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以下哪一条不是判断疫源地是否被消灭的条件?()
A
传染源已被移走或已死亡
B
传染源已消除了排出病原体的状态
C
用各种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排于外环境的病原体
D
传染病患者已基本康复了
E
所有易感者均已度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而无新病例或新感染者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以下哪一条不是判断疫源地是否被消灭的条件?()A 传染源已被移走或已死亡B 传染源已消除了排出病原体的状态C 用各种措施消灭了传染源排于外环境的病原体D 传染病患者已基本康复了E 所有易感者均已度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而无新病例或新感染者” 相关考题
考题
单选题女性,20岁,大学生,发病前两周曾到云南旅游并有草丛休息史,发热8日伴畏寒头痛、结膜充血。查体:左侧腹股沟可触及一蚕豆大小淋巴结并查见一直径约4mm圆形溃疡,肝、脾肋下未扪及。血象:WBC4.0×109/L,可见核左移。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
伤寒B
地方性斑疹伤寒C
恙虫病D
鼠疫E
肾综合征出血热
考题
单选题2001年3月18日,一患儿3岁,以右侧下肢弛缓性瘫痪1天收入本市医院,患儿2个月前曾口服脊髓灰质炎3价活疫苗。瘫痪前发热3天,热退后出现右侧下肢瘫痪。神经系统检查发现肢体不对称性右侧单侧弛缓性麻痹,右侧肢体肌张力减弱,深部腱反射消失,但无明显感觉障碍。假设在病儿上述双份粪便中均分离到脊髓灰质炎病毒,经鉴定都为脊髓灰质炎疫苗Ⅱ型,出院70天后右下肢仍残留弛缓性麻痹,下列哪个诊断最为合适()。A
脊髓灰质炎疫苗Ⅰ,Ⅱ和Ⅲ型混合引起的AFPB
脊髓灰质炎疫苗Ⅱ型引起的AFPC
脊髓灰质炎野病毒Ⅱ型引起的AFPD
脊髓灰质炎疫苗Ⅱ型混合野病毒Ⅱ型引起的AFPE
肠道病引起的AFP
考题
单选题21岁男性,持续发热、腹泻1周,2~3次/日,便中有黏液,右下腹隐痛,头痛、恶心、呕吐一次,伴食欲不振。体检:T39℃,神志清,表情淡漠,肝肋下2cm,脾肋下lcm。末梢血WBC2.9×109/L,N0.80,L0.20,粪便常规检查WBC(+),RBC少许,未见虫卵,粪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该病例确诊最关键的检查为()。A
骨髓穿刺常规检查B
血培养致病菌C
肥达反应D
粪便检查阿米巴原虫E
粪便细菌培养
考题
单选题下面对健康促进概念理解不正确的是()。A
健康促进是经过临床治疗恢复病人健康B
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C
健康促进包括三项基本策略,即倡导、授权和多部门协作D
健康促进是一个增强人们控制影响健康的因素,改善自身健康的能力的过程E
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环境支持的合体
考题
单选题下列中不属正态曲线的特点是()。A
有一个高峰位于中央(即均数所在处)B
两侧逐渐下降并完全对称C
成两端不与横轴相交的钟型曲线D
曲线图形由μ、δ两个参数决定E
曲线下的面积没有什么分布规律
考题
单选题某医师治疗了两例视网膜炎患者,1例有效,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
有效率为50%.B
最好用绝对数表示C
必须用率表示时,应同时给出其可信区间D
分母太小,用相对数不可靠E
不能得知总体有效率
考题
单选题男,40岁,渔民,居于血吸虫流行区,常有饮生水不良习惯,持续高热3周,弛张热40℃,伴腹胀有黏液性大便每天2~3次,肝肋下2cm,脾1cm,血白细胞3.0×109/L,中性0.55,淋巴0.45,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零,伴咳嗽。病变最可能部位是()。A
胃或十二指肠B
空肠末端C
回肠末端D
横结肠E
降结肠
考题
单选题4岁男孩,病程半月,先低热6天,3天后出现肢体疼痛,继而出现左侧肢体运动障碍。查体,左下肢膝腱反射消失,肌力Ⅲ级。脑脊液生化常规蛋白阳性,细胞数为12个,诊断应考虑()。A
病毒性脑炎B
结核性脑炎C
化脓性脑膜炎D
脊髓灰质炎E
吉兰-巴雷综合征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