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您好, 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论述教育无目的论。(1)这个思想是谁提出的?请对这个人做简要介绍。(2)这个材料的观点是什么?(3)他的其他理论有什么?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解析:(1)这一思想是杜威提出的,他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其教育学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被西方教育家视为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尔》有同等地位的重要教育著作,其他代表作有《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等;杜威系哲学出身,后在多所大学从事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教学研究,并创办“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进行教育实践,这样的经历使得杜威的教育研究学术起点很高;其研究的特点还表现为,一是不限于教育理论的研究,二是关注社会问题。杜威的教育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六句话: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教育即生长、从做中学、以学生为中心。杜威的主要观点包括教育的本质与目的、课程与教材论、思维与教学论和道德教育理论。 (2)这个材料的观点是教育的无目的论。也就是教育即生长的观点。 ①基于教育即生长、生活,即经验不断改造的理论,杜威提出教育是一种过程,除这一过 程自身发展以外,教育是没有目的的。他说:“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他认为由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即“生长”,就是教育的目的,而由社会、政治需要所决定的教育目标则是“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杜威指责这是一种外在的、虚伪的目的。杜威不是一般的教育无目的论者。他反对那种普遍性的终极目的,而强调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中的具体目的,当然,只强调教育过程而抛开社会影响来讲教育目的,是片面的。 ②教育的社会性目的是民主,为社会进步服务,为民主制度完善服务。杜威认为,过程以内的目的并不否定教育的社会作用和社会目的。相反,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学校是社会进步和改革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工具。而教育的社会目的就是改造社会、完善民主。民主不仅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要求。 评价:杜威不是一般的教育无目的论者。他反对那种普遍性的终极目的,而强调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中的具体目的,然而,他却很难把教育的内在目的与教育的社会性目的给统一起来。 (3)下面主要论述杜威其他教育理论。 ①教育本质论。在杜威看来教育的本质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 第一,教育即生长。儿童的心理发展基本上是以本能为核心的情绪、冲动、智慧等天生机能不断开展、生长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这种本能的生长,杜威批评传统教育无视儿童内部的本能与倾向,只是从外部强迫他们学习成人的经验,教育成为一种“外来的压力”,他明确提出了以儿童为教育中心的主张。 第二,教育即生活。在杜威看来,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由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人不能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因此,教育即生活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根据“教育即生活”,杜威又提出了一个基本教育原则——“学校即社会”,明确提出应把学校创造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从而培养能够适应现实生活的人。 第三,教育即经验持续不断的改造。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和实用主义教育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他把教育视为从已知经验到未知经验的连续过程,这种过程不是教给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增加经验。经验的获得离不开儿童的亲身活动,由此杜威又提出了另一个教育基本原则——“从做中学”,他认为这是教学的中心原则。 评价:杜威的这些观点在当时教育严重脱离社会生活的情况下,对于促进教育参与生活是有积极意义的。在当时对传统教育(只教死知识的书本教学)形成了有力的冲击,但是把获得主观经验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忽视系统知识的传授,这是错误的。 ②课程与教材论。 第一,批判传统课程。他认为传统课程在智育方面极度贫乏,教材中充斥着许多呆板而枯燥无味的东西,阻滞了儿童的生长。 第二,教材心理学化。儿童获取的知识应当符合儿童的心理水平,在课程中占中心地位的应是各种形式的活动作业,让儿童从做中学。 第三,从做中学。杜威认为,应为学生提供“设备相当的环境,使学生‘由做事而学习… 并在“做”中习得经验,从而掌握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评价:杜威认识到传统课程的弱点,主张重视儿童的直接经验的积累,教材的编写更是要注重学生心理水平,教材心理学化进一步将教育和心理学相结合,使我们的课程编写更有科学依据。杜威强调的从做中学对于传统的静坐学习也是有启发和进步意义的,但是杜威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只强调直接经验,却忽视了间接经验的学习。 ③思维与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课程上杜威提倡“从做中学”,在思维方法上他提倡反省思维,意思是对某个经验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思考,其功能在于求得一个新情境,把困难解决、疑虑排除。 评价:杜威非常重视学校对学生优良思维习惯的培养,他认为学校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杜威强调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主动地活动,积极地思维,并注意学生的兴趣与需要,这是很有见地的,为“发现法”的教学方法奠定了基础。但是,把整个教学过程完全建立在学生带有盲目性、摸索性的“做”的基础上,这是不科学的,不符合教与学的规律。 综上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始终是围绕着“儿童中心”,以“从做中学”的方式开展的,依次形成了从以生长为教育目的,以活动为课程,以反省思维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这样一个实用主义的教学思想体系,提倡教育的实用性,对改变当时的教育脱离社会生活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然而上面分析中所说到的关于杜威思想的一些不足和矛盾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④论道德教育。 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他反对个人至上论和社会至上论,反对将社会与个人割裂开来,认为个人的充分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社会的进步又可以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他反对过分强调个人自由和竞争的旧个人主义,而提倡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强调社会责任和理智作用的新个人主义。 道德教育应该是社会性的,道德教育应该在社会性的情境中进行而不是停留在口头说教上。道德教育应该有社会性的情境、社会性的内容和社会性的目的。学校生活、教材、教法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杜威将道德教育的原理分为社会方面和心理方面。社会方面的道德教育原理是关于道德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是指道德教育应有社会性的情境、社会性的内容(如同新个人主义和良好的公民素质所揭示的)和社会性的目的。心理方面的道德教育原理则是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和精神”,是指道德教育若要取得成效,就必须建立在学生本能冲动和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基础上。若漠视这些心理条件,道德行为可能会变成机械的模仿或外在的服从。对于社会的道德要求,应顾及学生的心理能力。
更多 “论述教育无目的论。(1)这个思想是谁提出的?请对这个人做简要介绍。(2)这个材料的观点是什么?(3)他的其他理论有什么?” 相关考题
考题
关于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的关系,许多思想家都有论述。明确阐述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教育家是_______。他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观点,认为世界上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也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
考题
应聘演讲思路是( )。
A、我是什么人、我将怎么做、我的态度、我为什么应聘这个岗位B、我是什么人、我为什么应聘这个岗位、我将怎么做、我的态度C、我为什么应聘这个岗位、我是什么人、我将怎么做、我的态度D、我的态度、我是什么人、我为什么应聘这个岗位、我将怎么做
考题
中国古代最早的教育论著《学记》提出:“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该论述体现了()的观点。A、教育的无目的论B、神学的教育目的论C、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考题
网络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通过链接可以一层深入一层,以至无穷。请登录电大在线进入语言学概论《语文大观园》专题论坛,打开“推荐经典语言网站”帖子,点击链接《中国语言文字》网站参观浏览,请将这个网站的网址拷贝到考核平台答题框中,并简要介绍你浏览这个网站的情况,可重点说明是谁主办,谁承办,有哪些主要栏目,并选择你感兴趣的栏目或文章浏览,简要介绍。
考题
衡量教育好坏的最高标准只能是看教育能否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能否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这是()A、神学教育目的论的观点B、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C、教育无目的论的观点D、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
考题
"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这一观点属于()。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教育无目的论
考题
“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这一观点属于(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B、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C、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D、教育无目的论
考题
单选题中国古代最早的教育论著《学记》提出:“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该论述体现了()的观点。A
教育的无目的论B
神学的教育目的论C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考题
问答题材料:王明在班级中成绩一般,是老师和同学经常忽视的对象。有一天上英语课,他在那里叠纸飞机,为了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他把飞机投向了空中。英语老师当场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了他。 问题: (1)请分析王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2)请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分析这个英语老师处理问题的方法及其效果。 (3)请用其他的学习理论,提出更好的处理方法。
热门标签
最新试卷