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问答题
w公司主要从事小型电子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产品销售以W公司仓库为交货地点。W公司日常交易采用自动化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和手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B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w公司2017年度财务报告。资料一: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有关销售与收款循环。生产与存货循环的控制,部分内容摘录如下:(1)销售部门在批准经销商的订货单后编制发货通知单交仓库和会计部门。仓库根据发货通知单备货,在货物装运后编制出库单交销售部门。会计部门和运输部门。会计部门根据发货通知单和出库单在系统中手工录入相关信息并开具销售发票,系统自动生成确认主营业务收入的会计分录并过入相应的账簿。销售部门每月末与仓库核对发货通知单和出库单,并将核对结果交销售部经理审阅。(2)系统每月末根据汇总的产成品销售数量及各产成品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自动计算主营业务成本,自动生成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的会计分录并过入相应的账簿。(3)会计部门每月末编制存货的结存成本及可变现净值汇总表,将结存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的部分确认为存货跌价准备。资料二:B注册会计师对销售与收款循环,生产与存货循环的控制实施测试,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测试情况,部分内容摘录如下:(1)从W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选取2017年12月的1笔交易,注意到相应记账凭证只附有若干销售发票记账联。财务人员解释,在审核出库单并据以开具销售发票后,已在销售发票的记账联上注明出库单号,并将连续编号的出库单另外装订存档。审计人员选取了1张注有2个出库单号的销售发票记账联,在出库单存档记录里找到了相应的出库单。出库单日期分别为12月14日和12月16日,销售发票日期为12月16日。(2)在抽样追踪2017年11月10个主要产品的主营业务成本在系统中的结转过程时,注意到有2笔主营业务成本的金额存在手工录入修改痕迹。财务人员解释,由于新系统的相关数据模块运行不够稳定,部分产成品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的运算结果有时存在误差,因此采用手工录入方式予以修正,并且只有财务经理有权在系统中录入修正数据。审计人员检查了相关样本的手工修正后产成品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没有发现差异。(3)检查了2016年9月末产成品成本及可变现净值汇总表,发现其中的产成品成本数据与2016年9月末产成品成本账面余额稍有差异。财务人员解释,该差异是在编制完成9月末产成品成本及可变现净值汇总表后,根据仓库上报的第3季度末盘点结果调整部分产成品账面余额所致。针对资料一(1)至(3)项,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判断上述控制在设计上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分别予以指出,并简要说明理由,提出改进建议。将答案直接填入答题卷的相应表格内。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更多 “问答题w公司主要从事小型电子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产品销售以W公司仓库为交货地点。W公司日常交易采用自动化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和手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B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w公司2017年度财务报告。资料一: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有关销售与收款循环。生产与存货循环的控制,部分内容摘录如下:(1)销售部门在批准经销商的订货单后编制发货通知单交仓库和会计部门。仓库根据发货通知单备货,在货物装运后编制出库单交销售部门。会计部门和运输部门。会计部门根据发货通知单和出库单在系统中手工录入相关信息并开具销售发票,系统自动生成确认主营业务收入的会计分录并过入相应的账簿。销售部门每月末与仓库核对发货通知单和出库单,并将核对结果交销售部经理审阅。(2)系统每月末根据汇总的产成品销售数量及各产成品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自动计算主营业务成本,自动生成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的会计分录并过入相应的账簿。(3)会计部门每月末编制存货的结存成本及可变现净值汇总表,将结存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的部分确认为存货跌价准备。资料二:B注册会计师对销售与收款循环,生产与存货循环的控制实施测试,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测试情况,部分内容摘录如下:(1)从W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选取2017年12月的1笔交易,注意到相应记账凭证只附有若干销售发票记账联。财务人员解释,在审核出库单并据以开具销售发票后,已在销售发票的记账联上注明出库单号,并将连续编号的出库单另外装订存档。审计人员选取了1张注有2个出库单号的销售发票记账联,在出库单存档记录里找到了相应的出库单。出库单日期分别为12月14日和12月16日,销售发票日期为12月16日。(2)在抽样追踪2017年11月10个主要产品的主营业务成本在系统中的结转过程时,注意到有2笔主营业务成本的金额存在手工录入修改痕迹。财务人员解释,由于新系统的相关数据模块运行不够稳定,部分产成品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的运算结果有时存在误差,因此采用手工录入方式予以修正,并且只有财务经理有权在系统中录入修正数据。审计人员检查了相关样本的手工修正后产成品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没有发现差异。(3)检查了2016年9月末产成品成本及可变现净值汇总表,发现其中的产成品成本数据与2016年9月末产成品成本账面余额稍有差异。财务人员解释,该差异是在编制完成9月末产成品成本及可变现净值汇总表后,根据仓库上报的第3季度末盘点结果调整部分产成品账面余额所致。针对资料一(1)至(3)项,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判断上述控制在设计上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缺陷,分别予以指出,并简要说明理由,提出改进建议。将答案直接填入答题卷的相应表格内。” 相关考题
考题 W公司销售给M公司甲产品一批,价款为500000元(不含税),W公司在该价款的基础上给予M公司10%的商业折扣。W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W公司应确认的销售收入是( )元。A.500000B.585000C.450000D.526500

考题 W公司销售给M公司甲产品一批,价款为500 000元(不含税),W公司在该价款的基础上给予M公司10%商业折扣。W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W公司应确认的销售收入是( )。A.500 000B.585 000C.450 000D.526 500

考题 W公司销售给M公司甲产品一批,价款为500000元(不含税),W公司在该价款的基础上给予M公司10%的商业折扣。W公司适应的增值税税率为17%。W公司应确认的销售收入是( )元。A、500000B、585000C、450000D、526500

考题 W公司销售给M公司甲产品一批,价款为500 000元(不含税),W公司在该价款的基础上给予M公司10%的商业折扣。W公司适应的增值税税率为17%。W公司应确认的销售收入是( )元。A.500 000B.585 000C.450 000D.526 500

考题 W公司主要从事小型电子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产品销售以W公司仓库为交货地点。W公司日常交易采用自动化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和手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系统自2013年以来没有发生变化。W公司产品主要销售给国内各主要城市的电子消费品经销商。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W公司2014年度财务报表。 资料一:A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W公司及其环境的情况,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在2013年度实现销售收入增长10%的基础上,W公司董事会确定的2014年销售收入增长目标为20%。W公司管理层实行年薪制,总体薪酬水平根据上述目标的完成情况上下浮动。W公司所处行业2014年的平均销售增长率为12%。 (2)W公司财务总监已为W公司工作超过6年,于2014年9月劳动合同到期后被W公司的竞争对手髙薪聘请。由于工作压力大,W公司会计部口人员流动频繁,除会计主管服务期超过4年外,其余人员的平均服务期少于2年。 (3)W公司的产品面临快速更新换代的压力,市场竞争激烈。为巩固市场占有率,W公司于2014年初就投人大量人力物力研究出新产品,已计划逐渐淡出市场的C产品于2014年11月停产,2014年末,某经销商采用交款提货方式购买了最后一批C产品。W公司已经收到款项,确认了销售收入并结转了存货成本。经销商在验收商品时发现产品质量不符合合同要求,双方尚未就解决方案达成一致意见。 (4)2014年末,有消费者打投诉电话,称W公司生产的D产品中含有的甲醛超标,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必健康。W公司随即发表声明,表示D产品是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进行生产,甲醛在国家现行安全标准范围内,并公布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检测报告。但经过调查显示,仍有过半数的消费者对D产品的安全性表示担忧。 (5)2014年度W公司主要原料的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供应商基本稳定,也没有大的变化,但由于技术要求发生变化,D产品所耗高档金属材料比C产品略有上升,使得D产品的原材料成本比C产品上升了3%。 (6)除了于2013年12月借入的2年期、年利率6%的银行借款5000万元外,W公司没有其他借款。上述长期借款专口用于扩建现有的一条生产线,满足D产品的生产需要。该生产线总投资化00万元,2013年12月开工,2014年7月完工投人使用(假设不考虑利息收入)。 399 资料二;A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获取的W公司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 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金额单位:万元

考题 2018年12月31日,W公司拟冲击IPO,于中小企业板上市,该公司的下列( )情况会导致其无法成功上市。 1、W公司股本为4000万元人民币 2、W公司于2016年1月设立 3、W公司与Z公司产生了严重的版权纠纷诉讼,W公司的主要收入大多源于该版权 4、W公司的财务总监与其销售主管为夫妻关系 5、W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为3200万元A.1、2、3、4 B.2、3、4、5 C.2、3、4 D.2、3

考题 W公司主要从事小型电子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产品销售以W公司仓库为交货地点。W公司日常交易采用自动化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和手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系统自2006年以来没有发生变化。W公司产品主要销售给国内各主要城市的电子消费品经销商。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W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表。 资料一:A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W公司及其环境的情况,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在2006年度实现销售收入增长10%的基础上,W公司董事会确定的2007年销售收入增长目标为20%。W公司管理层实行年薪制,总体薪酬水平根据上述目标的完成情况上下浮动。W公司所处行业2007年的平均销售增长率是12%。 (2)W公司财务总监已为W公司工作超过6年,于2007年9月劳动合同到期后被W公司的竞争对手高薪聘请。由于工作压力大,W公司会计部门人员流动频繁,除会计主管服务期超过4年外,其余人员的平均服务斯少于2年。 (3)W公司的产品面临快速更新换代的压力,市场竞争激烈。为巩固市场占有率,W公司于2007年4月将主要产品(C产品)的销售下调了 8%至10%。另外,W公司在2007年8月推出了 D产品(C产品的改良型号),市场表现良好,计划在2008年全面扩大产量,并在2008年1月停止C产品的生产。为了加快资金流转,W公司于2008年1月针对C产品开始实施新一轮的降价促销,平均降价幅度达到10%。 (4)W公司销售的产品均由经客户认可的外部运输公司实施运输,运输由W公司承担,但运输途中风险仍由客户自行承担。由于受能源价格上涨影响,2007年的运输单价比上年平 均上升了15%,但运输商同意将运费结算周期从原来的30天延长至60天。 (5)2007年度W公司主要原料的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供应商也没有大的变化,但由于技术要求发生变化,D产品所耗高档金属材料比C产品略有上升,使得D产品的原材料成本比C产品上升了3%。 (6)除了于2006年12月借入的2年期、年利率6%的银行借款5000万元外,W公司没有其他借款。上述长期借款专门用于扩建现有的一条生产线,以满足D产品的生产需要。该生产线总投资6500万元,2006年12月开工,2007年7月完工投人使用。(假设不考虑利息收入) 资料二: A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获取的W公司财务数据,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资料三:A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有关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仓库人员在系统中根据经销售部门批准的客户订单生成连续编号的发货单,并在将产品交运输商发运后,将发货单设置为“已执行”状态并提交结算部门。结算部门根据系统中的“已执行”发货单记录、订单及相关客户基础资料,在系统中生成并打印销售发票,系统在月末根据发货单和发票信息自动汇总主营业务收入,并据此过入应收账款和主营业务收入账薄。 (2)每月末,系统自动匹配发货单、订单、发票和入账的主营业务收入,并可以生成一个专门报告反映未匹配项目的清单。系统授权可以生成和阅读该报告的人员是W公司销售部经理和总经理。 资料四:A和B注册会计师对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实施测试,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测试情况,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A注册会计师观察了结算部门人员根据发货单在系统中开具发票的过程,并从2007年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选取销售记录实施测试,未发现异常。 (2)B注册会计师询问了总经理和部门经理有关资料三中第(2)项控制的运行情况,他们均表示由于以前月份很少发现不匹配情况,因此,从2007年6月以后就没有再实际生成和阅读上述专门报告。在B注册会计师的要求下,销售部经理在系统中生成了截至2007年12月31日的专门报告,B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存在不匹配的事项。 针对资料一(1)至(6)项,结合资料二,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请逐项指出资料一所列事项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如果认为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并分别说明该风险是属于财务报表层次还是认定层次。如果认为属于认定层次,请指出相关事项与何种交易或账户的何种认定相关。

考题 明星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审计A公司20×4年度财务报表,在审计过程中,审计项目组对A公司销售主管进行了访谈。销售主管表示,A公司产品销售主要采用以下四种交货方式: (1)以A公司仓库为交货地点,由客户自提产品; (2)以A公司仓库为交货地点,由客户委托A公司安排外部专业运输公司将产品发运至客户仓库,并有客户承担运费; (3)由A公司将产品发运至客户指定地点交货; (4)A公司将产品发运至客户仓库,在客户实际使用A公司产品时确认交货。 针对上述第1项至第4项交货方式,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针对不同交货方式下营业收入截止认定,逐项设计应实施的进一步实质性程序。

考题 W公司主要从事小型电子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产品销售以W公司仓库为交货地点。W公司日常交易采用自动化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和手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系统自2006年以来没有发生变化。W公司产品主要销售给国内各主要城市的电子消费品经销商。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W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表。 资料一:A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W公司及其环境的情况,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在2006年度实现销售收入增长10%的基础上,W公司董事会确定的2007年销售收入增长目标为20%。W公司管理层实行年薪制,总体薪酬水平根据上述目标的完成情况上下浮动。W公司所处行业2007年的平均销售增长率是12%。 (2)W公司财务总监已为W公司工作超过6年,于2007年9月劳动合同到期后被W公司的竞争对手高薪聘请。由于工作压力大,W公司会计部门人员流动频繁,除会计主管服务期超过4年外,其余人员的平均服务斯少于2年。 (3)W公司的产品面临快速更新换代的压力,市场竞争激烈。为巩固市场占有率,W公司于2007年4月将主要产品(C产品)的销售下调了 8%至10%。另外,W公司在2007年8月推出了 D产品(C产品的改良型号),市场表现良好,计划在2008年全面扩大产量,并在2008年1月停止C产品的生产。为了加快资金流转,W公司于2008年1月针对C产品开始实施新一轮的降价促销,平均降价幅度达到10%。 (4)W公司销售的产品均由经客户认可的外部运输公司实施运输,运输由W公司承担,但运输途中风险仍由客户自行承担。由于受能源价格上涨影响,2007年的运输单价比上年平 均上升了15%,但运输商同意将运费结算周期从原来的30天延长至60天。 (5)2007年度W公司主要原料的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供应商也没有大的变化,但由于技术要求发生变化,D产品所耗高档金属材料比C产品略有上升,使得D产品的原材料成本比C产品上升了3%。 (6)除了于2006年12月借入的2年期、年利率6%的银行借款5000万元外,W公司没有其他借款。上述长期借款专门用于扩建现有的一条生产线,以满足D产品的生产需要。该生产线总投资6500万元,2006年12月开工,2007年7月完工投人使用。(假设不考虑利息收入) 资料二: A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获取的W公司财务数据,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资料三:A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有关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仓库人员在系统中根据经销售部门批准的客户订单生成连续编号的发货单,并在将产品交运输商发运后,将发货单设置为“已执行”状态并提交结算部门。结算部门根据系统中的“已执行”发货单记录、订单及相关客户基础资料,在系统中生成并打印销售发票,系统在月末根据发货单和发票信息自动汇总主营业务收入,并据此过入应收账款和主营业务收入账薄。 (2)每月末,系统自动匹配发货单、订单、发票和入账的主营业务收入,并可以生成一个专门报告反映未匹配项目的清单。系统授权可以生成和阅读该报告的人员是W公司销售部经理和总经理。 资料四:A和B注册会计师对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实施测试,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测试情况,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A注册会计师观察了结算部门人员根据发货单在系统中开具发票的过程,并从2007年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选取销售记录实施测试,未发现异常。 (2)B注册会计师询问了总经理和部门经理有关资料三中第(2)项控制的运行情况,他们均表示由于以前月份很少发现不匹配情况,因此,从2007年6月以后就没有再实际生成和阅读上述专门报告。在B注册会计师的要求下,销售部经理在系统中生成了截至2007年12月31日的专门报告,B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存在不匹配的事项。 针对资料四(1)至(2)项,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请逐项指出上述测试结果是否表明相关内部控制得到有效执行。如果表明相关内部控制未能得到有效执行,请简要说明理由。

考题 W公司主要从事小型电子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产品销售以W公司仓库为交货地点。W公司日常交易采用自动化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和手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系统自2006年以来没有发生变化。W公司产品主要销售给国内各主要城市的电子消费品经销商。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W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表。 资料一:A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W公司及其环境的情况,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在2006年度实现销售收入增长10%的基础上,W公司董事会确定的2007年销售收入增长目标为20%。W公司管理层实行年薪制,总体薪酬水平根据上述目标的完成情况上下浮动。W公司所处行业2007年的平均销售增长率是12%。 (2)W公司财务总监已为W公司工作超过6年,于2007年9月劳动合同到期后被W公司的竞争对手高薪聘请。由于工作压力大,W公司会计部门人员流动频繁,除会计主管服务期超过4年外,其余人员的平均服务斯少于2年。 (3)W公司的产品面临快速更新换代的压力,市场竞争激烈。为巩固市场占有率,W公司于2007年4月将主要产品(C产品)的销售下调了 8%至10%。另外,W公司在2007年8月推出了 D产品(C产品的改良型号),市场表现良好,计划在2008年全面扩大产量,并在2008年1月停止C产品的生产。为了加快资金流转,W公司于2008年1月针对C产品开始实施新一轮的降价促销,平均降价幅度达到10%。 (4)W公司销售的产品均由经客户认可的外部运输公司实施运输,运输由W公司承担,但运输途中风险仍由客户自行承担。由于受能源价格上涨影响,2007年的运输单价比上年平 均上升了15%,但运输商同意将运费结算周期从原来的30天延长至60天。 (5)2007年度W公司主要原料的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供应商也没有大的变化,但由于技术要求发生变化,D产品所耗高档金属材料比C产品略有上升,使得D产品的原材料成本比C产品上升了3%。 (6)除了于2006年12月借入的2年期、年利率6%的银行借款5000万元外,W公司没有其他借款。上述长期借款专门用于扩建现有的一条生产线,以满足D产品的生产需要。该生产线总投资6500万元,2006年12月开工,2007年7月完工投人使用。(假设不考虑利息收入) 资料二: A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获取的W公司财务数据,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资料三:A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有关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仓库人员在系统中根据经销售部门批准的客户订单生成连续编号的发货单,并在将产品交运输商发运后,将发货单设置为“已执行”状态并提交结算部门。结算部门根据系统中的“已执行”发货单记录、订单及相关客户基础资料,在系统中生成并打印销售发票,系统在月末根据发货单和发票信息自动汇总主营业务收入,并据此过入应收账款和主营业务收入账薄。 (2)每月末,系统自动匹配发货单、订单、发票和入账的主营业务收入,并可以生成一个专门报告反映未匹配项目的清单。系统授权可以生成和阅读该报告的人员是W公司销售部经理和总经理。 资料四:A和B注册会计师对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实施测试,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测试情况,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A注册会计师观察了结算部门人员根据发货单在系统中开具发票的过程,并从2007年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选取销售记录实施测试,未发现异常。 (2)B注册会计师询问了总经理和部门经理有关资料三中第(2)项控制的运行情况,他们均表示由于以前月份很少发现不匹配情况,因此,从2007年6月以后就没有再实际生成和阅读上述专门报告。在B注册会计师的要求下,销售部经理在系统中生成了截至2007年12月31日的专门报告,B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存在不匹配的事项。 针对资料三(1)至(2)项,请逐项指出上述控制与何种交易或账户的何种认定相关。

考题 W公司主要从事小型电子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产品销售以W公司仓库为交货地点。W公司日常交易采用自动化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和手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系统自20×6年以来没有发生变化。W公司产品主要销售给国内各主要城市的电子消费品经销商。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W公司20×7年度财务报表。 资料一:A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W公司及其环境的情况,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在20×6年度实现销售收入增长10%的基础上,W公司董事会确定的20×7年销售收入增长目标为20%。W公司管理层实行年薪制,总体薪酬水平根据上述目标的完成情况上下浮动。W公司所处行业20×7年的平均销售增长率是12%。 (2)W公司财务总监已为W公司工作超过6年,于20×7年9月劳动合同到期后被W公司的竞争对手高薪聘请。由于工作压力大,W公司会计部门人员流动频繁,除会计主管服务期超过4年外,其余人员的平均服务期少于2年。 (3)W公司的产品面临快速更新换代的压力,市场竞争激烈。为巩固市场占有率,W公司于20×7年4月将主要产品(C产品)的销售下调了8%至10%。另外,W公司在20×7年8月推出了D产品(C产品的改良型号),市场表现良好,计划在20×8年全面扩大产量,并在20×8年1月停止C产品的生产。为了加快资金流转,W公司于20×8年1月针对C产品开始实施新一轮的降价促销,平均降价幅度达到10%。 (4)W公司销售的产品均由经客户认可的外部运输公司实施运输,运输由W公司承担,但运输途中风险仍由客户自行承担。由于受能源价格上涨影响,20×7年的运输单价比上年平均上升了15%,但运输商同意将运费结算周期从原来的30天延长至60天。 (5)除了于20×6年12月借入的2年期、年利率6%的银行借款5000万元外,W公司没有其他借款。上述长期借款专门用于扩建现有的一条生产线,以满足D产品的生产需要。该生产线总投资6500万元,20×6年12月开工,20×7年7月完工投入使用。(假设不考虑利息收入) 资料二:A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获取的W公司财务数据,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金额单位:万元 要求:针对资料一(1)至(5)项,结合资料二,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请逐项指出资料一所列事项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如果认为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并分别说明该风险是属于财务报表层次还是认定层次。如果认为属于认定层次,请指出相关事项与何种交易或账户的何种认定相关。

考题 A公司主要从事化工产品生产和销售,审计项目组对A公司销售主管进行了访谈。销售主管表示,A公司产品销售主要采用以下四种交货方式:   1.以A公司仓库为交货地点,由客户自提产品;   2.以A公司仓库为交货地点,由客户委托A公司安排外部专业运输公司将产品发运至客户仓库,并由客户承担运费;   3.由A公司将产品发运至客户指定地点交货;   4.A公司将产品发运至客户仓库,在客户实际使用A公司产品时确认交货。   要求:针对以上交货方式,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说明该交货方式下的营业收入确认时点,并针对不同交货方式下营业收入截止认定,逐项设计应实施的进一步实质性程序。

考题 W公司主要从事小型电子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产品销售以W公司仓库为交货地点。W公司日常交易采用自动化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和手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系统自2006年以来没有发生变化。W公司产品主要销售给国内各主要城市的电子消费品经销商。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W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表。 资料一:A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W公司及其环境的情况,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在2006年度实现销售收入增长10%的基础上,W公司董事会确定的2007年销售收入增长目标为20%。W公司管理层实行年薪制,总体薪酬水平根据上述目标的完成情况上下浮动。W公司所处行业2007年的平均销售增长率是12%。 (2)W公司财务总监已为W公司工作超过6年,于2007年9月劳动合同到期后被W公司的竞争对手高薪聘请。由于工作压力大,W公司会计部门人员流动频繁,除会计主管服务期超过4年外,其余人员的平均服务斯少于2年。 (3)W公司的产品面临快速更新换代的压力,市场竞争激烈。为巩固市场占有率,W公司于2007年4月将主要产品(C产品)的销售下调了 8%至10%。另外,W公司在2007年8月推出了 D产品(C产品的改良型号),市场表现良好,计划在2008年全面扩大产量,并在2008年1月停止C产品的生产。为了加快资金流转,W公司于2008年1月针对C产品开始实施新一轮的降价促销,平均降价幅度达到10%。 (4)W公司销售的产品均由经客户认可的外部运输公司实施运输,运输由W公司承担,但运输途中风险仍由客户自行承担。由于受能源价格上涨影响,2007年的运输单价比上年平 均上升了15%,但运输商同意将运费结算周期从原来的30天延长至60天。 (5)2007年度W公司主要原料的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供应商也没有大的变化,但由于技术要求发生变化,D产品所耗高档金属材料比C产品略有上升,使得D产品的原材料成本比C产品上升了3%。 (6)除了于2006年12月借入的2年期、年利率6%的银行借款5000万元外,W公司没有其他借款。上述长期借款专门用于扩建现有的一条生产线,以满足D产品的生产需要。该生产线总投资6500万元,2006年12月开工,2007年7月完工投人使用。(假设不考虑利息收入) 资料二: A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获取的W公司财务数据,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资料三:A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有关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仓库人员在系统中根据经销售部门批准的客户订单生成连续编号的发货单,并在将产品交运输商发运后,将发货单设置为“已执行”状态并提交结算部门。结算部门根据系统中的“已执行”发货单记录、订单及相关客户基础资料,在系统中生成并打印销售发票,系统在月末根据发货单和发票信息自动汇总主营业务收入,并据此过入应收账款和主营业务收入账薄。 (2)每月末,系统自动匹配发货单、订单、发票和入账的主营业务收入,并可以生成一个专门报告反映未匹配项目的清单。系统授权可以生成和阅读该报告的人员是W公司销售部经理和总经理。 资料四:A和B注册会计师对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实施测试,并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测试情况,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A注册会计师观察了结算部门人员根据发货单在系统中开具发票的过程,并从2007年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选取销售记录实施测试,未发现异常。 (2)B注册会计师询问了总经理和部门经理有关资料三中第(2)项控制的运行情况,他们均表示由于以前月份很少发现不匹配情况,因此,从2007年6月以后就没有再实际生成和阅读上述专门报告。在B注册会计师的要求下,销售部经理在系统中生成了截至2007年12月31日的专门报告,B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存在不匹配的事项。 针对资料一(1)至(6)项,结合资料三和资料四,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请判断资料三所列控制及防止或发现根据资料一识别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是否有效果。如果有效 果,请指出资料三所列控制与识别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对应关系,并简要说明理由。

考题 W公司主要从事小型电子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产品销售以W公司仓库为交货地点。W公司日常交易采用自动化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和手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系统自20×1年以来没有发生变化。W公司产品主要销售给国内各主要城市的电子消费品经销商。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W公司20×2年度财务报表。   资料一:A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W公司及其环境的情况,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在20×1年度实现销售收入增长10%的基础上,W公司董事会确定的20×2年销售收入增长目标为20%。W公司管理层实行年薪制,总体薪酬水平根据上述目标的完成情况上下浮动。W公司所处行业20×2年的平均销售增长率是12%。   (2)W公司财务总监已为W公司工作超过6年,于20×2年7月劳动合同到期后被W公司的竞争对手高薪聘请。由于工作压力大,W公司会计部门人员流动频繁,除会计主管服务期超过4年外,其余人员的平均服务期少于2年。   (3)W公司的产品面临快速更新换代的压力,市场竞争激烈。为巩固市场占有率,W公司于20×2年4月将主要产品(C产品)的销售下调了8%至10%。另外,W公司在20×2年8月推出了D产品(C产品的改良型号),市场表现良好,计划在20×3年全面扩大产量,并在20×3年1月停止C产品的生产。为了加快资金流转,W公司于20×3年1月针对C产品开始实施新一轮的降价促销,平均降价幅度达到10%。   (4)W公司销售的产品均由经客户认可的外部运输公司实施运输,运输费由W公司承担,但运输途中风险仍由客户自行承担。由于受能源价格上涨影响,20×2年的运输单价比上年平均上升了15%,但运输商同意将运费结算周期从原来的30天延长至60天。   (5)20×2年度W公司主要原料的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供应商也没有大的变化,但由于技术要求发生变化,D产品所耗高档金属材料比C产品略有上升,使得D产品的原材料成本比C产品上升了3%。   (6)除了于20×1年12月借入的2年期、年利率6%的银行借款5000万元外,W公司没有其他借款。上述长期借款专门用于扩建现有的一条生产线,以满足D产品的生产需要。该生产线总投资6500万元,20×1年12月开工,20×2年7月完工投入使用。(假设不考虑利息收入)   资料二:A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获取的W公司财务数据,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金额单位:万元  要求:   针对资料一(1)至(6)项,结合资料二,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请逐项指出资料一所列事项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如果认为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并分别说明该风险是属于财务报表层次还是认定层次。如果认为属于认定层次,请指出相关事项与何种交易或账户的何种认定相关。请将答案直接填入相应表格内。

考题 W公司未经许可擅自使专利权人的发明专利生产并销售了变频家用空调器5000台。某家电销售公司在明知W公司侵犯专利权的情况下,从W公司进货2000台,并已实际售出1600台。某宾馆在不知W公司侵犯专利权的情况下也从W公司购入200台并已安装使用。请依据我国法律分析以下问题: 销售行为是否侵权?是否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是否可以继续销售库存的400台空调器?分别说明理由。

考题 W公司未经许可擅自使专利权人的发明专利生产并销售了变频家用空调器5000台。某家电销售公司在明知W公司侵犯专利权的情况下,从W公司进货2000台,并已实际售出1600台。某宾馆在不知W公司侵犯专利权的情况下也从W公司购入200台并已安装使用。请依据我国法律分析以下问题:宾馆的使用行为是否侵权?是否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是否可以继续使用这200台空调器?

考题 设“W公司的雇员陆先生是上海人”为假,以下哪项评价是错误的?()A、可推出“W公司有些雇员不是上海人”B、可推出“W公司有些雇员是上海人”C、可推出“W公司的雇员不都是上海人”D、可推出“并非W公司的雇员都是上海人”E、不能确定W公司的雇员是否都不是上海人

考题 W公司未经许可擅自使用H公司专利技术生产并销售了变频家用空调器5000台。G家电销售公司在明知W公司侵犯H公司专利权的情况下,从W公司进货2000台,并已实际售出1600台。M宾馆在不知W公司侵犯H公司专利权的情况下也从W公司购入200台并已安装使用。H公司发现W公司、G公司和M宾馆的上述生产、销售和使用行为后,向法院起诉,状告W公司、G公司和M宾馆侵犯其专利权。 请依据我国法律分析以下问题:W公司的生产、销售行为是否侵权?是否应承当相应的赔偿责任?分别说明理由。

考题 W公司未经许可擅自使用H公司专利技术生产并销售了变频家用空调器5000台。G家电销售公司在明知W公司侵犯H公司专利权的情况下,从W公司进货2000台,并已实际售出1600台。M宾馆在不知W公司侵犯H公司专利权的情况下也从W公司购入200台并已安装使用。H公司发现W公司、G公司和M宾馆的上述生产、销售和使用行为后,向法院起诉,状告W公司、G公司和M宾馆侵犯其专利权。 请依据我国法律分析以下问题:M宾馆的使用行为是否侵权?是否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是否可以继续使用这200台空调器?

考题 W公司未经许可擅自使用H公司专利技术生产并销售了变频家用空调器5000台。G家电销售公司在明知W公司侵犯H公司专利权的情况下,从W公司进货2000台,并已实际售出1600台。M宾馆在不知W公司侵犯H公司专利权的情况下也从W公司购入200台并已安装使用。H公司发现W公司、G公司和M宾馆的上述生产、销售和使用行为后,向法院起诉,状告W公司、G公司和M宾馆侵犯其专利权。 请依据我国法律分析以下问题:G公司的销售行为是否侵权?是否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是否可以继续销售库存的400台空调器?分别说明理由。

考题 问答题W公司未经许可擅自使用H公司专利技术生产并销售了变频家用空调器5000台。G家电销售公司在明知W公司侵犯H公司专利权的情况下,从W公司进货2000台,并已实际售出1600台。M宾馆在不知W公司侵犯H公司专利权的情况下也从W公司购入200台并已安装使用。H公司发现W公司、G公司和M宾馆的上述生产、销售和使用行为后,向法院起诉,状告W公司、G公司和M宾馆侵犯其专利权。 请依据我国法律分析以下问题:W公司的生产、销售行为是否侵权?是否应承当相应的赔偿责任?分别说明理由。

考题 单选题设“W公司的雇员陆先生是上海人”为假,以下哪项评价是错误的?()A 可推出“W公司有些雇员不是上海人”B 可推出“W公司有些雇员是上海人”C 可推出“W公司的雇员不都是上海人”D 可推出“并非W公司的雇员都是上海人”E 不能确定W公司的雇员是否都不是上海人

考题 问答题W公司未经许可擅自使用H公司专利技术生产并销售了W公司未经许可擅自使用H公司专利技术生产并销售了变频家用空调器5000台。G家电销售公司在明知W公司侵犯H公司专利权的情况下,从W公司进货2000台,并已实际售出1600台。M宾馆在不知W公司侵犯H公司专利权的情况下也从W公司购入200台并已安装使用。H公司发现W公司、G公司和M宾馆的上述生产、销售和使用行为后,向法院起诉,状告W公司、G公司和M宾馆侵犯其专利权。 请依据我国法律分析以下问题: M宾馆的使用行为是否侵权?是否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是否可以继续使用这200台空调器?

考题 问答题W公司未经许可擅自使用H公司专利技术生产并销售了W公司未经许可擅自使用H公司专利技术生产并销售了变频家用空调器5000台。G家电销售公司在明知W公司侵犯H公司专利权的情况下,从W公司进货2000台,并已实际售出1600台。M宾馆在不知W公司侵犯H公司专利权的情况下也从W公司购入200台并已安装使用。H公司发现W公司、G公司和M宾馆的上述生产、销售和使用行为后,向法院起诉,状告W公司、G公司和M宾馆侵犯其专利权。 请依据我国法律分析以下问题: G公司的销售行为是否侵权?是否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是否可以继续销售库存的400台空调器?

考题 问答题W公司未经许可擅自使用H公司专利技术生产并销售了W公司未经许可擅自使用H公司专利技术生产并销售了变频家用空调器5000台。G家电销售公司在明知W公司侵犯H公司专利权的情况下,从W公司进货2000台,并已实际售出1600台。M宾馆在不知W公司侵犯H公司专利权的情况下也从W公司购入200台并已安装使用。H公司发现W公司、G公司和M宾馆的上述生产、销售和使用行为后,向法院起诉,状告W公司、G公司和M宾馆侵犯其专利权。 请依据我国法律分析以下问题: W公司的生产、销售行为是否侵权?是否应承当相应的赔偿责任?

考题 单选题甲公司库存W产成品的月初数量为1000台,月初账面余额为8000万元,W在产品的月初数量为400台,月初账面余额为600万元。当月为生产W产品耗用原材料、发生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共计15400万元,其中包括因台风灾害而发生的停工损失300万元。当月,甲公司完成生产并入库W产成品2000台,销售W产成品2400台。当月末甲公司库存W产成品数量为600台,无在产品。甲公司采用先进先出法按月计算发出W产成品的成本。甲公司W产成品当月末的账面余额为()。A 4710万元B 4740万元C 4800万元D 5040万元

考题 单选题W公司销售给M公司甲产品一批,价款为500000元(不含税),W公司在该价款的基础上给予M公司10%商业折扣,W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W公司应确认的销售收入是()元。A 500000B 585000C 450000D 526500

考题 单选题2018年12月31日,W公司拟冲击IPO,于中小企业板上市,该公司的下列( )情况会导致其无法成功上市。①W公司股本为4000万元人民币②W公司于2016年1月设立③W公司与Z公司产生了严重的版权纠纷诉讼,W公司的主要收入大多源于该版权④W公司的财务总监与其销售主管为夫妻关系⑤W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累计为3200万元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②③④D 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