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题
氧化锌脱硫槽上层装中温脱氯剂吸收无机氯(HCl),下层装氧化锌脱硫剂对有机硫有转化和吸收能力,处理原料气使其硫化氢含量可降低至0.1ppm以下。()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高含硫油气井是指地层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高于( )ppm的井。A.50B.100C.150D.200
考题
进装置原料()超高时,易出现脱硫反应器硫穿透,使转化催化剂中毒。
A、流量B、压力C、含硫D、含水
考题
脱硫反应器出口气含硫超标的原因有脱硫反应器床层()过低,原料含硫高,脱硫剂失活或()等引起。
考题
中变催化剂还原放硫结束的标准是硫化氢小于()ppm。
考题
高含硫油气井是指地层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高于()的井。
A、150mg/m³(100ppm)B、30mg/m³(20ppm)C、15mg/m³(10ppm)
考题
加氢反应器出口硫化氢含量超高时,应及时切换至低硫原料,防止脱硫剂硫穿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考题
高含硫油气井:指地层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高于()mg/m3、()ppm的井。
考题
制氢装置质量控制指标:原料气硫化氢含量不大于()PPm,脱硫后原料气硫化氢含量不大于()PPm,转化出口残余甲烷含量不大于()%,中变出口一氧化碳含量不大于3%,PSA出口氢气纯度不小于99.9%。
考题
已知加氢原料反应前硫含量为8600ppm,精制柴油中硫含量为1500ppm,精制柴油收率为98%,则装置脱硫率为()%。A、80.2B、81.47C、82.9D、85.7
考题
催化剂硫化时,如果硫化氢未穿透,反应器温度就超过230℃,则存在()A、反应器超温B、甲烷含量增加C、金属还原引起催化剂失活D、硫化氢含量增加
考题
二级反应器床层温度控制方法是()。A、控制反应器进口温度B、控制过程气中氧含量C、控制过程气中硫化氢含量D、提高硫冷凝器出口温度
考题
脱硫后原料含硫量超标时,应()。A、切换合格原料气B、降低脱硫反应器床层温度C、提高脱硫反应器床层温度D、检查转化催化剂是否发生中毒现象
考题
脱硫后原料含硫超标时,应()。A、切换合格原料B、降低脱硫反应器床层温度C、提高脱硫反应器床层温度D、检查转化催化剂是否发生中毒现象
考题
转化催化剂在还原过程中存在放硫现象,一般循环气中硫含量小于()时,可认为放硫结束。A、5ppmB、10ppmC、20ppmD、0.2ppm
考题
通过()的方法,可降低中变反应器硫化氢的平衡浓度,加快中变催化剂的放硫速度A、投用甲烷化反应器B、投用脱硫反应器C、投用低变反应器D、提高转化炉进料量
考题
硫是制氢反应过程中转化催化剂的主要毒物,对制氢反应过程中一系列催化剂都有毒害作用,反应气含()以上的硫化氢就可能造成转化催化剂的失活。
考题
液化气脱硫醇控制范围:控制精制液化气硫化氢含量小于(),总硫小于343ppm。
考题
()做为控制转化催化剂表面生成碳黑的重要指标。A、转化炉人口温度B、脱硫后原料气申硫含量C、水碳比D、加氢后原料气中烯烃含量
考题
氧化锌脱硫槽上层装中温脱氯剂吸收无机氯(HCl),下层装氧化锌脱硫剂对有机硫有转化和吸收能力,处理原料气使其硫化氢含量可降低至0.1ppm以下。
考题
氧化锌脱硫槽上层装脱氯剂,主要吸收无机氯(HCl),下层装常温氧化锌脱硫剂,主要吸收硫化氢,以保证最终送合成工段转化气总硫≤0.1ppm。
考题
原料气中硫含量高,会使触媒中毒失去活性,控制好精脱硫各槽温度,使原料气中硫含量≤0.2ppm
考题
高含硫油气井是指地层天然气中硫化氢含量高于150PPm的井。
考题
气分装置是以脱硫后的液态烃为原料,要求硫含量不大于()PPM。
考题
催化剂预硫化过程中,注硫速度控制的主要依据是()。A、反应器压降B、硫化油中硫含量C、反应温升及循环氢中硫化氢含量D、含硫污水中硫含量
考题
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反应气含()以上的氯化氢就可能造成转化催化剂的失活。A、0.5ppmB、5ppmC、0.3ppmD、0.2PPm
考题
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反应气含()以上的硫化氢就可能造成转化催化剂的失活。A、0.5ppmB、5ppmC、0.3ppmD、50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