不仅代表着高效率,而且充满着一种求新求变、不断突破陈规的潮流感和前卫感。这种充满创造、突破传统的语言自然而然受到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追捧。(3)流行语的流行其实也是当下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是对传统语言的丰富。
一方面网络语言的流行犹如打开一扇新的窗户,阳光和新鲜的空气会进来。人们利用网络语言可以自由、轻松、诙谐幽默地表达思想、情感。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把不同的民族语言杂糅在一起使用,在形式和表情达意上呈现了网络语言词汇的创新性、随意性和简便性。它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新的智慧从而使伟大的汉语更加丰富,更具表现力。
但是另一面网络语言这扇窗打开的时候,也不免有些苍蝇蚊子会进来。网络上有时会充斥了一些粗暴、“晦涩”的网络语言。其最大的隐患在于对我们传统语言文化的冲击,使传统的语言失去了规范性,甚至可能会对处于模仿能力极强阶段的青少年造成无法逆转的影响,造成他们从小对某些汉语使用的根深蒂固的错误认识。
网络语言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语言,虽然存在着许多优点,但也不可避免的暗藏着许多不足之处。对其,我们应该趋利避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持一个恰当的度。对此我们可以做:
首先,加强网上舆论引导,控制、减少各种“噪音”。公民虽然有言论自由的权力,但是表达权和言论自由都是要以符合法律要求、不侵犯他人及公众合法权益为前提的。无端侵犯他人隐私权,公然诽谤他人、侮辱他人人格,用谣言混淆公众视听,这样的“噪音”当然必须努力加以控制、清除。
其次,提高公民网络素养,净化网络语言环境。教会公民在互联网所创造的新环境中能够独立学习的能力及创新意识、批判精神及社会责任感和文明意识。要通过教育,提高公民文明上网、文明使用网络以及识别网络信息真伪的鉴别力,以及正确、公正理解网络报道的事实的能力。只有这样,网络语言环境就能得到极大的净化,网络语言暴力就能得到极大的遏制。
再次,完善网络管理立法,加大以法治网的力度。可以实行网络网络实名制其实是要在网民隐私和公共安全两者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后台实名制最大限度地兼顾了两者。与此同时,必须加大力气依法加强网络监管,对放任甚至直接参与网络语言暴力策划的网站及时给予惩处。
最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舒缓现实的社会矛盾,推进社会和谐。这可以降低网民的偏激情绪,为遏制语言暴力、建设和谐网络提供良好的社会心理基础。
语言其实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网络语言是时代发展过程中一种特定的语言现象。在网络时代,网络语言流行的原因主要在于:(1)由于网络具有快捷的特点,所以网络语言势必随势而生,其流行可以节约时间。(2)网络语言不仅代表着高效率,而且充满着一种求新求变、不断突破陈规的潮流感和前卫感。这种充满创造、突破传统的语言自然而然受到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追捧。(3)流行语的流行其实也是当下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是对传统语言的丰富。
一方面网络语言的流行犹如打开一扇新的窗户,阳光和新鲜的空气会进来。人们利用网络语言可以自由、轻松、诙谐幽默地表达思想、情感。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把不同的民族语言杂糅在一起使用,在形式和表情达意上呈现了网络语言词汇的创新性、随意性和简便性。它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新的智慧从而使伟大的汉语更加丰富,更具表现力。
但是另一面网络语言这扇窗打开的时候,也不免有些苍蝇蚊子会进来。网络上有时会充斥了一些粗暴、“晦涩”的网络语言。其最大的隐患在于对我们传统语言文化的冲击,使传统的语言失去了规范性,甚至可能会对处于模仿能力极强阶段的青少年造成无法逆转的影响,造成他们从小对某些汉语使用的根深蒂固的错误认识。
网络语言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语言,虽然存在着许多优点,但也不可避免的暗藏着许多不足之处。对其,我们应该趋利避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持一个恰当的度。对此我们可以做:
首先,加强网上舆论引导,控制、减少各种“噪音”。公民虽然有言论自由的权力,但是表达权和言论自由都是要以符合法律要求、不侵犯他人及公众合法权益为前提的。无端侵犯他人隐私权,公然诽谤他人、侮辱他人人格,用谣言混淆公众视听,这样的“噪音”当然必须努力加以控制、清除。
其次,提高公民网络素养,净化网络语言环境。教会公民在互联网所创造的新环境中能够独立学习的能力及创新意识、批判精神及社会责任感和文明意识。要通过教育,提高公民文明上网、文明使用网络以及识别网络信息真伪的鉴别力,以及正确、公正理解网络报道的事实的能力。只有这样,网络语言环境就能得到极大的净化,网络语言暴力就能得到极大的遏制。
再次,完善网络管理立法,加大以法治网的力度。可以实行网络网络实名制其实是要在网民隐私和公共安全两者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后台实名制最大限度地兼顾了两者。与此同时,必须加大力气依法加强网络监管,对放任甚至直接参与网络语言暴力策划的网站及时给予惩处。
最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舒缓现实的社会矛盾,推进社会和谐。这可以降低网民的偏激情绪,为遏制语言暴力、建设和谐网络提供良好的社会心理基础。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1-04-26
- 2021-01-03
- 2021-04-16
- 2021-04-16
- 2021-04-02
- 2021-03-20
- 2021-02-01
- 2021-05-17
- 2021-10-31
- 2021-05-19
- 2021-09-08
- 2021-03-15
- 2021-06-15
- 2021-09-23
- 2021-11-06
- 2021-04-14
- 2021-04-25
- 2021-02-07
- 2021-03-19
- 2021-08-01
- 2021-01-27
- 2021-01-31
- 2021-03-26
- 2021-05-29
- 2021-03-31
- 2021-12-21
- 2021-08-14
- 2021-04-14
- 2021-03-23
-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