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患者女性,25岁,分娩时大量出血,失血约1000ml,测血压90/60kPa,病情危重。
需紧急输血此时患者最好用下列哪种输血方法()
A
常规输血
B
加氧输血
C
加压输血
D
置换输血
E
血浆输注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患者女性,25岁,分娩时大量出血,失血约1000ml,测血压90/60kPa,病情危重。 需紧急输血此时患者最好用下列哪种输血方法()A 常规输血B 加氧输血C 加压输血D 置换输血E 血浆输注” 相关考题
考题
单选题目前我国常规化学测定项目在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中的评价标准不包括()A
固定范围(例如:±4mmol/L)B
固定百分数(例如:±10%的靶值)C
以上两者的结合(例如:±6mg/dL或±10%靶值,取较大的值)D
范围基于组标准差(例如:±2s)E
SDL
考题
单选题男,50岁,患肝硬化5年,进食稍差,不挑食,二便正常,查体,中度贫血貌,巩膜不黄,肝未及,脾肋下5cm,腹水征(-)。化验Hb80g/L,MCV86fl,WBC3.0×109/L,分类正常,plt35×10/L。全血细胞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A
再生障碍性贫血B
巨幼细胞性贫血C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D
脾功能亢进E
急性白血病
考题
单选题男性,42岁,发热伴鼻出血1周。体检:体温39℃,贫血貌,胸骨压痛明显,肝、脾肋下各2cm。HGB40g/L,WBC3×109/L,PLT5×109/L。骨髓象:幼稚细胞增多,过氧化物酶染色强阳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本例的诊断是()A
M2型B
M3型C
M4型D
M1型E
M7型
考题
单选题女性,15岁,发现贫血、黄疸5年。脾肋下2~5cm,质中。HGB90g/L,网织红细胞0.05,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均正常。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0.7%盐水溶液开始溶血。其父也有轻度黄疸。要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实验室检查是()A
周围血片B
骨髓象C
血清铁总铁结合力D
血红蛋白电泳E
肝功能试验
考题
单选题关于出生后造血器官的叙述,正确的是()A
出生后骨髓只产生红细胞和粒细胞B
红骨髓脂肪化由近心端向远心端发展C
5~10岁幼儿几乎全部骨髓参与造血D
成人红骨髓仅存在于扁平骨、短骨及长骨的近心端E
红骨髓与黄骨髓不能互相转换
考题
单选题下列不符合药物诱导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是()A
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与RBC膜结合改变了膜结构和红细胞的抗原性,导致产生抗红细胞抗体B
药物依赖性抗体主要是IgG和IgMC
自身抗体主要是IgG,可引起补体结合反应D
自身抗体型最多见,与AIHA难以区别E
药物依赖性抗体-奎尼丁型,小剂量即可引起急性血管内溶血
考题
单选题女,31岁,面色苍白,牙龈出血,月经量增多半年;检验结果: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计数15×109/L;分别在髂前上棘及髂后上棘进行骨髓穿刺,均有混血,胸骨柄穿刺显示有核细胞增生活跃,以晚幼红及成熟淋巴细胞为主,全片未见巨核细胞。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
再生障碍性贫血B
骨髓纤维化C
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D
SLEE
巨幼细胞贫血
考题
单选题在白细胞形态学检查中,常用染色方法有()A
Wright法+吉姆萨法B
吉姆萨法+Jenner法C
Jenner法+Wright法D
Leishman法+Jenner法E
苏木素法+伊红法
考题
单选题某患者,女,49岁,皮肤、面部紫红,并且伴有头晕、皮肤瘙痒,无心肺疾病史。检查结果:脾肋下3cm,肝肋下1cm,血红蛋白182g/L,白细胞15×109/L,血小板426×109/L。首先考虑下列哪一种疾病()A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C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D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E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考题
单选题关于不同年龄白细胞生理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新生儿白细胞一般在15.0×109/L左右B
初生儿外周血中白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C
婴儿期淋巴细胞均较高,可达0.70D
4~5岁儿童,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基本相等E
6个月~2岁白细胞一般在(11~12)×109/L
考题
单选题男性,35岁,贫血已半年,经各种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肝肋下2cm,脾肋下1cm,浅表淋巴结未及。血象:RBC2.30×1012/L,Hb70g/L,WBC3.5×109/L,白细胞分类可见早幼粒细胞为2%,中性分叶核细胞呈Pelger畸形,PLT46×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为2%,早幼粒为4%,红系有巨幼样变,可见小巨核细胞。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为(+++),铁粒幼细胞为48%,环形铁粒幼细胞为18%。本病最可能的诊断为()A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D
缺铁性贫血E
巨幼细胞性贫血
考题
单选题女性,55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泼尼松治疗1年后,血小板40×109/L,但仍在维持服用泼尼松30mg/d。
应进一步选择的治疗方法是()A
泼尼松加量B
脾切除C
服用叶酸D
预防性输血小板E
骨髓移植
考题
单选题男性,29岁,发现颈部包块,伴发热、消瘦2个月。体检颈两侧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为1~2cm大小,弹性硬,无压痛;肝脏肋下未触及,脾大肋下2.0cm。血常规正常,肺CT未见异常。腹部CT脾大、腹腔淋巴结肿大。
如治疗3个疗程临床缓解,进一步治疗应为()A
停止治疗B
用其他方案巩固治疗2个疗程C
造血干细胞移植D
原方案治疗不应少于6个疗程E
干扰索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