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患者男,35岁,因“肛门坠胀感1个月”来诊。既往史无特殊。查体:KPS=80;皮肤、黏膜无苍白、黄染;双肺正常,HR70次/min,无杂音;腹平软,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直肠指检:距肛门3cm处3点方向可触及肿物,质韧,表面光滑,指套未带血。超声:直肠壁外生性肿物,直径约5cm,边界清楚。为明确诊断应立即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
A

血常规

B

胸部X线片

C

腹部、盆腔CT或MRI

D

肠镜检查

E

肠镜直视下活检

F

经皮穿刺活检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多选题患者男,35岁,因“肛门坠胀感1个月”来诊。既往史无特殊。查体:KPS=80;皮肤、黏膜无苍白、黄染;双肺正常,HR70次/min,无杂音;腹平软,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直肠指检:距肛门3cm处3点方向可触及肿物,质韧,表面光滑,指套未带血。超声:直肠壁外生性肿物,直径约5cm,边界清楚。为明确诊断应立即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A血常规B胸部X线片C腹部、盆腔CT或MRID肠镜检查E肠镜直视下活检F经皮穿刺活检” 相关考题
考题 单选题63岁,女性,间歇无痛全程肉眼血尿1个月。查体:左肾下极可及,B超提示左肾占位病变,IVP肾盂肾盏受压,尿细胞学(-),膀胱镜检查可见左输尿管口喷血,最刚可能诊断的疾病是( )A 左肾癌B 左肾结石C 左肾盂肿瘤D 左肾母细胞瘤E 左肾囊肿

考题 单选题男,58岁。大量无痛肉眼血尿伴血凝块1天,排尿困难1天。检查:血压120/75mmHg,脉搏82次/分,耻骨上及脐下压痛,叩诊浊音。B超提示右肾占位性病变,为明确肿块性质,应首选()。A IVUB 逆行肾盂造影C KUBD CTE 腹膜后充气造影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45岁,因“声嘶6个月”来诊。无呼吸困难。查体:喉前庭菜花样肿物,侵及会厌喉面、双侧室带及右侧声带,声门下未受累,右侧声带活动受限;颈淋巴结未触及。肿物活检:鳞状细胞癌。诊断应首先考虑()。A 声门上型喉癌B 声门型喉癌C 声门下型喉癌D 跨声门型喉癌E 全喉型喉癌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70岁,左声门高中分化鳞癌T2N0M0,行左声带切除术后15年再次出现声嘶,有咳嗽及咳痰情况。查体:喉部外形完整,双颈部未及肿大淋巴结。喉镜检查局部未见异常。既往有吸烟史30余年。 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证实为小细胞肺癌,下一步治疗策略为()。A 行根治性手术B 分子靶向治疗C 单纯放疗D 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及放疗E 单纯化疗

考题 配伍题细支气管肺泡癌( )|未分化小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 )A以老年男性多见,常为中央型肺癌,生长速度较慢,对放疗和化疗较敏感,血行转移发生较晚B多起源于大支气管,细胞大,胞浆丰富,胞核形态多样,分化程度低,常在发生脑转移之后才被发现C多发于年轻男性,常为中央型肺癌、恶性程度高,生长快,较早出现淋巴和血行广泛转移,预后最差D较多见于女性,多为周围型肺癌,早期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往往在胸部X线检查中被发现E较多见于女性,分化程度高,生长较慢,癌细胞沿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壁生长,不侵犯肺泡间隔

考题 单选题男性,20岁,发热2周,体温38~39℃,检查皮肤散在紫癜。颈部及腋下可触及0.5cm×1.5cm大小淋巴结5~6个,脾肋下3cm,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10×109/L,血小板25×109/L。 对诊断帮助最大的检查()。A 血细菌培养B 白细胞分类C 胸部X线片D 骨髓像检查E 血小板抗体侧定

考题 单选题LAK细胞加白介素Ⅱ联合使用和单用白介素Ⅱ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和肾癌在前瞻性随机研究中的对比结果提示,哪个答案正确( )A 生存期无差别B 生存期联合用明显超过单用C 生存期联合用略微超过单用D 生存期联合用不如单用E 生存期联合用明显不如单用

考题 单选题女,65岁,肝区疼痛1月余,CT检查如图,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原发性肝癌B 类癌转移至肝C 肝腺瘤D 肝血管瘤E 肝错构瘤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性,67岁,大便呈扁状,进行性加重8个月,现出现大便排出困难,无疼痛,无血便。B超提示盆腔肿瘤。术中见盆腔腹膜外、直肠与阴道壁之间10cm×8cm肿块,包膜完整,与直肠有粘连,包膜内有渗出液。病理大体所见:碎组织,大者6cm×4cm×4cm,切面灰黄色,质地均匀,鱼肉样,质地软,有出血。镜下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部分肿瘤细胞呈编织状排列,细胞核杆状,胞质红染,核周右空泡,部分细胞围绕血管呈放射状排列,围绕血管的肿瘤细胞呈透明状。病理性核分裂像可见,核分裂像>5/50HPF。免疫组化CD117强阳性,CD34弱阳性,S-100阴性,SM-actin阴性。初步诊断()。A 胃肠道间质瘤B 软组织肉瘤C 梭形细胞瘤D 横纹肌肉瘤E 平滑肌肉瘤F 直肠腺癌

考题 多选题患者男,48岁,因“发现双侧颈淋巴结肿大3个月”来诊。无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病史。查体:ECOG=1;双侧颈部数枚肿大淋巴结,质韧、活动;余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无异常;LDH128U/L;乙型肝炎5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颈部和胸部CT:双侧颈部多发肿大淋巴结。腹部和盆腔CT:未见异常。左侧颈淋巴结活检: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CD20(+)。初始治疗方案为()。A受累野放射治疗B次全野放射治疗C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D利妥昔单抗+全身化学治疗,3~4个周期E利妥昔单抗+全身化学治疗,6~8个周期F利妥昔单抗+全身化学治疗,3~4个周期联合受累野放射治疗G高剂量化学治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考题 单选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很多肿瘤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肺癌中的表达率是()A 40%~80%B 90%~100%C 30%~50%D 20%~30%E 50%~60%

考题 单选题癌转移至淋巴结时,首先出现在( )A 边缘窦B 髓窦C 淋巴滤泡内D 副皮质区E 淋巴结门部

考题 单选题患者,男性,53岁。因“反复便血伴里急后重3个月”入院。体格检查:贫血貌,直肠指检发现距肛门约4cm处有一不规则突起,质中,伴压痛。术后半年患者反复咳嗽,复查CT提示双肺散在结节影,最长径为1cm~2cm,CEA和CA19–9明显升高,考虑下一步治疗为()。A 换方案化疗B 原方案化疗C 抗生素治疗D 抗结核治疗E 对症治疗,密切随访

考题 单选题患者女,55岁。气急、干咳2周,有高血压病史5年,有长期吸烟史。体检:气管居中,心律齐,120次/分,A2>P2,右胸叩呈浊音,呼吸音消失,肝肋下3cm,X线胸片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心电图是电轴左偏,左室高电压。若胸腔积液检查为血性,找到腺癌细胞,为找原发病灶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A 胸部体层摄影B 胸部CTC 放射性核素扫描D 彩色超声波E 支气管造影F CT-PET检查

考题 多选题患者女,45岁,因“发现左乳外上象限肿物1个月”来诊。一般情况可,无基础疾病。查体:左乳肿物,4cm×3cm;左侧腋窝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固定融合。左乳肿物穿刺活检: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穿刺活检:可见转移性腺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ER(-),PR(-),HER-2(+++)。正确的后续内分泌治疗有()。A不考虑内分泌治疗B单药三苯氧胺治疗C芳香化酶抑制药治疗D戈舍瑞林+芳香化酶抑制药辅助内分泌治疗E双侧卵巢切除或者戈舍瑞林治疗F双侧卵巢切除术+芳香化酶抑制药辅助内分泌治疗

考题 单选题恶性肿瘤分级的主要依据是()。A 肿瘤的生长速度B 是否有转移C 肿瘤细胞的异型性D 肿瘤体积的大小E 肿瘤的生长方式

考题 单选题上颌窦癌的分期(参考日本71年所推荐),N的标准是( )A 侵及同侧颌下淋巴结、活动4cmB 侵及对侧颌下淋巴结C 侵及双侧颌下淋巴结D 侵及颌下淋巴结E 扪及一侧或两侧淋巴结,固定

考题 单选题1952年Boyland第一次证实致癌物主要作用的生物大分子是( )A 蛋白质B 酶C DNAD 多糖物质E 脂类

考题 单选题胃癌单纯放疗的剂量是( )A 20~30Gy/2~3周B 30~40Gy/3~4周C 40~45Gy/4~4.5周D 45~52Gy/5~5.5周E 45~50Gy/3~4周

考题 单选题胃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是( )A 淋巴道转移B 消化道内转移C 血道转移D 胃内播散E 种植转移

考题 单选题快中子治疗具有高LET的( )A 物理特点,Bragg峰B 生物特点C 具有物理及生物特点D 无何特点E 与低LET治疗一样

考题 单选题肝癌用介入治疗和放射治疗的综合治疗比单独介入治疗好,原因为( )A 增敏作用B 协同作用C 互补作用D 再充氧E 改变肿瘤的微循环

考题 单选题Ⅱ期阴道下段肿瘤,最佳治疗方案( )A 盆腔及双腹股沟区照射+腔内放射治疗B 腔内放射治疗+化学治疗C 阴道区照射+腔内放射治疗D 腔内放射治疗+手术E 盆腔及腹股沟区照射

考题 问答题食管癌术前放疗的优点?

考题 多选题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多阶段学说包括( )A肿瘤基因的突变、突发阶段B细胞增生及促癌阶段C体内免疫力的下降D良性肿瘤的形成E抑瘤基因的丢失、恶性肿瘤的形成

考题 单选题一般不发生转移的器官是()。A 肝、肺B 脑、骨C 心、脾D 肾、肾上腺E 胸膜、腹膜

考题 多选题骨肿瘤样病变包括下述哪些( )A骨纤维异常增殖症B畸形性骨炎C骨囊肿D动脉瘤样骨囊肿E非骨化性纤维瘤

考题 填空题小脑位于后颅窝,两侧为_____________,中间为_____________。半球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蚓部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