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问大家,在长治想知道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与企业...
发布时间:2021-12-18
问问大家,在长治想知道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与企业的不同?
最佳答案
我之前考过,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吧,与行政单位的区别
1、行政单位的定义:行政机关是指依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权,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指挥的国家机关。
2、事业单位的定义:事业单位是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从事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活动并以非盈利性为主的社会服务组织。同时部分事业单位也同时是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
3、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区别:
(1)内涵不同——行政单位是国家机关,而事业单位是社会服务组织。
(2)担负的职责不同——行政单位是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和指挥;而事业单位是为了社会的公益目的从事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活动。
(3)编制和工资待遇的来源不同——行政单位使用行政编制、由国家行政经费负担。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由国家事业经费负担。事业单位由全额拨款的,有部分拨款的,还有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行政单位人员的工资按《公务员法》由国家负担,而事业单位则根据不同的管理模式实行不同的待遇。
与企业的区别
事业单位和企业有很大不同,事业单位是具有公益性质,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组织,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和企业绩效工资最主要不同点在于经费来源和保障。企业绩效工资完全决定企业盈利情况,根据企业的薪酬战略及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发放;而事业单位则不同,事业单位根据单位不同类别,其绩效工资的经费来源和保障有所不同,义务教育中小学绩效工资经费来源主要由县级财政保障,省级财政统筹,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及东部部分财力薄弱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所需经费,按单位类型不同,分别由财政和事业单位负担,但事业单位的创收收入如何规定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公益型事业单位如果把主要精力用在创收或提供公共服务也高价收费,这就偏离了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这些需要通过制度进行规范和安排。
下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 事业单位考试 的相关考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B.小庄有闲钱1万元,他投资了股票,结果损失2000元;如果他投资期货,将获利1000元。为此他付出了8000元的机会成本
C.小贾、小郑如果在甲公司工作,将获得5万年薪;如果在乙公司工作,将获得4万年薪;如果在丙公司工作,将获得3万年薪。结果,小贾选择了乙公司,小郑选择了丙公司,他们付出了相同的机会成本
D.小王如果将汽车卖给小李,将得款12万元;如果将汽车卖给小明,将得款10万元,结果他将车卖给了小李,他赢得2万元机会成本
B.赣、渝、黔、琼、滇
C.赣、渝、蓉、琼、黔
D.赣、渝、贵、琼、湘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给定材料
1.199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中央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到如今已经整整二十年,在这二十年中,广东、浙江等省相继开始公车改革试点,但始终“雷声大雨点小”,成效甚微,百姓的质疑声也此起彼伏。“公车消费”作为“三公消费”的重头,车轮腐败如同一个巨大的“无底洞”,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的损失,对党群干群关系造成严重影响。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公布数据显示,仅2014年1月,全国查处的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事件就有442起。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民法室主任孙宪忠说,长期以来百姓对公车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公车超标和超范围使用方面,有些国家公职人员争坐高级车,有的官员甚至把司机视作自己公款雇佣的“家庭服务员”,包括送孩子上学、家属上街买东西都用公车。
以下,是一名基层公务员关于公务用车的“实话实说”:
在广州市,1997年规定市政府、人大各配公务车3—8辆,可现在市直部门通常配车都在20辆以上,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厅局级领导、非领导的专车,普通公务用车极少。
比如广州某市直单位20多辆车中,只有3辆车况最差的车是工作用车,其他都是领导专用车,根本无法保障公务使用。处级、科级干部公干经常需要坐地铁或公交。
到厅级后,不但领导本人,连上级都觉得熬出来不容易,应该享受特权,所以各单位不断打报告申请车辆配给领导,上级也愿意做好事,安抚好下级,所以睁只眼闭只眼,不知不觉配车范围就越来越大了。
越往基层,熬到处级、科级的难度不亚于省、市的厅级。所以,到区县街镇,超标配车情况更严重。区县,副处以上就配专车,正处往往还配专职司机。
在最需要车辆的基层一线执法系统,超标配备更严重。公安、城管等执法系统,甚至副处级都配备专车和专职司机。
在公车配备GPS定位系统以前,正科级领导就可以把单位的执法办案车辆开回家作为私家车使用,情况非常普遍。离谱的是,真正的办案人员工作用车反而得不到保障,逼得没办法,还要战战兢兢向领导“借”车。
比如,原来广州某区公安局,一个基层侦查大队(副处级)的内设中队15人左右,配备3部办案用车,分管副大队长(正科级)占有一部车况最好的吉普车,中队长(正科级)占有一部车况次好的吉普车,真正办案的14个人,共用一部已经过了报废期的面包车。
经常为了车辆使用而吵架,万不得已才向领导“借”专车。最滑稽的场景是,因为车况太差在冬天,当侦查员需要守候跟踪犯罪嫌疑人的时候,他们必须凌晨六点多摸黑热车,否则到用的时候根本打不着火,犯罪嫌疑人一加油门就不见了,办案民警哭笑不得。
公务用车已经完全背离了设立的初衷,几乎完全变成了领导的“福利”,现有的公务车制度实际上是在降低行政效率。
2.连续多年呼吁公车改革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说,公车的数量可能没人统计清楚,但远超200万辆,“近年来膨胀速度加剧,一些单位变着法儿增加车辆”。
叶青说,短短十年间,有的单位公车从10辆增加到30多辆,数量膨胀了3倍,在西部最不发达地区的一个县,公车数量也超过400辆,可见公车泛滥之严重。
据国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调研数据显示,以200万辆的公务用车数量计算,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1500亿一2000亿元(不包括医院、学校、国企、军队以及超编配车),每年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增长率为20%以上。而民间和专业学者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公车数量约300万~350万辆,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为3000亿一4000亿元。据估计,地方公车消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在6%~12%。
据记者采访了解,不少公车在使用过程中,都有人为浪费现象。比如,各地开会基本都是一个领导一辆车,开会几个小时期间,部分车子一直不熄火。同时,加油、维修虚开发票等现象大量存在,使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据有关部门调研结果显示,一些单位一辆公车一年仅维修费用就高达10万元以上,甚至有的公车一年换了40多个轮胎,几乎每周换一个,其中漏洞可想而知。
据国家发改委及广东省测算,党政机关的公车,每万里运行成本是社会运营车辆成本的5—6倍,而使用效率则仅为社会运营车辆的1/6~1/5。
伴随着公车数量膨胀,公车私用愈演愈烈。一名地方干部甚至对记者说,现在不单是公车私用,更出现了普遍的“公车家用”问题。
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就在近期各地落实“八项规定”的背景下,清明节期间,仍有多省市发现大量公车“顶风”扫墓、旅游的现象。譬如辽宁铁岭,虽然三令五申要求严管公车,在假日期间封存5000辆公车,但仍有34个单位因公车违规使用被查处。
长期研究“三公”消费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余南平说,十多年来虽然各地公车改革之声不断,但“越改越多、越改越乱”是不争的事实。改革试点或无疾而终,或者成为“半拉子工程”,甚至出现“补贴照拿、公车照坐”的局面,车改成了变相福利,影响公车改革的公信力。
“年复一年的改革不彻底,难抑普遍违规。”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卫华说。
3.在公车改革的漫长道路上,由于缺乏统一部署和标准,各地的公车改革都是各自试点,其方法各不相同。
北京:
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分6个档次对干部进行车补,包括实职副处级干部每人每月1800元,非实职处级干部每人每月1300元,科长每人每月500元,科员、办事员每人每月200元等。
同时,对现有公车进行合理处置。除保留4辆公务用车保障书记、镇长、人大主任和紧急公务使用外,对其余20辆公务车,经机动车评估公司统一评估作价后,公开面向机关领导、科级以下干部、司机和社会4个等级依次进行认购。
鼓励参与车改的干部购买机关现有的旧车或购买新车,对购买新车的给予购车价格20%的一次性补贴,最高可补3万元。
昆明:
“传统的货币化改革,也就是发放现金乘车补贴,治标不治本,容易出现‘拿了补贴,公车照开’的现象,反倒会增加财政负担。群众也会有质疑,认为我们是在变相解决公务员的福利问题。”昆明市纪委党风室主任季志远说,通过反复考量,昆明车改实行了公务用车专用卡定额包干管理制度。试点选择了经济比较发达、公共交通资源比较完善的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四个主城区。
改革共将221个单位(含9个办事处)5344人列入试点对象。试点单位各类公务车920辆全部收缴,其中车况较好的258辆预留为公共交通服务车队用车,66辆按车辆编制和工作要求划拨执法部门使用,执法部门不再另行购买新的公务用车。对较为陈旧的134辆作了报废,其余462辆向社会公开拍卖。
利用留用的258辆车,分别组成了四区的机关公务交通服务车队,承担改革单位必需的公务交通保障服务。根据各区近三年的车辆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平均数,测算出定额包干管理经费为每人每月400元。经费由区财政核拨至各试点单位,主要用于私车公用时在指定地点维修、加油,购买公交IC卡,租用区机关公务交通车和其他社会车辆的费用支出,使用情况按季度公示,超支不补。
温州:
为了整顿公车使用的一些问题,温州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加强党政机关公务车辆管理的规定。主要有:公车贴标,所有公车须统一贴上由温州市反腐败斗争联席会议办公室制作的公车标识;严禁公车私用,对因私确有特殊原因需借用公车的,必须在用车前提出申请,填单,说明用车原因、时间、线路,经单位负责人同意后方可使用,用车按0.8元/公里付费;严格执行浙江省有关规定,严禁超编、超标购车和违反规定向企事业和下属单位借、换车辆;非工作时间公车须入库;车辆定点维修、加油、统一投保第三方责任险;配备专职驾驶员;公车发生交通事故或被盗被抢等重大问题,必须逐级报告。
4.2014年7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全文向社会公布。两个文件明确了公车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全国范围公车改革的大幕正式开启。
根据《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公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力争2014年年底前基本完成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其所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2015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地方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用2至3年时间全面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指导意见规定了改革公务交通保障方式、合理确定党政机关公务交通补贴标准、妥善安置司勤人员、公开规范处置公务用车的具体办法。
《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是针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参改范围、人员范围和车辆范围。
中央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的方式是在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后,对参改的司局级及以下工作人员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自行选择公务出行方式,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城区)内公务出行不再报销公务交通费用。具体为: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适时适度调整公务交通补贴标准。
根据方案要求,本次公车改革取消的车辆将通过公开招标评估,引入拍卖机构,公开拍卖等方式公开处置。
但在前几年,公车拍卖车辆价格却偏低、或者定向卖给内部人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公车改革的成果,甚至还被认为是变相贱卖公共资源。
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表示,前些年进行的公车拍卖中确实存在公车被贱卖的情形,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对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表示认同,他向记者表示,自己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发生。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法学院院长陈晶莹表示,政府部门应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借鉴目前司法网拍的成功经验,利用淘宝网等网络平台便捷、高效、可信的特点,鼓励各省市将公车拍卖放在网络平台上来进行,让网络拍卖为公车改革助力,为改革的公平透明性助力。
彭澎表示,网络拍卖只是一种形式,便利和效率是其可取之处。不管采取哪种方式处理公车改革取消的车辆,都应该保证其公平、公正,让体制内外的公众都能够公平参与竞争。张燕生则认为,公车拍卖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同时进行,线上线下同时进行,让不会上网的人也可以参与进来。
5.全国公车改革正式启动了,那么,网民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网友“荣剑2008”:公车改革涉及副部以下的所有官员,范围不可谓不大。但公车作为官员的一项特权,实行了几十年,能否一朝禁止,尚有待观察。要警惕以办公事为名,巧立名目,继续维持这项特权。党内的限制性规定从来就不少,关键在于落实!
网友“互联网信徒王冠雄”:(1)政令要出中南海,落实到全国。(2)要监督,不能保留车又拿补贴,成变相加薪。(3)能否取消特权车牌?(4)在网上公开剩余公车牌照、单位、使用人,让社会监督。
网友“沙漠动力”:推进公车改革关键在于落实,以及认真研究在发放公车补贴中的各类违规操作,防止个别机构利用政策的不完善打擦边球。
网友“向定杰”:公车改革终于在全国破局了,顶层设计已经出来,只要中央国家机关率先垂范,有效推动;地方加大落实、强化监督不走样,这样的好制度得到好执行,车改就能越走越远,质疑的声音也会越来越少,群众的掌声也会越来越响!
网友“@囧囧医森”:副部级以下取消公车,很大程度上可以缩减三公消费。不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很重要,公车应统一标识、统一车型,接受人民监督!
网友“奋斗的鱼鱼”:各级党委政府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用车“红线”标准,明确界定公车运行边界,让公车不随“官”而配,而是真正因“公”而动;要严守车补的“警戒线”,有效遏制地方借车改之名发放“公车福利”的冲动,走出传统“车补即是福利”的误区。
网友“两广云雾山人”:车改采用按级别发补贴,殊不知在基层经常下乡的都是职务较低的人员,而车补却最低,如何工作?少用车的是不是变相加了工资?在机关建立事务车队,按需调配派车,更公正。
网友“117.136.*.*”:大家就看到领导什么的,你们想过开车的司机吗?550万司机何去何从?我们也是无辜的,我们就拿2000多一个月,要养家。我们是弱势的,我们怎么办?
6.山东平阴县政府大院。大约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内,有4辆公务电动车交还给值班室。值班室的登记本上记录着公务自行车、电动车使用的情况。一位姓孔的同志说,从推行公务自行车、电动车以来,这样的登记本已经用完好几本了。
平阴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廉玉波介绍,平阴县推行公务自行车、电动车,县委、县政府倡议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外出在5公里以内的,尽量骑公务自行车。“推行公务自行车,不仅节能环保,而且拉近了公务员和老百姓的距离,效果还是可以的。”廉玉波说。
县城里的居民对这些公务自行车并不陌生。由于平阴是远近闻名的玫瑰之乡,这些自行车和电动车,都漆成了玫红色,很醒目。车前有筐,便于放置文件材料。据了解,这些自行车都由企业赞助,政府则出资修建车棚等设施。
“春夏秋三季,公务自行车使用相当多。冬天天气较冷,用得相对少一些。平时电动车用得要多一些。”廉玉波说。
“绿色出行、低碳办公”是平阴县去年推行公务自行车时提出的口号。记者走访发现,骑公务自行车绿色出行,渐渐在一些机关工作人员中成为共识。
记者粗粗算了一笔账,以一个单位一次公务出行3公里为例,来回为6公里,以每辆车百公里耗油10升算,6公里的油费就是4.5元,按该单位一天出5次公差计算,那就是22.5元,每个月的油费将近500元,一年下来就是6000元。如果都使用公务自行车,这笔钱就能省下来。
“天天骑着这个车确实方便,既节省时间、环保,又提高效率。”在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的张云岗每天都要到几个单位维修水电,切实感受到了公务电动车和自行车的好处。
平阴县政府党组成员刘家勇则从另一个层面看待公务自行车的好处和意义:“骑自行车公务外出,还会引导我们的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放下架子。你想一下,一个官员从轿车上下来与从自行车上下来,姿态会一样吗?对我们的百姓来说,感觉会一样吗?”
机关于部会不会觉得骑自行车“没面子”?参加工作两年的平阴县法院工作人员赵新丽说:“玫红色本身就是公务自行车的标志,人们一看就知道,骑着它上街办事,很体面的,一点也不会觉得丢面子。”
济南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一位负责人肯定平阴县推行公务自行车的动机和做法,他认为,在一些县城,因为地域不大,距离不远,适合推广公务自行车。
怎样让公务电动车和自行车使用得更多,并且坚持下去?平阴县一位机关工作人员说,目前在平阴虽然形成了这种骑公务自行车的风气,但风气还不是很浓厚。就此来说,还要多宣传,让绿色出行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还有干部说,倡导绿色出行,最重要的是领导带头,起表率作用。下级看上级,群众看干部。一个单位,如果领导带头多骑自行车,那么下属和工作人员就不会多乘坐小汽车,这就有利于尽快形成风气。
7.官员“出无车”,可谓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干部待遇的一个重大转折。两千多年前齐国有个叫冯谖的谋略家,到齐相孟尝君家里做门客,所求待遇就是食有鱼、出有车、家有养。改革开放以来,机关公务用车越来越豪华,公车消费恶性膨胀。现在,“传统”已经注定很快将被废除。
车子本是一种交通工具,公车之用在于方便公务人员办理公事,但当权力失去有效监督制约,公车配乘就会脱离其本来功能,而变成一种排场。古代官场有所谓“八抬大轿”,算是威仪赫赫了。今天的公车,动辄三点几甚至以上排量,定价几十万元。全国每年的公车消费,据估计以千亿元计,又滋生出公车私用、开特权车等腐败现象,民怨极大。
全面推进公车制度改革,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举措。有专家分析,全国每年公车支出约3000亿元,车改可以至少节约三分之一,也就是每年节约1000亿元左右,这还是相当保守的估计。取消公车,等于从源头上消除了公车腐败,是一种反腐败治本之策。
事实上,公车最坏的影响在政治层面,取消一般公车的更重要的意义也是在政治上的。老实说,中国的公车史,实际上就是一部特权发生史和膨胀史。改革开放以来,公车出现了以横
冲直撞闻名,乱开警灯乱鸣警笛,配置、装饰豪华,公车私用等问题。公车特权的发生,彰显的是权力观的异化,公车的特权化,成为某些领导干部的生活方式。
公车腐败的本质,就是其离实用价值越来越远,最后变成一种特权符号。它标志官员不同于普通民众的“高贵”身份,显示他们的官威,使一些干部有一种“人上人”的社会优越感。原本领导干部是百姓公仆的权力观,被极大地扭曲了。取消公车,将有助于他们回归现实,恢复正确的权力观。从这种意义上说,取消公车是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迫切要求,是顺应民心民意之举。
作答要求
(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公务用车制度的弊端也越来越突出。请根据“给定资料1、2”,概括我国公务用车制度的积弊。(15分)
要求:概括全面、准确;不超过150字。
(二)“给定资料3”介绍了北京、昆明、温州在公车改革中的探索与尝试,请概括三地采取的改革模式,并分析每种模式的利弊。(20分)
要求:概括准确,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准确,字数不超过350字。
(三)“给定资料6”介绍了平阴县推行公务自行车的情况,假如你市要效仿这一做法,鼓励公务人员“绿色出行”、5公里内选择公务自行车出行,作为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请拟写一份倡议书。(25分)
要求:(1)内容具体,指向明确;
(2)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3)不超过450字。
(四)“给定资料7”提到了“中国的公车史,实际上就是一部特权发生史和膨胀史”,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要求:概括全面、准确;不超过150字。
【答案提示】
1.运行成本高,财政负担沉重。
2.使用效率低下,加油、维修虚开发票等现象大量存在,人为浪费惊人。
3.公车私用、变相专车现象严重,工作用车得不到保障,资源利用失衡。
4.超编配车,公务用车成为领导之间进行盲目攀比、贪图享乐的工具。
(二)“给定资料3”介绍了北京、昆明、温州在公车改革中的探索与尝试,请概括三地采取的改革模式,并分析每种模式的利弊。(20分)
要求:概括准确,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准确,字数不超过350字。
【答案提示】
1.北京:货币化模式。即取消公检法等特殊用途车辆以外的公务用车,改公务派-*r-为交通补贴,按照行政级别、岗位发放。
利:职务消费货币化从根本上解决了公车管理问题;
弊:货币补贴如缺乏统一标准,易变成“变相福利”。
2.昆明:半货币化模式。即取消机关公务用车,组建机关公务服务车队,实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定期结算。
利:公务用车集约化管理提高了效率,减少了开支;
弊:监管成本高,容易出现定额包干管理经费用于私家车的现象。
3.温州:加强管理模式。即各个部门继续保留现有公务用车,车辆外出必须登记,详细记录事由、时间、路线等信息。非工作时间未经批准不得使用公务车。
利:对公车低效浪费和公车私用现象有一定的遏制作用;
弊:减少公车开支作用有限,监管成本高,难以完全杜绝公车私用。
(三)“给定资料6”介绍了平阴县推行公务自行车的情况,假如你市要效仿这一做法,鼓励公务人员“绿色出行”、5公里内选择公务自行车出行,作为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请拟写一份倡议书。(25分)
要求:(1)内容具体,指向明确;
(2)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3)不超过450字。
【答案提示】
“绿色出行"倡议书
市直机关广大党员职工同志们:
为了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降低行政成本,我市大力推行“绿色出行”。现提出如下倡议:
一、树立“绿色出行”理念。自行车出行便捷、绿色、健康,广大公务人员骑公务自行车外出办公可降低行政成本,体现我市公务人员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体验“绿色出行”方式。广大公务人员要身体力行,带头使用公务自行车,公务外出在5公里以内的骑公务自行车出行。要从平时做起,上下班、短途旅行等尽量多步行、多骑自行车、多坐公交车、少开机动车。
三、打造“绿色出行”时尚。广大干部职工要切实把推行公务自行车作为一项长期自觉自愿的行动,以骑公务自行车外出办公为荣耀,让“绿色出行”成为一种时尚。要努力形成“领导带头示范,职工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让公务自行车成为公务出行的重要工具。
同志们,为减少大气污染、提高健康水平、降低行政成本,短途公务使用自行车,从我做起,
向我看齐,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
××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年××月×X日
(四)“给定资料7”提到了“中国的公车史,实际上就是一部特权发生史和膨胀史”,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语言流畅;
(4)总字数800-1000字。
【参考范文】
公车改革重在改变特权意识
公车,顾名思义,是用于执行公务活动的车辆。然而,理应姓“公”的公车在实际中却成了很多领导干部接送孩子上下学、家属上街买东西的“私家车”,随车附赠的还有公款埋单的“家庭服务员”司机。
在一部分领导干部眼中,配备公车几乎成了应得的“福利”,成了显示自己权威的重要工具。因此,无论是局级干部、处级干部,还是科级干部,都争先恐后地超编、超标配车,购置的公车排气量越来越大、越来越豪华,他们在盲目攀比和贪图享乐中离人民群众越来越远,离腐化堕落的悬崖却越来越近。
早在199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联合发布了《关于中央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改革20年,步履维艰。公车改革的模式多样,收缴公车发放车补、拍卖公车的例子并不鲜见,但一阵风过后,大多陷入“特权赎买”“变相补贴”的质疑浪潮中。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顶层设计的出台,标志着公车改革终于在全国破局。然而,我认为,公车改革,缺的不是办法,而是领导干部自我改革的勇气。领导干部,是公车特权的享有者,同时也是公车改革的推动者。取消公务用车,对于早已习惯“车接车送”、享受特权待遇的领导干部来说,或许很难迈出“自我革命”的艰难一步。如何杜绝“既拿钱又坐车”的现象,如何避免公车改革陷入不了了之的境地,就要看领导干部能否放下架子、改变特权意识,能否割舍这份“福利”,这是公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下去、取得成功的关键。
公车改革的意义不仅在于降低行政成本,其更加深远的意义是彰显政府和广大领导干部自我革新的勇气和魄力,让公车回归本位,让公权力回归本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对于公务用车来说亦是如此,公车理应回归姓“公”的本位,领导干部也应当把用于攀比享乐的时间花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
B.李某行为为表见代理,合同有效
C.李某行为为有权代理,合同无效
D.李某行为为滥用代理权,合同无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51tk.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 2021-10-16
- 2021-02-05
- 2021-02-26
- 2021-04-23
- 2021-03-17
- 2021-05-17
- 2021-10-25
- 2021-01-14
- 2021-12-18
- 2021-04-21
- 2021-08-11
- 2021-08-07
- 2021-05-22
- 2021-05-01
- 2021-02-08
- 2021-07-20
- 2021-02-22
- 2021-05-24
- 2021-05-27
- 2021-01-30
- 2021-12-01
- 2021-02-15
- 2021-05-24
- 2021-03-20
- 2021-04-08
- 2021-06-03
- 2021-03-19
- 2021-05-06
- 2021-03-18
-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