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每学期末,老师们都要对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录入、整理和统计,一般会采用下列哪一个软件来进行这些工作?()

  • A、Excel
  • B、Word
  • C、Powerpoint
  • D、Frontpage

参考答案

更多 “每学期末,老师们都要对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录入、整理和统计,一般会采用下列哪一个软件来进行这些工作?()A、ExcelB、WordC、PowerpointD、Frontpage” 相关考题
考题 老师为了激励学生, 可以公布学生考试成绩, 按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

考题 教学评价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以下属于形成性评价的是()。 A、老师根据高一新生的中考成绩进行分班B、在学习完第一单元的内容之后,老师对同学们进行测试,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C、学期末全校组织进行期末考试,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D、老师在授课时加入测试题,通过学生的测试结果调整自己的授课内容

考题 某班统计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平均成绩是84.1分。后来发现小华的成绩是96分,被错记为69分,重新计算后平均成绩为84.7分,那么这个班有()名学生A.41B.43C.45D.47

考题 学期末,王老师综合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对学生的美术学习的成绩进行评价,这一评价方式是( )。 A.多主体评价 B.表现性评价 C.阶段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考题 美术老师孙老师经常对学生说:“知识改变命运,画得好才是硬道理。”他自己出钱设立了“艺术基金”。用于奖励每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前三名的学生。孙老师的做法(  )。A.正确,物质奖励具有良好的激励功能 B.不正确.考试成绩不能衡量学生的素质 C.正确,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 D.不正确.考试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

考题 班主任孙老师经常对学生说:“知识改变命运,分数才是硬道理”,他自己出钱设立了“班主任基金”,用于奖励每学期末前三名的学生,孙老师的做法( )。 A 、 正确,物质奖励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 B 、 不正确,考试成绩不能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 C 、 正确,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的重要依据 D 、 不正确,考试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

考题 材料一:一位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数学得了85分,觉得很不理想,数学老师给他列了几个式子,帮他分析学习情况。 (1)期末考试成绩85分,上次考试成绩80分。 (2)期末考试成绩85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83分,上次考试全班平均87分。 (3)期末考试成绩85分,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是90分。 最后,老师一致认为:成绩提高了,学习进步了,但还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学习与教学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需继续努力。 材料二:魏老师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l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在语文只考了8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8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题,哪些只要去学习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 根据材料,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教学评价的认识及今后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考题 班主任孙老师经常对学生说:“知识改变命运,分数才是硬道理”。他自己出钱设立了“班主任基金”,用于奖励每学期末前三名的学生。孙老师的做法(  )。 A、正确,物质奖励具有良好的激励作用 B、不正确,考试成绩不能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 C、正确,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的重要依据 D、不正确,考试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

考题 杨老师为家长定制的评价表,目的是便于家长和教师了解学生在上一学期和假期中的学习情况的评价表是()。A、学期末终结性评价表B、学生观察记录表C、家庭数学学习情况月调查表D、阶段评价卡

考题 某班级10名同学期末统计课考试分数分别为76、93、95、80、92、83、88、90、92、72,那么该班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

考题 要对学生情感类目标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下列的哪种途径不去能够达到此目的?()A、课堂测验B、课堂作业C、课堂调查表D、期末考试成绩

考题 勤工助学管理本着()的原则,每个学期末,个用工单位对本单位的勤工助学学生进行考核。

考题 杨老师为家长定制的评价表,目的是便于家长和教师了解学生在上一学期和假期中的学习情况的评价表是()。A、学期末终结性评价表B、学生观察记录表C、家庭英语学习情况月调查表D、阶段评价卡

考题 张老师是一名新老师,因班级期末考试成绩的好坏会影响其年度绩效奖金的水平。于是不准班上最差两名学生参加期末考试。 张老师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考题 语文教研组在听完王老师教授《搭石》一课后,要对学生是否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受到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感染和熏陶的情况进行评价,采用下列的哪种途径搜集数据能够达到此目的?()A、课堂作业B、课堂调查表C、期末考试成绩D、课堂测验

考题 老师将全班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全部输入到Excel文件中,这属于信息加工过程中的()。A、录入信息B、处理信息C、输出信息D、存储信息

考题 单选题已知某班级8名学生的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分)分别为64、65、72、75、79、84、86、95,则这8名学生数学期末考试成绩的极差为()A 22B 25C 30D 31

考题 单选题路老师决定以笔试的形式测试学生们的上课成果,但是考试成绩出来后,他发现学生们的成绩普遍偏低。这说明路老师的试卷测试缺乏( )A 效度B 信度C 区分度D 难度

考题 单选题夏青老师要对全班期中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处理,应该选择的软件是()A DreamweaverB WPSC ExcelD word

考题 填空题某班级10名同学期末统计课考试分数分别为76、93、95、80、92、83、88、90、92、72,那么该班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

考题 单选题老师将全班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全部输入到Excel文件中,这属于信息加工过程中的()。A 录入信息B 处理信息C 输出信息D 存储信息

考题 单选题每到学期末,三年级二班的班主任刘老师,就舍用学生的体育课时间来讲授学生在语数外等科目中的疑难问题,刘老师的做法( )。A 正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期末成绩B 正确,有利于老师组织学生有效复习C 错误,不利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D 错误,不利于体育特长生的发展

考题 问答题材料一:一位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数学得了85分,觉得很不理想,数学老师给他列了几个式子,帮他分析学习情况。(1)期末考试成绩85分,上次考试成绩80分。(2)期末考试成绩85分,全班学生平均成绩83分,上次考试全班平均87分。(3)期末考试成绩85分,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是90分。最后,老师一致认为:成绩提高了,学习进步了,但还没有达到老师预期的教学目标,学习与教学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需继续努力。材料二:魏书生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100分的试卷,有个学生语文只考了8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8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题,哪些只要去学习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期中考试时他考了40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70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根据材料,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教学评价的认识及今后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考题 单选题孙老师经常对学生说:“知识改变命运,画得好才是硬道理。”他自己出钱设立了“艺术基金”,用于奖励每学期期末成绩取得前三名的学生。孙老师的做法( )。A 正确,物质奖励具有良好的激励功能B 不正确,考试成绩不能衡量学生的素质C 正确,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D 不正确,考试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指标

考题 单选题每学期末,老师们都要对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录入、整理和统计,一般会采用下列哪一个软件来进行这些工作?()A ExcelB WordC PowerpointD Frontpage

考题 单选题某班级10名学生的统计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是:56,58,65,65,71,79,79,86,86,95,则这10名学生考试成绩的中位数为()A 65B 71C 75D 79

考题 单选题李老师用Access创建了一个数据库文件来存放全年级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那么数据表“期末考试成绩”中每个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就是()。A 一个数据库B 一行数据C 一条记录D 一个档案

考题 问答题张老师是一名新老师,因班级期末考试成绩的好坏会影响其年度绩效奖金的水平。于是不准班上最差两名学生参加期末考试。 张老师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