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下列对病案质量管理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
多学科融合的专业特点
B
专业的独立性
C
协调作用
D
服务对象的多元性
E
病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性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病案质量管理的特点包括:多学科融合的专业特点、专业的独立性、协调作用、服务对象的多元性、病案管理人员的法律责任。
更多 “单选题下列对病案质量管理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 多学科融合的专业特点B 专业的独立性C 协调作用D 服务对象的多元性E 病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性” 相关考题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丙型肝炎的描述正确的是()A
HCV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B
青壮年不易感染丙型肝炎C
HCV的无症状携带者为丙型肝炎传染源D
抗-HCV阳性血清不具有传染性E
丙型肝炎发病多为散发
考题
单选题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
三级预防是针对疾病自然史的不同阶段而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措施B
第一级预防只能消除或减少机体对病因的暴露,而不具备对机体的特异性预防C
第二级预防是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的措施D
第三级预防不应该在医院内进行,而是在社区进行E
三级预防的方法适用于慢性非传染病,对传染病则不适用
考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艾滋病潜伏期叙述正确的是()A
感染者在潜伏期内血液中的HIV呈阴性B
感染者在潜伏期内开始出现有关的症状体征,机体功能异常C
在此期内的感染者称病毒携带者D
潜伏期的长短与地区、人种、个体、感染剂量等无关E
由性接触感染的艾滋病,潜伏期短
考题
单选题关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生背景的说法,哪一条是错误的()A
疾病谱和死因谱发生变化B
医学对保护健康和防治疾病的认识和深化C
医疗技术向高科技方向的发展D
医学社会化趋势的增强E
人民卫生保健需求的提高
考题
单选题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者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暂停执业活动,暂停期限为()A
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B
半年至1年C
1年以上,1年半以下D
半年以上,3年以下E
6个月以上,2年以下
考题
单选题2002年11月至2003年6月初,我国发生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藏行,SARS病死率是根据以下哪些数据计算出的()A
全部患病者中死亡病例数占总人口的比例B
患该病的死亡者占同期暴露人口数C
全部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D
全部确诊患者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E
该病的全部死亡病例占该期的平均人口数的比例
考题
单选题关于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描述错误的是()A
本症多发于老年女性B
由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致心血管功能紊乱而引起C
该病属于一种临床综合征D
发病多与精神、情绪等有关E
过度疲劳可引起心脏神经官能症
考题
单选题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了一组原因未明的脑炎,散发于全国各地区,受累人数超过2万,1976年被命名为“散发性脑炎”。病前相关事件暴露率:服咪唑类驱虫药47.2%,病毒感染22.8%,毒物接触5.7%,精神刺激4.9%。针对该初步分析结果,正确的说法是()A
驱虫药、病毒感染、毒物接触和精神刺激是散发性脑炎的充分病因组B
不能获得病因线索,因为没有一种因素是所有患者共有的C
可以获得病因结论,因为服咪唑类驱虫的暴露率最高,所以服咪唑类驱虫药是“散发性脑炎”的病因D
提示服咪唑类驱虫药可能是“散发性脑炎”的病因,但还需要分析性研究加以验证E
“散发性脑炎”与精神刺激无关
考题
单选题就流感的流行特征而言,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A
流感起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流行时间短B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冬春季多发C
10~15年出现一次大流行,周期性主要取决于病毒变异和人群的免疫水平D
5~2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但当新亚型流行时,各年龄组发病相差不大E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考题
单选题误诊率是指()A
试验检出阴性的人数占有病者总数的比例B
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C
筛检阳性者中真正成为病人的可能性D
试验检出阴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E
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有病者总数的比例
考题
多选题关于社会动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被认为是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B促使社会各阶层广泛的主动参与C与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宗旨相吻合D贯穿于社区健康教育活动的全过程E通过它可以建立起强有力的健康教育执行和技术管理体系
考题
单选题下列哪项措施不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A
降低医院入院诊断的漏诊率和误诊率B
对住院患者进行系统的带菌检查C
严格执行医院的隔离、消毒制度及无菌操作规程D
对入院患者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以避免医院感染E
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定期体检
考题
单选题正确的说法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A
健康促进是行政手段加卫生宣传B
健康促进作为一种社会战略,可替代健康教育C
健康促进涉及各个部门,不需要健康教育D
健康促进的工作范围涵盖了健康教育,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E
健康促进通过社会动员促进人群健康,不以个体行为改变为目标
考题
单选题前庭中枢性眩晕不包括()A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B
梅尼埃病C
脑膜瘤D
小脑脓肿E
癫痫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