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措施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对流行性感冒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
B
流行性感冒流行前接种流感疫苗
C
流行前给所有感冒人群使用金刚烷胺进行药物预防
D
减少公众集会活动
E
注意居室通风及个人卫生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措施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对流行性感冒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B 流行性感冒流行前接种流感疫苗C 流行前给所有感冒人群使用金刚烷胺进行药物预防D 减少公众集会活动E 注意居室通风及个人卫生” 相关考题
考题
单选题男性,30岁。渔民,因高热、全身酸痛3d,咯血1天于9月10日入院。体检:体温39.2℃,BP13.3/8kPa(100/60mmHg),稍烦躁,结合膜充血,肺部可闻湿啰音,肝肋下2cm。化验:WBC18.5×10/L。血清凝集溶解试验1:400(+)。病人为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肺出血机制是()A
机体对病原体及其有毒物质的超敏反应B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害C
肺内微血管弥漫性血栓形成D
血小板减少E
血中有抗凝物质存在
考题
单选题不属于禽流感高危人群的是()A
从事家禽养殖业者B
发病前1周内到过家禽饲养、销售及宰杀等场所者C
接触禽流感病毒传染材料的实验室人员D
被宠物咬伤者E
与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考题
单选题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A
有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病原体B
有传染源,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C
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性,免疫性D
有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易发性E
有病原体,传染源,流行性,免疫性
考题
多选题流脑败血症期有以下表现()A起病急,有高热寒战,体温可达39~40℃B常伴有头痛、周身不适和精神萎靡,这些属毒血症症状C70%~90%的患者出现皮肤黏膜瘀点瘀斑D严重病例瘀斑可迅速扩大,中央呈紫黑色坏死或大疱E多数患者有脾肿大
考题
单选题钩体病病理改变的突出特点是()A
机体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和组织形态变化轻微的不一致B
肺毛细血管出现微型缺口,红细胞溢入肺泡C
肾间质水肿、炎症细胞浸润D
肝细胞变性肿胀、炎性细胞浸润E
腓肠肌肿胀、横纹消失与出血
考题
多选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明显减轻症状,其应用的适应证是()A伴咽部严重病变或水肿者B伴有神经系统并发症者C伴有心肌炎表现者D伴有溶血性贫血者E伴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考题
单选题一疑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脑脊液检查:压力162mmHg,WBC200×10/L,糖3.0mmol/L,蛋白1.0g/L,氯化物120mmol/L,应考虑为()A
病毒性脑炎B
结核性脑膜炎C
化脓性脑膜炎D
虚性脑膜炎E
不属于以上任何情况
考题
单选题关于阿米巴痢疾的病理特点,下列错误的是()A
滋养体侵入粘膜下层,形成粘膜下脓肿B
结肠粘膜下可见散在的、深切的、大小不等的溃疡C
慢性病例结肠粘膜可呈弥漫性浅表性溃疡D
临床表现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肠道病变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平衡关系E
滋养体侵袭结肠组织,先粘附于结肠上皮,借其溶解性的破坏作用,使上皮细胞溶解
考题
单选题女性,25岁,农民。怀孕3个月,突然寒战,高热,大汗,间日发作2周就诊。血涂片找到疟原虫。病人再次疟疾发作的发病机制是()A
疟原虫感染后不产生持久免疫B
第一次抗疟治疗未消灭红细胞内期疟原虫C
第一次抗疟治疗未杀灭肝脏内红细胞外疟原虫D
输血输入疟原虫E
恶性疟原虫对抗疟药产生耐药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30岁,农民,因“畏寒、发热、乏力、周身酸痛、轻咳、痰中带血丝13d”于8月22日来诊。查体:T38℃;结膜充血;腹股沟淋巴结约蚕豆大,有触痛。血常规:Hb124g/L,WBC12×10/L,N0.85,L0.15;尿常规:蛋白(+)。该患者发热最可能的原因是()A
流感B
伤寒C
钩端螺旋体病D
白血病E
肺结核
考题
单选题丁型病毒性肝炎的地区分布特征正确的是()A
地区分布极不平衡,相差很悬殊,高度地方性流行区主要在地中海沿岸等地B
地方性流行区主要是南亚、南美、非洲等地区,西方国家主要为散发或输入性病例C
流行与卫生水平关系很大,西方国家抗体流行率较低,发展中国家较高D
世界分布很不平衡,我国病毒携带率南方高于北方,农村高于城市E
世界上抗体流行率虽不平衡,但相差不特别悬殊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