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颅底凹陷症,标准摄影体位是()
A
颅底颌顶位
B
颅底顶颌位
C
头颅汤氏位
D
高颈椎侧位
E
高颈椎颅底侧位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诊断颅底凹陷症需照站立位或坐位的高颈椎颅底侧位,影片中要包括颅底部,以便测量钱伯林线。
更多 “单选题颅底凹陷症,标准摄影体位是()A 颅底颌顶位B 颅底顶颌位C 头颅汤氏位D 高颈椎侧位E 高颈椎颅底侧位” 相关考题
考题
单选题关于脊柱CT平扫的技术描述错误的是( )。A
骶椎扫描,患者侧卧B
颈椎扫描.患者头部略垫高,使椎体尽可能与床面平行C
腰椎扫描,用一专用的腿垫,把患者的双腿抬高D
胸椎扫描,患者双手抱头E
颈椎和腰椎常规扫描做侧位定位像
考题
单选题下面对颅脑MRA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
3D-CE-MRA主要用于颅脑大面积血管病变B
3D-CE-MRA可在不同期相观察到动脉或静脉病变C
CE-MRA需注射顺磁对比剂D
2D-PC-MRA需注射顺磁对比剂E
3D-PCMRA仅血流呈高信号,背景抑制优于3D-TOF
考题
单选题关于眼部MRI成像技术,正确的是()A
线圈头部相控阵线圈B
扫描序列为:单次屏气单激发3D块重T2TSEC
扫描序列为:横轴位SE(TSE.FST1WI,横轴位T2WIFSD
扫描序列为:沿着视神经的斜冠状位T2WIFSE
扫描序列为:横轴位SET1WI(T2WI)
考题
单选题在造影期间进行两次曝光,一次是在对比剂到达兴趣区之前,一次是在对比剂到达兴趣区并出现最大浓度时。如果病人在曝光过程中保持体位不移动,则两图像之间的唯一差别是含有对比剂的血管,它们两者的差值信号就是DSA的信号。随着血管内碘浓度(PI)与血管直径(d)乘积的增加,DSA差值信号也增加。故DSA的信号由对比剂的投射浓度(PI)和血管直径(d)所决定。在DSA检查过程中,患者本身自主和不自主的移动、心脏搏动、吞咽、呼吸或胃肠蠕动等,可形成运动性伪影。为防止运动伪影,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
术前对患者要进行训练,争取配合B
对意识差或无意识的患者,应给予镇静剂或适当麻醉C
对受检部位施行附加固定D
增加造影剂量E
正确把握曝光时机
考题
单选题MR尿路造影(MRU)技术叙述错误的是()A
空腹8小时,留尿中度B
检查前60分钟口服呋塞米40mgC
扫描前肌注山莨菪碱,剂量10mgD
训练闭气E
线圈用体部相控阵线圈、局部表面线圈和体线圈
考题
单选题鞍区CT扫描后处理技术正确的是( )。A
常用脑窗和骨窗B
窗宽和窗位固定不变C
若伪影较多或需观察局部组织的丰富层次,可调低窗位D
若病变和周围组织密度接近时,可适当加大窗宽E
窗宽400~600HU,窗位35~40HU
考题
单选题腹部CT扫描前的相关准备不包括()A
检查前应尽可能食用少渣饮食,特别不能服用含有金属的药品B
消化道钡剂造影C
患者应携带其他影像学资料及其他临床相关检查资料D
口服1%~2%的浓度的泛影葡胺E
做好碘过敏试验
考题
单选题下面哪项不是CT检查的适应证?( )A
骨质性病变B
外伤C
肿瘤D
炎症性病变E
血管变异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