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问答题
(十四) 【给定资料】 资料1 2010年,全球重要粮食出口国俄罗斯颁布粮食出口禁令,印度、澳大利亚等粮食大国也面临粮食减产,引发了全球粮食危机是否到来的争议。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公布的“2010年粮食安全风险指数”显示,中国在163个经济体中位列第96位,被评为“中度风险”国家。但有关专家认为,对待粮食问题要居安思危。从长远看,国内粮食形势不容乐观,应该未雨绸缪。 美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屡次以粮食出口为筹码,改变别国政策。美国地缘政治学者威廉·恩道尔2007年出版的《粮食战争》一书介绍,1965至1967年,美国对印度限制粮食出口,迫使印度改变了反对美国入侵越南的政策。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美国战略家布热津斯基也认为中国的粮食依赖进口很危险。他在其名著《大棋局》中称:“中国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早已大大超过了国内能源生产的增长。这种增幅的差别还会扩大,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很高速度的话,就更是如此。粮食的情况也是如此。即使中国人口的增幅下降,人口增加的绝对数字仍然很大。在这种情况下,粮食进口对于中国国内民生和政治稳定变得更为重要。粮食依赖进口,将不仅因成本较高而造成中国的经济资源紧张,而且也会使中国更容易受到外部压力的打击。” 2011年2月,中国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说:“目前,全球年粮食贸易量仅相当于中国年粮食消费量的四成多,依靠大量进口解决粮食问题不现实。” 早在十多年前,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就提出了引起巨大争议的“谁来养活中国”这个命题,确切地说,这个题目的准确含义是“谁有能力出售中国所需的粮食”。直到近几年,他还认为,中国人的外汇储备足够买粮,并非在经济上不能养活自己,而是说如果中国的粮食缺口大了,各粮食出口国能否给中国提供足够的粮食。 资料2 随着全球粮食危机的风险隐现,“粮食安全”成为群众关注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就“粮食安全”问题与网友进行交流时说,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耕地占用随之增加。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我国土地违法案件平均每天85起,其中大量是违规占用耕地事件。据国家统计局资料预测,到2050年,非农用建设用地将达4800万亩以上,其中估计要占用耕地1300万亩。 “人增、地减、粮紧”——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用6个字概括“十二五”期间我国面临的粮食形势,并认为这种情况“相当长时间缓解不了”。 全国政协常委、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钱克明指出,我国耕地总量逐年减少,1996年至2008年耕地减少1.25亿亩,年均减少1000多万亩,到2020年确保18亿亩耕地的压力巨大。九三学社中央指出,在耕地质量下降的同时,居高不下的水土流失比例以及耕地污染日益加剧的情况,对现有耕地质量无异于雪上加霜。 同时,气候变暖也增加了中国达到未来粮食生产目标的困难,对农业生产的物质投入和技术管理的要求都将更高,农业额外投入将会增加。据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所著的《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及预警》一书分析,过去30年我国粮食增产中各因素的贡献,气候变化一项为-2%。 2007年4月23日,中国气象局原局长秦大河表示:“从现在到2020年和2030年,中国内地的气温会增加0.5到4.2摄氏度,将使中国农业减产5%至10%。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 目前,中国农业产值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约为20%至25%。气温上升后,很多害虫的分布区可能扩大,生长季延长,杂草的生长条件也将更加优越,而要维持此前的农业产量,可能要投入更多的农药和除草剂。 【问题】 “给定资料1”“给定资料2”反映了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一些因素,请对这些因素进行概括和归纳。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问答题(十四) 【给定资料】 资料1 2010年,全球重要粮食出口国俄罗斯颁布粮食出口禁令,印度、澳大利亚等粮食大国也面临粮食减产,引发了全球粮食危机是否到来的争议。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公布的“2010年粮食安全风险指数”显示,中国在163个经济体中位列第96位,被评为“中度风险”国家。但有关专家认为,对待粮食问题要居安思危。从长远看,国内粮食形势不容乐观,应该未雨绸缪。 美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屡次以粮食出口为筹码,改变别国政策。美国地缘政治学者威廉·恩道尔2007年出版的《粮食战争》一书介绍,1965至1967年,美国对印度限制粮食出口,迫使印度改变了反对美国入侵越南的政策。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美国战略家布热津斯基也认为中国的粮食依赖进口很危险。他在其名著《大棋局》中称:“中国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早已大大超过了国内能源生产的增长。这种增幅的差别还会扩大,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很高速度的话,就更是如此。粮食的情况也是如此。即使中国人口的增幅下降,人口增加的绝对数字仍然很大。在这种情况下,粮食进口对于中国国内民生和政治稳定变得更为重要。粮食依赖进口,将不仅因成本较高而造成中国的经济资源紧张,而且也会使中国更容易受到外部压力的打击。” 2011年2月,中国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说:“目前,全球年粮食贸易量仅相当于中国年粮食消费量的四成多,依靠大量进口解决粮食问题不现实。” 早在十多年前,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就提出了引起巨大争议的“谁来养活中国”这个命题,确切地说,这个题目的准确含义是“谁有能力出售中国所需的粮食”。直到近几年,他还认为,中国人的外汇储备足够买粮,并非在经济上不能养活自己,而是说如果中国的粮食缺口大了,各粮食出口国能否给中国提供足够的粮食。 资料2 随着全球粮食危机的风险隐现,“粮食安全”成为群众关注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就“粮食安全”问题与网友进行交流时说,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耕地占用随之增加。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我国土地违法案件平均每天85起,其中大量是违规占用耕地事件。据国家统计局资料预测,到2050年,非农用建设用地将达4800万亩以上,其中估计要占用耕地1300万亩。 “人增、地减、粮紧”——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用6个字概括“十二五”期间我国面临的粮食形势,并认为这种情况“相当长时间缓解不了”。 全国政协常委、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钱克明指出,我国耕地总量逐年减少,1996年至2008年耕地减少1.25亿亩,年均减少1000多万亩,到2020年确保18亿亩耕地的压力巨大。九三学社中央指出,在耕地质量下降的同时,居高不下的水土流失比例以及耕地污染日益加剧的情况,对现有耕地质量无异于雪上加霜。 同时,气候变暖也增加了中国达到未来粮食生产目标的困难,对农业生产的物质投入和技术管理的要求都将更高,农业额外投入将会增加。据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所著的《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及预警》一书分析,过去30年我国粮食增产中各因素的贡献,气候变化一项为-2%。 2007年4月23日,中国气象局原局长秦大河表示:“从现在到2020年和2030年,中国内地的气温会增加0.5到4.2摄氏度,将使中国农业减产5%至10%。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 目前,中国农业产值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约为20%至25%。气温上升后,很多害虫的分布区可能扩大,生长季延长,杂草的生长条件也将更加优越,而要维持此前的农业产量,可能要投入更多的农药和除草剂。 【问题】 “给定资料1”“给定资料2”反映了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一些因素,请对这些因素进行概括和归纳。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150字。” 相关考题
考题
我国是粮食的生产大国,也是粮食的消费大国。但由于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决定了粮食消费的需求刚性,所以从根本上讲,我国的粮食安全还主要取决于()。
A、粮食质量B、粮食品种C、粮食进口D、粮食供给
考题
国家采取储备粮吞吐、委托收购、粮食进出口等多种经济手段和价格干预等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对粮食市场的调控,保持()。
A.全国粮食供求总量基本平衡B.粮食价格基本稳定C.粮食储备基本稳定D.粮食销售基本稳定
考题
全球粮食价格上涨,我国作为拥有众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粮食安全,包括( )。A.在粮食生产环节减税负、增补贴B.流通环节实行最低收购价C.取消对主要粮食品种的出口退税D.实行惠农政策,鼓励农民种粮积极性
考题
近期,俄罗斯政府宣布对小麦等原粮及其制粉产品将开征25%的出口暂定关税。下列对俄罗斯此次关税调整认识正确的是() ①鼓励粮食出口,提高农产品商品化水平 ②确保国内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③对粮食进口国有利,可使其减少贸易逆差 ④可能引起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涨A、①④B、③④C、②④D、②③
考题
问答题(十四) 【给定资料】 资料1 2010年,全球重要粮食出口国俄罗斯颁布粮食出口禁令,印度、澳大利亚等粮食大国也面临粮食减产,引发了全球粮食危机是否到来的争议。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公布的“2010年粮食安全风险指数”显示,中国在163个经济体中位列第96位,被评为“中度风险”国家。但有关专家认为,对待粮食问题要居安思危。从长远看,国内粮食形势不容乐观,应该未雨绸缪。 美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屡次以粮食出口为筹码,改变别国政策。美国地缘政治学者威廉·恩道尔2007年出版的《粮食战争》一书介绍,1965至1967年,美国对印度限制粮食出口,迫使印度改变了反对美国入侵越南的政策。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美国战略家布热津斯基也认为中国的粮食依赖进口很危险。他在其名著《大棋局》中称:“中国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早已大大超过了国内能源生产的增长。这种增幅的差别还会扩大,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很高速度的话,就更是如此。粮食的情况也是如此。即使中国人口的增幅下降,人口增加的绝对数字仍然很大。在这种情况下,粮食进口对于中国国内民生和政治稳定变得更为重要。粮食依赖进口,将不仅因成本较高而造成中国的经济资源紧张,而且也会使中国更容易受到外部压力的打击。” 2011年2月,中国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说:“目前,全球年粮食贸易量仅相当于中国年粮食消费量的四成多,依靠大量进口解决粮食问题不现实。” 早在十多年前,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就提出了引起巨大争议的“谁来养活中国”这个命题,确切地说,这个题目的准确含义是“谁有能力出售中国所需的粮食”。直到近几年,他还认为,中国人的外汇储备足够买粮,并非在经济上不能养活自己,而是说如果中国的粮食缺口大了,各粮食出口国能否给中国提供足够的粮食。 资料2 随着全球粮食危机的风险隐现,“粮食安全”成为群众关注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就“粮食安全”问题与网友进行交流时说,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耕地占用随之增加。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我国土地违法案件平均每天85起,其中大量是违规占用耕地事件。据国家统计局资料预测,到2050年,非农用建设用地将达4800万亩以上,其中估计要占用耕地1300万亩。 “人增、地减、粮紧”——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用6个字概括“十二五”期间我国面临的粮食形势,并认为这种情况“相当长时间缓解不了”。 全国政协常委、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钱克明指出,我国耕地总量逐年减少,1996年至2008年耕地减少1.25亿亩,年均减少1000多万亩,到2020年确保18亿亩耕地的压力巨大。九三学社中央指出,在耕地质量下降的同时,居高不下的水土流失比例以及耕地污染日益加剧的情况,对现有耕地质量无异于雪上加霜。 同时,气候变暖也增加了中国达到未来粮食生产目标的困难,对农业生产的物质投入和技术管理的要求都将更高,农业额外投入将会增加。据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所著的《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及预警》一书分析,过去30年我国粮食增产中各因素的贡献,气候变化一项为-2%。 2007年4月23日,中国气象局原局长秦大河表示:“从现在到2020年和2030年,中国内地的气温会增加0.5到4.2摄氏度,将使中国农业减产5%至10%。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 目前,中国农业产值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约为20%至25%。气温上升后,很多害虫的分布区可能扩大,生长季延长,杂草的生长条件也将更加优越,而要维持此前的农业产量,可能要投入更多的农药和除草剂。 【问题】 “给定资料1”“给定资料2”反映了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一些因素,请对这些因素进行概括和归纳。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150字。
考题
问答题(三十六) 【给定资料】 1.2010年,全球重要粮食出口国俄罗斯颁布粮食出口禁令,印度、澳大利亚等粮食大国也面临粮食减产,引发了全球粮食危机是否到来的争议。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公布的“2010年粮食安全风险指数”显示,中国在163个经济体中位列第96位,被评为“中度风险”国家。但有关专家认为,对待粮食问题要居安思危。从长远看,国内粮食形势不容乐观,应该未雨绸缪。 美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屡次以粮食出口为筹码,改变别国政策。美国地缘政治学者威廉·恩道尔2007年出版的《粮食战争》一书介绍,1965至1967年,美国对印度限制粮食出口,迫使印度改变了反对美国入侵越南的政策。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美国战略家布热津斯基也认为中国的粮食依赖进口很危险。他在其名著《大棋局》中称:“中国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早已大大超过了国内能源生产的增长。这种增幅的差别还会扩大,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很高速度的话,就更是如此。粮食的情况也是如此。即使中国人口的增幅下降,人口增加的绝对数字仍然很大。在这种情况下,粮食进口对于中国国内民生和政治稳定变得更为重要。粮食依赖进口,将不仅因成本较高而造成中国的经济资源紧张,而且也会使中国更容易受到外部压力的打击。” 2011年2月,中国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说:“目前,全球年粮食贸易量仅相当于中国年粮食消费量的四成多,依靠大量进口解决粮食问题不现实。” 早在十多年前,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就提出了引起巨大争议的“谁来养活中国”这个命题,确切地说,这个题目的准确含义是“谁有能力出售中国所需的粮食”。直到近几年,他还认为,中国人的外汇储备足够买粮,并非在经济上不能养活自己,而是说如果中国的粮食缺口大了,各粮食出口国能否给中国提供足够的粮食。 2.随着全球粮食危机的风险隐现,“粮食安全”成为群众关注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粮食局局长聂振邦就“粮食安全”问题与网友进行交流时说,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耕地占用随之增加。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我国土地违法案件平均每天85起,其中大量是违规占用耕地事件。据国家统计局资料预测,到2050年,非农用建设用地将达4800万亩以上,其中估计要占用耕地1300万亩。 “人增、地减、粮紧”——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用6个字概括“十二五”期间我国面临的粮食形势,并认为这种情况“相当长时间缓解不了”。 全国政协常委、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钱克明指出,我国耕地总量逐年减少,1996年至2008年耕地减少1.25亿亩,年均减少1000多万亩,到2020年确保18亿亩耕地的压力巨大。九三学社中央指出,在耕地质量下降的同时,居高不下的水土流失比例以及耕地污染日益加剧的情况,对现有耕地质量无异于雪上加霜。 同时,气候变暖也增加了中国达到未来粮食生产目标的困难,对农业生产的物质投入和技术管理的要求都将更高,农业额外投入将会增加。据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所著的《中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及预警》一书分析,过去30年我国粮食增产中各因素的贡献,气候变化一项为-2%。 2007年4月23日,中国气象局原局长秦大河表示:“从现在到2020年和2030年,中国内地的气温会增加0.5到4.2摄氏度,将使中国农业减产5%至10%。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 目前,中国农业产值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约为20%至25%,气温上升后,很多害虫的分布区可能扩大,生长季延长,杂草的生长条件也将更加优越,而要维持此前的农业产量,可能要投入更多的农药和除草剂。 【问题】 “给定资料1”“给定资料2”反映了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一些因素,请对这些因素进行概括和归纳。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150字。
考题
单选题干旱和森林大火导致俄罗斯今年粮食歉收,国内粮价快速上涨。要想维持国内粮食价格稳定,俄罗斯必须禁止粮食出口。如果政府禁止粮食出口,俄出口商将避免损失,因为他们此前在低价位时签署出口合同,若在粮价大幅上涨时履行当时的合同将会亏本。但是,如果俄政府禁止出口粮食,俄罗斯奋斗多年才获得的国际市场将被美国和法国所占有。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以下哪一项也一定为真?( )A
如果俄罗斯今年不遭遇干旱和森林大火,俄政府就不会禁止粮食出口B
如果俄罗斯禁止粮食出口,其国内的粮食价格就不会继续上涨C
如果今年俄罗斯维持国内粮食价格稳定,就会失去它的国际粮食市场D
俄罗斯粮食出口商为避免损失,会积极游说政府,促使其制定粮食出口禁令
考题
问答题乌克兰是世界上第几大粮食出口国?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