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新生儿败血症在病原体未明之前,宜选用的抗生素为()
A

苯唑类青霉素+第3代头孢霉素

B

氨苄西林

C

苯唑类青霉素十阿米卡星

D

阿米卡星

E

万古霉素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新生儿败血症在病原体未明之前,宜选用的抗生素为()A 苯唑类青霉素+第3代头孢霉素B 氨苄西林C 苯唑类青霉素十阿米卡星D 阿米卡星E 万古霉素” 相关考题
考题 单选题患儿男,8岁,因口唇、眼睑肿胀2天,阵发性腹痛伴呕吐、气促1天入院。既往曾多次反复发作。查体:呼吸36次/分,心率120次/分,口周微绀,腹软无明显压痛,眼睑、口唇、阴囊及肢端非凹陷性肿胀、发亮,全身未见明显的红斑和风团。最可能的诊断是()A 急性荨麻疹B 获得性(普通型)血管性水肿C 重症型药疹D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E 过敏性休克

考题 单选题关于佝偻病串珠肋骨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多发生在佝偻病早期B 好发于1岁左右小儿C 骨样组织堆积所致D 可看到或触及到钝圆形隆起E 部位在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

考题 单选题患儿,10个月。因患风疹住院治疗,追问病史,得知患儿曾两次患病毒感染性疾病,新生儿曾频繁抽搐,补钙后缓解。查体:两眼距增宽,耳部低位有切迹。可能的诊断是()A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B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C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D 选择性IgM缺陷症E 原发性非特异性免疫缺陷

考题 单选题一母亲来儿科保健门诊咨询,诉其子年龄5个月,体重6kg。该小儿每天每公斤供给能量和水分的标准为()A 460.24KJ,150mlB 502.08kJ,150mlC 334.72kJ,100mlD 376.56kJ,125mlE 418.401kJ,90ml

考题 单选题12岁男孩,近2个月来出现言语不清。书写困难。查体:面部表情呆板,肢体震颤、双上肢肌张力增高,角膜见K-F环,肝右肋下2cm,质中等。哪项实验室检查对诊断最有意义()A 血清铜蓝蛋白B 动态脑电图C 肝功能D 肝炎病毒系列E 血铜测定

考题 单选题男,4岁。长期偏食。近一个月面色渐苍白,自诉全身无力。查体:肝肋下4cm,脾肋下1cm。血常规:Hb70g/L,RBC3.0×10/L,Ret2.0%,WBC、PLT均正常,MCV74fl,MCHI26pg,MCHC30%。考虑为缺铁性贫血。 口服铁剂治疗的剂量为 A.元素铁0.5~1mg/(kg﹒次),每日2~3次,餐前 B.元素铁1~2mg/(kg﹒次),每日2~3次,餐前 C.元素铁3~4mg(kg﹒次),每日2~3次,餐前 D.元素铁0.5~1mg/(kg﹒次),每日2~3次,两餐之间 E.元素铁1~2mg/(kg﹒次),每日2~3次,两餐之间如该患儿服用铁剂后。Hb有所上升,但升至90g/L后不再上升,最应与下列何种贫血相鉴别()A 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B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C 巨幼细胞性贫血D 慢性病贫血E 铁粒幼细胞贫血

考题 多选题患儿男,8个月,因“发热、咳嗽2d,伴气促1d”来诊。体温37.0~40.5℃。既往健康,生长发育过程无异常,按时进行预防接种。查体:T39.5℃,P170次/min,R66次/min;烦躁;颈部和躯干部可见猩红热样皮疹;鼻翼扇动,口周发绀,吸气时可见三凹征;双肺可闻中小湿性啰音;心音尚可,HR170次/min,律齐,无杂音;肝肋下1.5cm。为明确诊断应紧急检查的项目包括()A血常规B血细菌培养C胸部X线片D肝功能E肾功能F血气分析G皮疹印片

考题 单选题正常新生儿的特点是()A 体温调节能力差,产热主要靠棕色脂肪B 神经系统的巴氏征、克氏征均为阴性C 具有一定免疫力,不易患呼吸道、消化道感染D 出生时血液中红细胞数较高,白细胞数较低E 呼吸运动呈胸式呼吸

考题 单选题卡介苗接种所采用的菌苗是()A 不灭毒获得牛型结核杆菌B 减毒的牛型结核杆菌C 灭毒的鸟型结核杆菌D 灭毒的活人型结核杆菌E 灭毒的鼠型结核杆菌

考题 单选题早产儿胎龄36周,出生时有窒息史,生后8小时开始人工喂养。于生后第5天出现精神萎靡,胃纳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腹部X线平片符合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下列X线表现除哪一项外均提示病情加重()A 气腹B 腹腔渗液C 门静脉积气D 肠壁囊样积气E 肠攀扩张固定

考题 单选题在设计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时,确定配对条件的主要原则是()A 对所研究疾病有较大直接影响但并非研究的项目应列为配对条件B 对所研究疾病有较大直接影响的项目均应列为配对条件C 对所研究疾病有影响的项目均应列为配对条件D 对所研究疾病有较大影响的项目不应列为配对条件E 以上均不对

考题 单选题改善营养不良者消化和代谢功能的药物,不包括()A 各种维生素B 各种消化酶C 苯丙酸诺龙D 胰岛素E 泼尼松

考题 单选题前瞻性队列研究与流行病学实验的根本区别是()A 是否检验病因假设B 是否设立对照组C 是否进行显著性检验D 是否在现场人群中进行E 是否人为控制研究条件

考题 单选题正常新生儿出生时血红蛋白量约为()A 140g/LB 170g/LC 150~220g/LD 130~200g/LE 200g/L

考题 单选题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症,需要换血时首选()A O型全血B O型血细胞和AB型血浆C O型血浆和AB型红细胞D 与患儿相同的ABO血型E 与患儿血型相同的血细胞和与母亲血型相同的血浆

考题 单选题健康教育的一级目标人群是指()A 希望其实施所建议的人群B 对目标人群有重要影响的人群C 参与项目的实施者D 计划的行政决策者E 项目的经济资助者

考题 单选题识记的内容遗忘最快发生在识记后的()。A 第1天B 第2天C 第3天D 第4天E 第5天

考题 单选题关于Rh溶血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一般不会出现在第一胎B 是最常见的溶血病C 自然界中无Rh血型物质D 症状较ABO溶血病为重E 母亲有流产史者可以发病

考题 单选题某4个月小儿第2次接种百白破三联合疫苗后,上臂外侧出现红、肿、热、痛、并伴淋巴结肿大,红肿直径在2.8cm,考虑是()A 接种后局部反应B 接种后全身反应C 接种后过敏反应D 接种后局部中等反应E 接种后局部强反应

考题 单选题川崎病的发病年龄多见于()A 年长儿B 婴幼儿C 学龄儿D 学龄前儿E 新生儿

考题 单选题女,6岁,皮疹3天。1周前患上呼吸道感染。体检发现四肢伸面散在紫红色斑丘疹、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可见风团,余无异常。血清IgA3.6g/L,初步考虑为()A 湿疹B 荨麻疹C 药物性皮疹D 过敏性紫癜E 丘疹性荨麻疹

考题 单选题患儿男,4岁,因“发热3周”来诊。查体:T39℃;发育营养差,面色苍白,双下肢皮肤有散在小淤点;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Ⅳ/Ⅵ级收缩期粗糙杂音,P2不亢进;肺(-);腹软,肝肋下3cm,脾肋下1cm。血常规:Hb75g/L,WBC15×10/L,N0.8。尿常规:RBC(+),WBC偶见,蛋白(+)。ECG://V5导联R波3.5mV。胸部X线片表现为()A 肺血增多B 肺血减少C 肺血正常D 肺血双侧不对称E 无法判断

考题 多选题慢性肾衰竭的并发症有()A肾性贫血B肾性骨病C消化道出血D心肌病E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考题 单选题女婴,生后7天,胆红素166μmol/L,母乳喂养,吃奶正常。需采取的处理措施是()A 蓝光照射B 口服苯巴比妥C 停母乳喂养改配方奶D 口服菌栀黄退黄疸E 不需治疗

考题 单选题患儿10个月,因间断腹泻2个月,面色苍白1个月就诊,大便2~3次/天,呈糊状,母乳喂养,4个月添加辅食。患儿3个月时因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而行小肠大部切除,术后一般情况渐好转。查体:皮肤黏膜苍白,舌细微震颤,心脏(-),肝肋下2.5cm,脾肋下1cm,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2×10/L,白细胞5.2×10/L,部分中性粒细胞有核左移。选择下列哪项治疗方法最佳()A 口服铁剂治疗B 肌注维生素B治疗C 输血治疗D 口服叶酸治疗E 肌注维生素B口服叶酸治疗

考题 单选题7岁男孩,夏季突发高热2小时,惊厥3次,面色发灰,四肢凉,血压低,心肺无异常,脑膜刺激征阴性。痢疾临床分型,不恰当的是()A 频繁脓血便为中毒性痢疾普通型B 以周围循环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是中毒性痢疾休克型C 反复惊厥,意识改变为中毒性痢疾脑型D 周围循环衰竭合并意识改变为中毒性痢疾混合型E 不发热且只有轻度腹泻者为轻型痢疾

考题 单选题患儿,女,2岁,发热3天伴呕吐2~3次/天,腹泻3~5次/天,稀便,排尿时哭吵,尿量减少。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 小儿腹泻病B 急性尿路感染C 败血症D 肾病综合征E 急性肾炎

考题 单选题一女婴,20天,因发热、纳差2天、抽搐1次入院,出生时无窒息抢救史。查:外周血白细胞4×10/L,T13251μmol/L;脑脊液常规:淡黄、微浑,白细胞40×10/L,多核70%,蛋白++;脑脊液生化:蛋白定量1.6g/L,葡萄糖1.5mmol/L,氯化物110mmol/L。诊断应考虑()A 化脓性脑膜炎B 颅内出血C 病毒性脑炎D 胆红素脑病E 高热惊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