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水土流失是中国大陆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每年各类水土流失总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由于河流夹带泥沙,使河床抬高,形成所谓的“悬河”。请问被称为“悬河”的最具有代表性是()
A
长江
B
淮河
C
黄河
D
怒江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单选题水土流失是中国大陆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每年各类水土流失总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由于河流夹带泥沙,使河床抬高,形成所谓的“悬河”。请问被称为“悬河”的最具有代表性是()A 长江B 淮河C 黄河D 怒江” 相关考题
考题
我国的黄河中上游地区、长江中上游地区、东北平原每年都会因为水土流失而损失掉相当于4000万吨化肥的氮、磷、钾养分,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也因此经常发生,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影响破坏很大。试述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考题
小流域治理是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多年来,江苏省对水土流失治理采取了工程、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因地制宜,综合防治,使大部分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了控制,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转变。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主要意思的是( )。A.要想脱贫先得治理环境B.江苏省治理环境有方C.江苏省对水土流失治理有方D.只有治理水土流失,才能解决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问题
考题
阅读关于“严重的水土流失”的图文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内容标准“认识区域”中的“环境与发展”
要求:“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材料二某版本教课书中关于“严重的水土流失”的有关内容。
严重的水土流失
从图6.31可以看出,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这与我们通常所说的一望无际、平坦宽阔的高原景象大不相同。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这里长期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这里的自然植被遭到破坏,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别是每遇暴雨,泥沙俱下,水土流失尤为严重。造成这里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图6.32)。
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图6.33),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要求:
(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
(2)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牛活动等、并说明设计理由。
考题
科罗拉多河三角洲曾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沙漠水生生态系统之一,但1993年以后入海径流锐减,河口三角洲环境因此受到严重影响。下图为科罗拉多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科罗拉多河人海径流锐减对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影响是():
①海水入侵,土壤盐碱化
②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③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④海浪侵蚀加剧,三角洲萎缩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考题
近几十年来,黄河的入海年输沙量不断减少,目前已远低于16亿吨的历史平均值。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黄河流域的暴雨次数减少
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
C.中上游水库拦截泥沙量增多
D.中下游河床泥沙淤积量加大
考题
水土流失是中国大陆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每年各类水土流失总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由于河流夹带泥沙,使河床抬高,形成所谓的“悬河”。请问被称为“悬河”的最具有代表性是()A、长江B、淮河C、黄河D、怒江
考题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T50433—2008),开发建设项目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应因地制宜地采取防治措施,使新增的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得到有效控制,项目区内原有的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工程安全得到保障,泄入下游河道的泥沙显著减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这里所称的“防治措施”不包括()。A、拦渣B、土地整治C、防洪D、复垦
考题
黄河是世界是泥沙含量最多的河流。它从黄土高原挟带大量泥沙滚滚东去,到了下游,泥沙沉淀,河床不断淤积逐渐抬高,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悬河”。目前黄河水高出市区地面近10米,真的是“黄河之水天上来”。
考题
填空题河流中的泥沙按其在水中的运动方式分为:悬移质泥沙、()和河床质泥沙。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