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在对医疗机构排放的污水监测时,沙门菌的监测频率是( )。
A.每日不少于一次
B.每周不少于一次
C.每月不少于一次
D.每季不少于一次
E.每年不少于一次
B.每周不少于一次
C.每月不少于一次
D.每季不少于一次
E.每年不少于一次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医疗机构污水中肠道致病菌主要监测沙门菌和志贺菌。沙门菌的监测,每季度不少于1次;志贺菌的监测,每年不少于2次。
更多 “在对医疗机构排放的污水监测时,沙门菌的监测频率是( )。A.每日不少于一次 B.每周不少于一次 C.每月不少于一次 D.每季不少于一次 E.每年不少于一次” 相关考题
考题
GB 18466-2001《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中规定医疗机构污水监测项目是A、总余氯、粪大肠菌群、肠道致病菌、蛔虫卵死亡率B、总余氯、粪大肠菌群、肠道致病菌,结核病医疗机构增测结核杆菌C、总余氯、粪大肠菌群,传染病医疗机构增测肠道致病菌,结核病医疗机构增测结核杆菌D、总余氯、粪大肠菌值、蛔虫卵死亡率,传染病医疗机构增测肠道致病菌、结核病医疗机构增测结核杆菌E、蛔虫卵死亡率、粪大肠菌值,传染病医疗机构增测肠道致病菌,结核病医疗机构增测结核杆菌、汉坦病毒(Hantavirus)
考题
按照我国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的规定,对医疗机构污水中微生物进行检测时,事先不需进行滤膜集菌的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粪大肠菌群C、沙门菌D、志贺菌E、结核杆菌
考题
某综合性医疗机构排放经消毒处理后的污水,其水质检测结果为:粪大肠菌群≤900MPN/L,氯化法总余氯3.5mg/L,消毒接触时间≥1.0小时,未检出肠道致病菌。经调查发现该医疗机构用氯化法消毒污水,经一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10~20mg/L;经二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为15~25mg/L。该医疗机构污水的日常监测方法为:每日检测总余氯一次,每月检测粪大肠杆菌一次,未检测肠道致病菌。该医疗机构所排放污水中未达到《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中的标准值的指标是()A、粪大肠菌群B、肠道致病菌C、总余氯D、结核杆菌E、消毒接触时间
考题
沙门氏菌的检验,下列哪种说法正确的()A、沙门氏菌有2000多个菌型B、常用分离沙门氏菌的选择性培养基有BS、DHL、HE、WS、SS琼脂C、鲜蛋检测时不需经过前增菌D、在沙门氏菌选择性琼脂平板上符合沙门氏菌特征的菌落,可判断为是沙门氏菌
考题
单选题按照我国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的规定,对医疗机构污水中微生物进行检测时,事先不需进行滤膜集菌的是( )。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粪大肠菌群C
沙门菌D
志贺菌E
结核杆菌
考题
多选题对整体污水处理设施效率监测时,采样点应布置在()A车间污水排放口B集水井C二沉池排放口D污水总排口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